廣場舞文章生活文章
如今,廣場舞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走在大街上,你常常都會發現廣場舞的蹤影。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廣場舞者、舞動生命的力量
十月末的初秋,天有些微涼,河邊的廣場上,天涼不減熱情,每天晚飯過後,一群舞者便聚集在廣場中央,隨外接的音響起舞.這群似一個固定小團隊的成員在三十人左右,年齡以中年為主,婦女居多,背景音樂多是民族風歌曲和DJ,舞步較為固定,動作簡單易懂,模式結構單一,變化的幅度並不大,適合新學舞者,從性質上講更類似於強身健體的廣播操而不是舞臺表演.
領舞者有三人,一男二女,居中的是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性,身材和衣著的裝扮像一位商人或領導而不是一位舞者.左邊的領舞者是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似乎是一位年長的舞者,長年從事相關工作.右邊的領舞者要年輕得多,二十幾歲出頭,身材苗條,動作優美,看起來賞心悅目,或者也有專業舞蹈學習的經歷.
中年男子隨音樂起舞,當背景音樂為DJ時,他會表現得很激昂,整個身體和意志都好像被音樂所操控;當背景音樂為民族風歌曲時,他的舞步和手語在位移搖擺中多了幾分隨性灑脫,和不拘泥於固定舞步的悠然性情,自然率真.
因舞蹈而快樂、因快樂而舞蹈各有區別,因舞蹈而產生快樂、因舞蹈而獲得快樂又有所不同.其中區別,唯有舞蹈著自知.
在整個場地上,唯有這個中年男子跳得最自然灑脫,最沒有目的性,只因舞蹈而快樂,只因快樂而舞蹈.他似一位隨音樂而自然而然起舞的精靈,身體和感覺只跟隨音樂給自己帶來的感觸而舞動,而不是被束縛於固定的模式.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靈魂舞者.用靈魂感受節奏,舞動快樂,源自心靈的力量.
年青的女領舞性格中或許帶著一種叫做堅持的色彩,或者只因為年齡所特有的性格通性,每一次的舞動都是一絲不苟,動作規範嚴謹,手臂、手語、步伐在轉身位移間條理分明整潔一致,看起來很有節奏的立體感,或者說更適合舞臺表演.
年長的女領舞則介於二者之間,隨性與規範之間,嚮往隨性而為灑脫不拘,又顧慮頗多束縛於規則.中性介於兩種極端之間,看似二者兼顧是平衡之道,取到了二者之長,但把握不好便會落於另一種結局——平庸.什麼特色都失去,處於這種尷尬境地的人也是最多的.
她的舞姿、心態隨歲月侵蝕,少了幾分隨性而為,同時又失去了嚴謹的風格,變得有幾分怪異之感.或者練舞已成為她生活的常態,是一種習慣而變得與其他無關,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不刻意追求又無法捨棄.她失去了,也獲得了,誰又說得清其中的得失與否.
廣場中央的二十幾人隨音樂節奏而舞動,周圍人來人往,或一笑而過、或不曾留意、或駐足觀望.十幾人看客圍繞一旁,許是陶醉於音樂,許是迷醉於舞姿,許是出於好奇圍觀心理,許只是欣賞舞動的風景,與藝術無關,感官享受而已.
不時有帶著孩童散步的青年、中年、老年夫婦走過,每一夥過往者的選擇各有差異,離去的不說,留下的也有自己的方式.
年長者多習慣於抱著孩子觀看,神態淡然並不受場上舞者氣氛的影響,留下也許只是因為累了停下歇息一會,沉溺於自己的思維中,而後離去.
中年夫婦多會把孩子放下地來,受場上舞者的影響,不時地隨節奏搖擺身體,,讓孩子自由活動.好靜的的孩子會從新依偎到大人身邊要抱抱;性格活潑的孩子則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跟隨模仿場上舞者的肢體語言,時不時地發出一串串歡快的笑聲,甚至跑到廣場中央一起跳.
年青的夫婦習慣於牽著孩子的手,不限制孩子的活動又害怕孩子走遠,於是牽在身旁,在自己的視線之內,這是一種很奇怪矛盾的心態,想放手而又害怕孩子走遠,脫離自己的控制範圍.
各異的行為方式折射出的是不同的思想心態,各有各的選擇和道理緣由,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懷中、手中的孩子必會受到他們意志選擇的長期影響,從而影響這些孩子以後性格的養成.學習的最初來源於模仿,什麼樣的家長教育出什麼樣的後代,這句話並不絕對,但絕對有其中的道理.
