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歡歡喜喜鬧元宵的優秀範文

  俗話說十五扁,十六圓正月十五家家團圓吃餃子。元宵節吃餃子是一種喜慶的習俗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供大家參考借鑑!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也就是燈節, 更是我的生日。我覺得今天晚上是最熱鬧的一天,我爸爸媽媽等人為了慶祝元宵,也為慶祝我的生日,要到賓館了吃飯。

  快到了晚上,我和弟弟迫不及待的拉著爸爸媽媽去那家賓館。雖然我們去的時候是靜悄悄的,但是晚上的氣氛是渾然不同的。

  來到了賓館,只要一上菜,我和弟弟就馬上撲過去搶著品嚐。媽媽笑的對我們說:“今天可是你們最大了,什麼東西都是你們先吃啊。”我邊吃邊說:“菜燒起來就是讓我們吃的啊,先不先吃不都一樣啊!”“你邊吃邊說話,不怕嚥著啊。”我置之不理,繼續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在這歡聲笑語的賓館裡,不知不覺黑幕降臨了。不一會兒,震耳欲聾的煙花爆炸聲響起來了。我和弟弟顧不得還沒上的美食,馬上跑出去欣賞五顏六色的煙花。煙花破殼而出,發出一聲巨響。有的煙花形成一朵花朵,有的像一條流星一樣從上往下落。我最喜歡一種煙花,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花中生子”。它煙花爆炸時沒什麼特別的,但是當它形成的花將要消失的時候,從花中出來的許多小煙花。這些小煙花有很多,但它們一起爆炸。“嘩啦啦”的一聲,小煙花就像星星一樣閃了起來。最後的 煙花也是最好看的。六個大煙花一起升上天空,它們飛的方向各不相同。當它們一起爆炸的時候,比平時的煙花大好幾倍。它們形狀相同,連成一片,顏色也是一模一樣。媽媽走出門來對我說:“今天的煙花比春節的還要多,還要漂亮。”我高興的點了點頭。

  啊元宵,屬於我的一天!好象所有的煙花都在為我慶祝,還有父母對我的祝福,我真幸福啊!

  篇2

  每到的農曆正月十五就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了,人們通過舞龍、耍獅子、放煙花、猜燈謎和吃元宵來慶祝。今天晚上,我們早早的吃過元宵,一起到瑞貝卡大酒店看煙花。

  瑞貝卡大酒店的門前堆放了許多巨型煙花,它們有的呈圓柱型,有的呈心型,還有的像個小櫃子,真是應有盡有。七點整,酒店的工作人員準時燃起了絢麗多彩的煙花。黑色的天空頓時變成了花海,他們有的一串串紅綠相間,有的像菊花的花瓣一樣散開,有的像成群的蝗蟲似的四處亂竄,有的像流星雨一樣由亮變暗,還有的像英文字母印在天空又漸漸消失……整個天空就像天使用了魔法棒畫出來似的,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胖東來服飾大樓的門前有四組彩燈,分別是“獅子王辛巴和他的夥伴”、“企鵝總動員中的小動物”、“奧運福娃”和“米奇妙秒屋的主人公”。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奧運福娃”彩燈。這五個福娃造型既可愛又逼真,正中間的鳳凰翅膀還不停的扇動,中國龍!

  全城的人都興高采烈,我看著天空中忽明忽暗的煙花卻想,假如把全國節日中放煙花鞭炮的錢都省下來,那麼這些錢又能建造多少學校和圖書館呢?又能讓多少農村孩子有學上呢?如果以後的節日過得既快樂又節約該有多好呀!

  篇3

  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那盞蘿蔔燈我也儲存起來了。

  那天,我和爸爸特意買了幾個又粗又長的蘿蔔,用水洗乾淨,未等涼幹,就迫不及待地製作起蘿蔔燈來:用小刀把蘿蔔切好、挖空,用鐵絲拴好系在一根筷子上,倒入食用油並放入一條棉線作燈芯。這樣,一個青凌凌的蘿蔔燈做成了。我得意洋洋地挑著蘿蔔燈滿屋子裡元宵節早已離我而去,但元宵節的那個故跑著玩,並央求媽媽為我點著。“那有大白天打燈的?先別急,等天黑了再點。”媽媽說著把燈奪了過去。

  我盼啊盼啊,天總算盼黑了,我心花怒放地挑著蘿蔔燈跑下樓去。

  大街上,有的挑著動物電池燈,有的挑著布做的電子燈,有的挑著會唱歌的音樂燈……只有我的燈是個老古董,是個地地道道的手工燈,是爸媽小時候玩的那種手工燈。聽他們講,以前每家的孩子都很多,生活很困難,沒錢買燈,孩子們就用蘿蔔、白菜根自己製作他們心目中的元宵燈。元宵節的晚上,他們捧著自己心愛的元宵燈,擁上大街去展示,比比誰做的燈最漂亮。

  今天,那種老式的煤油燈、蠟燭燈被多種多樣的電子燈、電池燈、音樂燈所代替,我這樣的蘿蔔燈更是無影無蹤了。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幸福年代,更慶幸自己處於好奇玩了回蘿蔔燈,併為爸媽找回兒時的記憶,使我也從中受到了教育。

  啊,元宵節,快樂而難忘的元宵節。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