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有關戲曲的作文

  除了春晚之外,每年的春節戲曲晚會也是很多人關注的熱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1:我家鄉的東北戲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孩子,在我的家鄉——東北,有一個特別的劇種,它雖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在我們東北人的心中十分重要,它就是——二人轉。

  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地方的特色,比如說,河南的豫劇,山東的梆子,上海的越劇,北京的京劇。在我的家鄉東北也有別具特色的劇——二人轉。二人轉是一種民間藝術,到今天200多年曆史,它已成為了傳統的劇目。它對地點、人物沒有一定的要求,在田間,在地頭,只要有一塊空地,兩個人就可以表演。二人轉是一朵土香土色的藝術之花,是我家鄉東北的地方特色,深受我們東北人的喜愛。他又被人們稱為——“小秧歌”“蹦蹦戲”。是由東北秧歌演變而來的。

  二人轉是我們老一輩的爺爺奶奶的生活,他們沒事就喜歡唱二人轉,聽一聽,這也幾乎成了他們的習慣。有事,誰家有什麼喜事,或逢年過節什麼的都會請來演員來給唱上幾段,這似乎在我們的眼中已成了必然。誰家都會有幾張二人轉的唱片,他們不僅是單單的喜歡聽而是愛聽,這種喜愛之情是什麼都無法比較的。

  人們把二人轉比作天真、可愛、活潑、野性的小姑娘,可不知,他還是一朵帶刺的玫瑰花。

  有一些二人轉演員們為逗樂觀眾們會說一些不文明的話,這雖然讓大家開心了,但在另一方面又刺痛了人們的心。這也就是為什麼二人轉只能在基層表演,而卻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原因。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我們的祖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藝術會變成這樣呢?我們就不能讓它成為綠色二人轉嗎?這值得人們認真思考!

  在我看來,我們應該讓著慢慢“變了味”的二人轉,重新變成它原來的樣子,不能讓我們祖人的心血流乾,我們應該延續著真正的二人轉,讓我們東北的民間藝術得到流傳!我相信,這朵藝術之花會一直生生不息,永不凋零!

  難怪東北人“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的喜愛二人轉!讓我們把它世世代代的傳遞下去!

  篇2:我愛呂劇

  大家可能想不到,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各種戲劇中,惟一吸引我的竟是呂劇,這讓人感到很驚訝。不過,這實在沒有什麼稀奇的。我喜歡呂劇,是因為我們村裡的呂劇迷特別多,而且每年都要唱戲。時間主要集中在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之間,地點就在我們村的舊學校裡。戲臺後面原是教室,此時成了化妝室。上小學時,我總愛跑去看,一場同樣的戲我也不知道多少遍。當時,雖然看不懂演的是什麼,但那豪華的場景、鮮豔的服裝卻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好像每次去主要是為了看那些衣服、頭飾,去看熱鬧,而不是去聽戲。

  現在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去看戲不再只是為了看場景看服裝,主要是聽戲。你看,帷幕一拉開,只見一個個姑娘蓮步輕移,環佩丁當。這時,我會目不轉睛地看個夠。常演的呂劇有《李二嫂改嫁》、《王二小趕腳》、《牆頭記》、《龍鳳面》、《雙蝴蝶》等。印象中,劇裡的人物個個清秀美麗,形象動人。記得一位戲劇家曾說過,民間藝術是在人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我感覺,呂劇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是它與我們農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差不多每一出呂劇都是根據人們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編寫成的,因而具有樸素真實的特點。人們歌唱它,演奏它,總是有感而發的,所表現的感情是真摯的。應當說,這便是呂劇的魅力所在。呂劇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特點而吸引了我。

  我喜歡呂劇的另一個原因是,爺爺是演了幾十年呂劇的老演員,我從小耳濡目染。我很敬佩爺爺,他不但能唱出男女不同的聲音,還能夠唱出感情。有時,唱著唱著,他會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現在,爺爺雖然已年邁,但唱上幾段還蠻有滋味。平時走路,他還不自覺地顯露出演戲時的姿勢。因為經常聽爺爺講述,並常跟他去看戲,所以,我對呂劇更加喜愛了。

  呂劇是我們山東的地方劇種。呂劇人美、舞美、曲美,極具表現力,我想,這大概是呂劇擁有成千上萬呂劇迷的根本原因吧。但願心愛的呂劇久唱不衰,永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

  篇3:黃梅戲

  以前,我老覺得黃梅戲、京劇非常老土,而且只適合那些老年人唱。但是,自從那次排練後,我改變了我的看法。

  一天,同學的奶奶讓我和同學一起去學唱黃梅戲。聽了這個訊息,我猶如打了霜的茄子焉了,而且我從業沒有唱過這些戲,總認為自己唱不好。而這次卻讓我去唱,豈不是自討苦吃?

  我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排練的地方,剛進門,只見裡面早已人山人海,把整個居委會圍了個水洩不通,都是老奶奶!我緊張地想:這麼多人,一看就知道是經過訓練的,我等會兒唱不好,豈不是出盡洋相!

  開始上課了,由於我們這幾個插班生一點也不會,於是便傻呆呆地坐著,聽他們唱。慢慢地,我聽得津津有味、聽得如痴如醉,咦,怎麼黃梅戲也這麼好聽呀,我疑惑地想。不知不覺,我們也學著會唱了幾首。誰知,一位老奶奶竟想出了一個對我們來說的壞點子叫我們兩個小孩子唱。天啊,猶如晴天霹靂,我們兩人面面相覷,但在另一位老奶奶的幫助下,我咬了咬牙,起了頭

  唱完後,大家情不自禁地為我們鼓掌,誇我們學得快、唱得好。漸漸的,我喜歡上了黃梅戲,而且越聽越喜歡,越聽越覺得黃梅戲好聽

  原來黃梅戲也很好聽,以前小瞧了它,今後可不能這樣哦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