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古詩的作文加評語

  古詩以其深邃廣博的思想內容、簡約的語言形式、含蓄豐富的情感世界滋養人的品格情操、啟發人的心靈智慧。把古詩改寫成習作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改寫古詩的作文和評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改寫古詩的作文一

  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關城。

  這雨真是個有靈氣的東西呀!它好像一個精靈,為自己選好了時候,一聽見春天的腳步,那飄飄灑灑的雨絲就紛紛揚揚的落下來了。它牽著風的手,悄悄的來了,滋潤著世間的萬物,淅淅瀝瀝,好像對它們傾訴著心裡話。纖如星芒的小雨,在天與地之間,織起了一陣濛濛的薄煙,把遠處的山,籠進了一片半透明的白色中。

  城外的小路似乎沒有盡頭,蜿蜒著向遠方伸去。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只有一片雨與這條孤獨的小路做伴。天上的雲也是黑壓壓的,像被淘氣的孩子打翻了墨汁。遠處的河面上閃著點點光亮,猶如黑夜裡閃爍的點點星辰,又像一隻只小小的螢火蟲,隨著起伏的水面波動。那是晚歸漁船的燈火。在寂靜的夜裡,那雨聲格外清脆,像是在演奏一曲很美很美的敲擊樂,把成都城的人們,不知不覺的帶入了夢鄉。

  一大清早,推開門,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涼絲絲的,真是沁透心脾。快看那,經過夜裡雨的洗禮,花兒們一朵朵的綻放在枝頭,露出張張豔麗的笑臉。沾滿雨水的花朵,沉甸甸的掛在枝條上,雨給它們掛上了一串串晶瑩的珍珠。那樣鮮紅,那樣明亮,照耀著雨後的成都城,這是多麼美麗的景色呀!

  簡單評語:文中作者對春夜雨景的美麗景色進行了描寫,景物描寫豐富多彩,內容充實,表達了作者對春天雨夜的喜愛之情。本文行文采用分總的結構,條理分明,結構嚴謹;景物描寫生動形象、語言生動活潑。如:“纖如星芒的小雨,在天與地之間,織起了一陣濛濛的薄煙,把遠處的山,籠進了一片半透明的白色中。”

  改寫古詩的作文二

  一個皓月當空的秋夜,我陪爸爸媽媽來到了美麗的洞庭湖邊,沿著堤岸漫步。

  皎潔的月光灑在平靜的湖的***面***,銀光閃閃。湖面上漂著薄薄的霧氣,偶爾幾隻秋蟲的鳴叫,讓如畫的情境更增幾分生機,彷彿置身於仙境一般。遠處天水相連,薄霧披著月色,靚影朦朧。

  放眼望去,湖心的君山恰似一顆翠綠的青螺,臥於湖面;而銀光閃閃的湖面更像一面潔淨的大銀盤,青山銀鏡,煞是壯觀!我不禁輕聲吟誦起來: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裡一青螺。

  美哉,夜色中的洞庭湖……

  簡單評語:我覺得這篇文章不加改寫,更像寫景散文。因為文章結尾吟誦的詩***是原詩嗎?恕我無知***我覺得是原詩,引過來,就不能是改寫了吧?但我覺得小作者寫得確實優秀。總寫、分說;用詞、用語都恰到好處。

  改寫古詩的作文三

  在一個偏僻的鄉村,有一座又低又矮的茅草房屋,時裡面住著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茅草的後面長滿了青青翠竹,前面是一條清澈見底、流水淙淙的小溪,小溪裡生長著許多荷花,小溪的岸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

  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親熱地坐在樹下,一邊飲酒一邊聊天。

  老爺爺說:“我們的三個兒子,他們都很好,也很孝順。”

  “老頭子,我們可以享享清福嘍!”老奶奶笑咪咪地說。

  “你說,今年的收成怎麼樣啊?”

  “今年風調雨順,我們就不用為糧食犯愁了。”

  “上天保佑我們,賜給我們三個可愛的兒子,還愁什麼呢?”……

  他們的大兒子在小溪邊的豆地裡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地鋤草;二兒子心靈手巧,在自家門前熟練地編織雞籠,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淌,但想到能讓雞的個舒適的窩,他開心地笑了;最有趣的是三兒子,他扎著兩個羊角辮,額前留著一縷劉海,他頑皮地從溪裡摘下一隻大蓮蓬,撲在草地上,慢慢地品味又香又嫩的蓮子。嘴裡哼著小曲兒,還不時地搖頭晃腦,翹起的雙腿還不停地上下襬動,真是快樂極了。

  老夫妻倆看到這一切,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雖是村居,恰似世外桃源啊!

  簡單評語:小作者在充分理解原詩內涵的基礎上,不僅抓住了中心,而且對原詩的意境把握得十分準確,情節設計合理,描寫細膩準確,將人物對話設計得生動具體,刻畫出一對豐衣足食,頤養天年老人形象。


改寫古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