圍繞一旁的其他看客也是神態各異,性格中保守色彩和開放心態的人選擇各有不同.年長者多淡然,不言不語立於一旁,更似一個看風景的觀光客;年輕人容易受音樂和舞蹈的影響,不時地發出聲響或搖擺身體,自有一份快樂感悟.
年青的女性或許真性情一些,直接站到那群舞者旁邊,邊看邊學著一起跳,或許只是性格中感性的力量容易被影響.年青的男性也會想上去跟著跳,但總會被某些成規束縛,缺乏走上去的勇氣,或稱之為理性的東西.
對於都市的人們來說,飯後跳跳廣場舞真的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簡單易學不受太多其他元素的限制,吃完晚飯散散步,走到廣場中央隨領舞者一起跳動起來就可以了.跳得如何並不重要,也不會有人限制該如何去做,既鍛鍊了身體,活躍了心態,又找到了一種娛樂方式,何樂而不為?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使人們身心疲憊,生活的壓力不斷擠壓著人們工作之後的時間,跳跳廣場舞不失為治療社會心理病,放鬆心靈陶冶情操的好方式,為靈魂減壓,開放心態,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戒備和冷漠心態,溫暖每一個過客,特別是對許多漂泊他鄉的打工者而言,有利於促進領裡關係、社會和諧,一舉多得.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舞者,廣場舞者隨音樂起舞,我們隨歲月舞蹈,起舞的目的不重要,舞姿的優美與否不重要,舞蹈用的語言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隨性起舞,隨心靈的感覺、用靈魂去舞蹈,起因、方式、過程、結果都不是重點,用自己的感覺去舞動就好了.
以一個看客看廣場舞者的觀後感:
每一種知識體系的構造都遵循一個原則:由簡單的個體元素,各自重新組合形成風格各異的形態,有規律可循,如此才能被傳承.就如一塊方磚,它是各種建築的基本單位,運用廣泛,你可以用它來築房屋、建設鬥獸場,也可以用它來築長城、建造金字塔,無論它最終被築造成何種摸樣,它的本質是不變的,它的基本單位是不變的.這種基本單位有幾個共性:簡單、穩定,才會被廣泛認可和推廣.
學舞者同樣如此,基本動作配合音樂節奏形成一個個完整的舞蹈,某些基本動作的反覆便是規律,伴樂的節奏性很強,刻意反覆地去模仿舞蹈動作是初期學習之法,後期必然要學會用身體去跟隨節奏去舞動,用心靈感悟去舞蹈,跳出模式的限制,僵硬的生搬硬套有很大的侷限性,並不利於後期的學習與創新.
音樂、舞蹈等藝術是擁有各自靈魂的,靈魂具有共通性,但本質上絕不會有一致的,這也是真正的藝術家不能被複制的原因之一.靈性、悟性、慧根決定了許多人在藝術領域的成就,靈魂是不可控的變數.
篇2:鄉村興起廣場舞
盛夏,這幾天是最熱的日子,學生也放了暑假。每當夕陽西下,吃了晚飯的人們,匆匆忙忙的來到村頭的水泥場院。這裡是村中一個種糧大戶的場院,晒麥子玉米的地方,足有一畝多地。現在不是收穫的季節。場院為跳廣場舞排上了用場。場院裡的一盞太陽燈亮了起來。它雖然沒有城市裡的霓虹燈那樣閃爍,那樣絢麗奪目,那樣光彩耀眼,卻照亮寬敞的場院,照亮晚上乘涼娛樂的人群。
場院裡DVD播放著動聽的音樂,電視裡播放著清晰的畫面。吸引著前來乘涼的人們,以往幽靜的小村越來越熱鬧起來了。
改革開放的中國,城市在日新月異的在迅猛發展,農村也不甘落後,國家補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處處興辦小廣場,整修房子,修路砌花壇,修整水塘,養魚,種花栽樹,文化方面,網際網路已經普及到多數家庭,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鄉村廣場舞這個新的娛樂健康活動,在新農村中日漸盛行,傍晚的鄉村處處可見跳廣場舞的人們的蹤影。上至70歲的老人,中年人,青年人,還有放了暑假的孩子,就連上幼兒園的娃娃,也扭動著小小的身體,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和大人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膠東大秧歌》、《運動廣場舞》、《南泥灣》和各種秧歌舞。
隨著時而悠揚,時而舒緩,時而歡快的樂曲,跟著電視螢幕的畫面的舞姿。大家翩翩起舞,揚手、蹬腿、扭腰、轉身、前進、後退。。。。。。動作整齊劃一。每個人的動作都那麼自然、舒展,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自信的笑容,跳舞的人們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陶醉在優美的舞姿中。真可謂,曲美、舞美、人們的心裡更美。那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動作雖然呆板,雖然不那麼協調,他們是為了鍛鍊身體,他們也是跳的那麼認真。秧歌舞一曲終了,場院裡掌聲一片,看跳舞的人為跳舞的鼓掌助興。
