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剪紙的作文

  剪紙的內容是很有講究的。吉祥圖案寓意吉祥辟邪,娃娃、葫蘆、蓮花等象徵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魚蟲是農民熟悉的物件,也是他們表現的主要內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剪紙是一門藝術,但很少有人懂它。現在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證,證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100年。過去剪紙常用於民俗活動和宗教儀式。而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

  由於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國各地剪紙存在不同的風格,而廣東佛山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於宋代,盛於明朝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並遠銷南洋各國。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別有銅襯、紙襯、紙寫、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染色、純色等九大類。剪紙分為陰刻和陽刻兩種不同的剪紙表現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動物等。

  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等繪畫過關後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後,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

  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三年前就開始開設了剪紙這門學科,因此學校的同學和老師的剪紙都非常出色。《聖誕琴聲》、《收穫》、《花舞》等作品都是我們學校的師生精心創作出來的,在多次剪紙比賽中獲獎。

  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現在已被列為省首批文化遺產重點搶救物件,讓我們用心去學,用心去剪,做好剪紙傳承的接班人吧!

  篇二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於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檢視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

  戰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後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

  在中國廣大的農村,許多年來,流傳著種種老百姓自己創作自己欣賞的藝術,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剪紙,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把紙剪出成圖形。作者大都是農村婦女,她們可能從十幾歲一直剪到成為白髮蒼蒼的婆婆,在她們的剪刀下,產生了一幅幅或稚拙,或精細但無不充滿情趣的剪紙作品。

  剪紙包括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花樣、喜花、春花、喪花等等。剪紙也是一種民俗藝術,它的產生和流傳同農村的節令風俗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窗花、門箋、燈花,便是在春節或元宵節時貼掛的。在北方的農村,過年時,窗上新糊了雪白的窗紙,上面貼上紅紅綠綠的窗花,門頂、窗前,貼上門箋,元宵節夜晚的燈籠上貼上燈花,把新年的氣氛造得濃濃的。喜花是結婚時作為對新房的佈置,張貼在室內,傢俱和器物上。同樣,壽花和喪花也是在過生日和辦喪事時張貼的。牆花和頂棚花是佈置房間時分別貼在牆上和屋頂上的。總之,它們大都是用作佈置環境,增強節慶氣氛,貼在庭院、居室或器具上的。

  花樣的功用與上述的幾類不同。它是用作承傳臨摹的範本、紙樣。花樣包括衣服、鞋、帽、兜肚、枕、床帳、門簾等上面繡製圖樣時所依據的範樣。每剪成一個圖形,把它用線粗粗地縫在另一張紙上,拿到燈燭上用煙薰烤,烤黑,把剪紙圖形取下,然後就留下一個以煙黑為地的空白圖形,原來的剪紙圖樣則可以拿去作為服飾刺繡之用了。農村婦女就是靠了這樣的方法,一代代傳承著上輩珍存下來的圖樣。

  剪紙的內容是很有講究的。吉祥圖案寓意吉祥辟邪,娃娃、葫蘆、蓮花等象徵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魚蟲是農民熟悉的物件,也是他們表現的主要內容。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具有很強的地域風格。陝西窗花風格粗樸豪放,單純簡練,河北蔚縣和山西廣靈剪紙加染色彩,濃厚中透著秀美豔麗。其戲曲人物尤具特色。江蘇南京剪紙淳厚,粗中有巧,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廣東佛山剪紙色彩富麗、手法多變、裝飾性強。山東高密剪紙細膩精巧,一絲不苟。

  從一些考古遺存發現,剪紙至遲在北朝***386—581***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至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它雖然製作簡便,造形單純,但它包容著豐富的民俗和生活內涵,它是對許多種民間美術表現形式的濃縮和誇張,因而比較集中地體現了民間藝術的造型規律、創作構思及作品的形式特徵。對民間剪紙的瞭解和研究,是通向欣賞和認識繁雜多樣的民間美術的捷徑。

  篇三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穿著綵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尋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裡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著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瞭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