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以走進京劇為話題作文

  京劇是中國的主要劇種之一,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是中國的國粹。下面獻上小編整理的初一以走進京劇為話題作文,相信一定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1

  京劇,是我國主要劇種之一,是中國最大的戲曲劇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的“國粹”!

  以前我並不知道京劇的來歷,後來上網查了才知道京劇是由清代時的徽調、漢調傳入北京以後,演變而成的。京劇的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打擊、管絃樂為伴奏。

  在電視上,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京劇表演,那些演員在臺上一會兒說,一會兒唱,有時還興味盎然的表演一番。初看京劇的人可看不慣,他們會覺得京劇很無聊。可老一輩的人就不同,就像我爺爺,專愛看一些戲劇頻道,聽到那“怪里怪氣”的聲音就樂,百看不厭。

  我剛進屋,就聽到了淳厚濃郁的京劇聲——原來是爺爺正熱火朝天地看京劇。看爺爺津津有味地看著,樣子好愜意!我也不慌不忙地湊上去觀看。嘿!看那演員有滋有味地演唱,有聲有色地步法,看京劇還真是一種享受!緊接著,出來了一個黑臉大漢,長長的鬍鬚一直長到腰間,黝黑的臉上流露出正直、剛烈的情感。只見他哼了一聲:“大膽刁民,往哪裡跑!”話一說完,他就把他給抓住了,用惡狠狠地眼神看著他,我真感覺到有點好笑。一會兒,又出來了一個賊頭賊腦的白臉的小人,一年就知道他心懷不軌,臉上露出陰險、奸詐的神情。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偷偷到別人房間裡拿了一樣東西藏在口袋裡,然後悄悄溜走了。突然,來了一個青衣花旦,原來她是這屋的主人,她驚訝的發現亂糟糟的,立刻就報了官……

  京劇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為未來京劇的發展而做出努力!

  篇2

  京劇可是我國的國粹,今天老師讓我們結成小組來查資料,做手抄報。我們這一組可以說,做得很好,老師也表揚了我們。

  查了這些資料,我更喜歡京劇了。京劇這個詞對於我並不陌生,在電視中,我也很愛看。京劇中的風雲人物[注: 指活躍一時,言論行為能影響大局的人物。]是梅蘭芳,他演過很多京劇。如:貴妃醉酒等。我很喜歡他演的戲與角色。

  我在整個小組中的職務是製作臉譜。我按照美術書上的一個臉譜畫。我先畫了一個輪廓,接下來把每一個細節描繪得很生動,然後將每個空隙塗上鮮亮的顏色,終於畫好了,畫好後,我又小心翼翼[注: 翼翼:嚴肅謹慎。本是嚴肅恭敬的意思。現形容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地把它剪下來。哇!好漂亮,我邊欣賞著自己做的臉譜邊自我陶醉[注: 陶醉:沉醉於某種事物或境界裡,以求得內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賞。]著。第二天,其他成員也覺得不錯,就把我精心製作的臉譜貼在了手抄報上。那一刻,我覺得好高興,好自豪!

  最後,全組隊員都分別把自己的成果貼在了手抄報上。有臉譜、資料、還有圖畫,當然還有一個小配飾是一個小臉譜。做完後,組員們都非常高興,因為這

  些成果是用自己的辛苦換來的,我們為自己驕傲、自豪,為我們這第一次合作的成功而感到興奮!

  還有郭夢奇做的幻燈片,也很漂亮,做得很棒!後來,老師給同學們一一展示了,同學們看得也很出神!我們好高興。

  在這次活動中,我對京劇又有了近一步的認識,我更喜愛京劇了!

  篇3

  京劇是我國主要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著名的“三慶班”,隨後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進京,合稱“四大徽班”。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戈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演變成為了京劇。京劇也稱“皮黃”,有“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但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

  京劇是一種綜合性表演藝術,集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畫人物,表達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人物還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各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優秀的演員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汪笑儂、王鴻壽,劉鴻聲等;武生俞菊笙、李春來、黃月山等;小生程繼先、德珺如、姜妙香等;旦角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等;老旦龔雲甫、李多奎等;淨角何桂山、金秀山、裘桂仙、金少山等;丑角蕭長華、傅小山等;琴師孫佑臣、梅蘭田、徐蘭沅等;鼓師杭子和、白登雲等。

  京劇真不愧是中國的國粹啊!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