這時,年輕的小夥子耐不住寂寞,拿起了麥克風,在卡拉OK的伴奏下,唱起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小白楊》,歡快的歌聲,動聽的音樂,在場院的上空迴盪,小夥子唱完了一曲,來了姑娘,姑娘唱起了 《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一個小學生,也手持麥克風稚聲稚氣的唱起了校園歌曲《童年》,知了在樹上一聲聲鳴叫著夏天。。。。。。歌聲,在寧靜的夜晚,在夜空中飄蕩。
結束了唱歌,又跳起了廣場舞,那想在旁邊看的,也摩拳擦掌,搖搖欲試。 歡樂的人們,你們跳吧,跳吧,這裡不分尊貴,不分老幼,不分美醜,只要開心就好!這裡的歌聲,笑聲,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和孩子們玩耍嬉戲的吵鬧聲,一道鄉村溫馨祥和的美景,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推動下,農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決了溫飽逐漸步入小康的農民,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逐步滿足文化生活的需求,農村廣場舞,就是一個典型的說明,這些業餘的文化生活,都是群眾自發的,使用的VCD 、電視、音響都是群眾自己的。每當夜幕降臨,美妙的音樂就會在場院裡響起。。。。。多麼美妙的夜晚。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中國的農村在變,美麗的山東農村在變,我們的鄉村也在變,我相信,許許多多的農村,也和我們村一樣,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寫於2013年盛夏
篇3:廣場舞上的激情青春
每天下午6:00左右,學校足球場就熱鬧了起來。
足球場上,綠草如茵,芬芳撲鼻。孩子們聚在一起,手裡拽著線,目光緊隨著風箏,整個人暢遊在藍天白雲間,爽朗的笑聲落在草叢裡,瀰漫在空氣中。
跑道上,人群攢動,人們三三兩兩,悠閒地散著步。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圍著操場一圈一圈地走去,心情也慢慢地安靜下來。人們臉上的微笑盪漾開去,散在操場周圍。
操場的西南角,幾棵常青樹傲然挺立,綠葉逼眼,綠蔭醉人,難得空閒的女教師們在這裡翩然起舞。
音樂響起,或悠遠,或明快;或纏綿,或激盪,她們隨著音樂節奏,展開雙臂,舒展身肢,移動腳步,盡情地舞動,悵然若醉。
有時,她們的兩臂平放於胸前,十指相對,手臂來回擺動,似波濤澎湃,如浪花飛濺。倏爾風平浪靜,大海安靜地睡去,一輪明月灑在海面,“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此種樂趣哪有窮盡。
有時,她們的腳步移動,或單臂、或雙臂同時擺動,讓人浮想於陶淵明《飲酒》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境界中。她們似漫步于山水之間,舞動著隱居之樂,播撒著勞動之美。又如探幽於高山流水之間,聽泉水激越,泠泠作響。
有時,她們的手臂搭肩,兩眼眺望遠空,彷彿遨遊於蒼穹。似天女散花,嫵媚灑脫;似嫦娥奔月,輕柔飄逸;又如織女遠眸,幽怨喟嘆。舞之所到,心亦隨之,情繫天宇,物我兩忘。
看那些舞者,她們會隨著音樂,踮起腳,扭起腰,輕晃著手臂。她們的腳步如跳躍的琴鍵,和諧的節奏中富有柔柔的彈性。只要舞動起來,她們就會像一隻只快樂的天鵝遊弋在湖畔之中。
看那些舞者,她們在優美的旋律中,盡情揮灑,跳出了女人的高貴典雅,跳出了女人的浪漫飛揚,跳出了女人的婀娜多姿,也跳出了女人的淡定從容。
看那些舞者,如放飛的風箏,掙脫了家庭的束縛,摒棄了遊戲的誘惑,褪去了工作的勞累。只要身在舞池,一切羈絆皆煙消雲散,內心的天空晴朗無雲,唯有笑聲溢滿四周。
夜色慢慢染滿天空,孩子們乘興而歸,散步的人們也陸續回家。而那些還留念於舞池的女教師們餘舞未盡,仰望天空,思緒翻飛。也許,飄忽的身影將再次拾回她們的柔情,浪漫的歲月將再次迴歸她們的旅程,青春的激情將再次撞擊她們的心靈。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