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單元同步作文***的社群

  住在同一個社群,鄰里之間應該互相幫助,而不是關係冷淡。

  篇1

  我家住在個一個花園式小區裡,綠地、娛樂設施都很齊備,但是,不知為什麼,人們之間的關係卻很冷淡。鄰里之間互不相識,連樓裡的小孩子也不常出門,我經常一個人在樓下的健身區玩。

  有一天,樓道的廣告板上貼出一張大紙,上面寫著:“小區定於本週六,組織小區居民免費郊遊,早晨七點整在小區門口集合上車,歡迎大家參加。”小區裡的人都紛紛在議論這件事,我和爸爸媽媽商量決定參加這次郊遊。

  週六一早,我們就帶著郊遊必備的東西興沖沖地出發了,小區門口已經有很多人了,大家見了面,互相微笑著打了招呼。許多都是一家三口齊出動,還有許多老年人也參加了活動。六點五十分,車來了,小區的管理員組織大家上了車,坐好後這些每天見面卻從沒有說過話的鄰居們就聊開了。大家很友好地互相問了住址,有的同層,有的是上下層,還有的就是鄰居。大家談了小區的建設,生活環境,談自己家裡有趣的事,談家裡養的寵物,開心極了。

  中途有一位阿姨暈車,大家都找藥給她,還把通風最好的位子也讓給她了。看著這些熟悉卻又陌生的面孔,我想,其實大家並不是無話可說嘛,人和人之間只要溝通,會相處的很好的。

  遊玩的地方到了,這些已經熟悉的鄰居們決定一起野餐,我們這些孩子們更是很快就成了朋友,大家一起在小溪裡撈魚,抓蝌蚪,海闊天空的聊天。在自然中,人們的距離更近了,大家一起做食物,有的堆起小火堆烤肉,有的佈置會餐的地方,開飯了,每個人都有說有笑的,就好像一家人一樣。這次郊遊我認識了許多好朋友,我們還約定回家後一起在小區裡玩。

  郊遊之後,我們的小區變了,人們見面後都會熱情的打招呼,鄰里之間缺個什麼用的都會互相借。我覺得這樣的小區才算是真正好的生活空間,人們之間充滿了一種溫暖的感覺,我們這些新結識好朋友,每天都會約好在樓下打籃球,打乒乓球什麼的,老人們也會一起在樓下練練太極拳,連我那以前一下班就不出門的爸媽也會下樓遛彎聊天了。大家都說小區組織的這次郊遊功勞最大,我卻覺得,其實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應該友善、融洽相處才對嘛。

  篇2

  鏗鏘鑼鼓穿透凜冽寒風,激揚歌舞驅散冬日陰霾,滔滔江水笑看容顏如花,昨日的漢口江灘,人潮如織,歡聲似海,是盛典,是節日,是分享,更是榮耀。

  這份榮耀,屬於10個特色社群,屬於5個最佳社群;這份榮耀,是江城1000多個社群創造精神文化的濃縮,也是對千萬江城人民共建安全港灣、共築和諧家園的回眸與禮讚。

  歌聲傳遞心聲,藝曲映照心曲,這是平民的表演,這是咱老百姓樸素才華的真實流露;舞步踏出夢想,鼓點編織希望,這是民眾的狂歡,這是我們的社群嘉年華,這是我們溫馨祥和的家。

  長達兩個月的實力PK,近百個社群的熱情參與,13個城區的傾力支援,260多萬人次的投票與吶喊,首屆“江城十大特色社群”評選,在期盼中起航,在樂呵中應和,在歡呼中落幕。街頭巷尾,社群鄰里,處處響徹加油號;三鎮內外,大江南北,時時可聞助威聲。

  這是社群才藝的展示,這是社群特色的秀場,更是社群居民巧手妙筆的生花之地,也是蒸騰向上的社群精神文化生活的逼真寫照。競爭的舞臺上,勝出者榮;生活的舞臺上,無論輸贏。我們向獲勝者致敬,因為他們如此可愛;我們更要向抱憾出局者致敬,因為他們如此真誠。

  社群是居民社會福利和社會權利的平臺,承載著兒時的記憶,成年的典禮,中年的寓所,老年的寄託。社群美,則城市美;社群強,則家國強;社群穩,則民心安。愛社群,就是愛我家;美社群,就是美家園;強社群,需要你我共同伸出勤勞與智慧之手,一點一滴地改善,一草一木地修葺,一步一階地前行。

  15個獎盃,托起1000多個社群的光榮與驕傲,這是我們的社群,我們的家,讓我們用心呵護她。

  篇3

  從小,我就住在姥姥家。姥姥家住在西崗區的一幢老樓裡,後來動遷改造了,我就隨姥姥來到中山區葵英社群的一個小區里居住。

  我們的小區臨近解放路,交通十分便利。2路、5路、403路、525路、521路等公共汽車和小公汽都離我們不遠,乘坐出行十分便利。社群醫院、私人診所和大連市中醫院離我們都很近,就醫條件也很好。方圓幾百米內,農貿市場、早市、大型超市、小型超市鱗次櫛比,購物十分方便。姥姥家門口還有兩個健身小廣場,每天清晨或黃昏,都有很多人在健身,有的散步、有的打拳、有的跳健身操、還有的在做自己喜歡的運動。不遠處的其他廣場上,安置了許多健身器材,人們都挑選自己喜歡的器材鍛鍊身體,可熱鬧了。

  小區的樓道里安裝了防盜門,既美觀又安全。小區的花壇裡種滿了綠樹和鮮花,有的綠草枯萎了,小區的人就自己種上了美麗的月季花,每到開花的時節,鮮豔的花朵在陽光下競相開放,隨風舞動,可漂亮了。

  小區物業的衛生清掃員每天都把樓道擦洗得乾乾淨淨,樓梯扶手一塵不染,樓道的玻璃鋥明瓦亮,看著都舒服。小區的垃圾原來使用黑袋子清運,後來改成地埋式垃圾桶,輕輕一踩蓋子就開了,就可以把垃圾扔進去了,既方便又衛生,大家都十分歡迎。

  小區裡的人們都十分友善,鄰里間都能互相照應,樓洞裡的大部分住戶連我都認識。二樓的姥姥家養的兔子,全樓的人都喜歡喂一喂,逗一逗,有時候我們大家聚在一起喂兔子,可好玩了。

  住在這裡我感到挺高興的,不僅是房子好、周圍的環境也不錯,生活和學習也都挺放方便的。我想,隨著城市的發展,我們的社群、我們的小區一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