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牡丹花的作文

  漫山遍野的牡丹,五彩繽紛,爭奇鬥豔,猶如一幅連綿不斷、精妙絕倫的五彩錦緞。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牡丹花範文吧!

  牡丹花範文篇一:

  轉眼間,春天到了,接受了春風的吹拂,春雨的滋潤後,那牡丹彷彿一夜間清醒過來,沒過一個月,那芽已脹了一倍有餘,接著便抽枝長葉,以後它的生長速度更是驚人,葉子一片片長了出來,到三月份,滿樹綠油油的,而花苞也悄然挺立枝頭,鼓鼓的,傲傲的.我仔細數了起來,可數了幾遍,結果都不相同.這時,公公走了過來:"不要這麼數,牡丹的一個葉芽長出一個枝杈,一個枝杈只有一個花苞."是嗎 我半欣半疑,又數起來,果真如此!

  又過了一個月,牡丹開放了,那粉色的花朵有小碗般大小,一朵花的直徑達到了十幾釐米,層層疊疊的花瓣簇擁在一起,讓人訝異它怎麼就積蓄了那麼多的熱情.誰能說它不是呢 它積蓄了一秋,一冬的精氣,經歷了一春的努力,如今,它要轟轟烈烈地迸發出來,看哪,花朵縱情怒放,如排山倒海驚天動地,那麼恣意,巨集偉,那麼壯麗,浩蕩.它不開則已,一開便傾其所有,開個傾國傾城,讓人面對牡丹,除了讚歎,膜拜,都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不過十天,牡丹便褪盡全身的美麗,綠葉依舊,光鮮不再.哦,花開有期,花謝有期呀!面對默默離去的牡丹,我不由感慨萬千,我更想起了那隆冬季節桀驁不訓的葉芽.哦,明白了,我明白了:牡丹從來不曾期待得到讚許,所以當年則天皇帝令百花連夜速放,以待她明日遊玩觀賞,百花懾於皇威紛紛開放,唯獨牡丹不從,寧可發配洛陽;牡丹只是年復一年做它想做的,積蓄力量,等待春的到來,綻放生命.人們注意到了牡丹的不畏嚴寒,瞭解了它的高貴靈性,所以讚美它美得秀韻多姿,美得驚世駭俗.哦,這就是牡丹,積蓄全身力量綻放輝煌燦爛的牡丹,它的那麼多美稱都是名至實歸.面對這樣的牡丹,我不由為我小時的膚淺汗顏,它的努力,它的美麗應該被世人期待,仰慕,讚譽……

  牡丹花範文篇二:

  春天到了,百花盛開,有金燦燦的迎春花,紅豔豔的杜鵑花,粉嘟嘟的桃花,雪白雪白的梨花——但我最喜歡的是那千姿百態,富貴妖嬈的牡丹了。

  去年4月的一天,爸爸帶我到洛陽國花園去看牡丹花。一走進牡丹園,我立即就被千枝吐蕊的牡丹花給深深地吸引住了。從高處俯視,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令人流連忘返。遠遠望去,那一畦畦牡丹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紅的像火。走進花叢,只見它們有的迎風怒放、有的剛剛綻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像含羞的小姑娘躲在葉子背後,露出半張笑臉。我走到一株白色牡丹花旁,只見那層次分明的花瓣兒,緩緩張開,如精雕細刻,玲瓏剔透,恍若白衣仙女下凡。我又來到一株紅色的牡丹花旁,只見它盛開得像五月的石榴花噴紅吐焰,紅光耀眼。爸爸告訴我,古代就有很多讚美牡丹的詩句,如白居易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均千古流傳。

  關於牡丹,還有一個傳說呢:一年冬天,皇帝武則天在至上苑飲酒賞雪,酒後寫了一首五言詩: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放,莫待曉風吹。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詔令焚燒以後,嚇壞了百花仙子。第二天,除了牡丹外,其餘花都開了。武則天見牡丹未開,大怒之 下,一把火將眾牡丹花燒為焦灰。並將別處牡丹連根拔出,貶出長安。武則天將牡丹扔到洛陽邙山,欲將牡丹絕種。誰知牡丹在洛陽邙山長勢良好,年年盛開,人們紛紛來此觀賞。

  我愛牡丹花,愛她為花中之王、國色天香,更愛她蔑視權貴勇於抗爭的精神!

  牡丹花範文篇三:

  盤古開闢地後,陸地上只有一些常見的花草,並沒有牡丹花。

  那時,天上有兩個仙女,是姐妹倆,一個叫牡牡,一個叫丹丹。丹丹名字高貴,人也愛高貴。雖是姐妹倆,性格各不同,姐姐牡牡則愛樸素。

  一次,不知因為什麼事,牡牡和丹丹觸犯天條,被天帝貶下凡間,本來讓她倆做普通小草,任動物踐踏;但由王母娘娘求情,才能改讓她們做奇花異草。

  王母娘娘對牡牡和丹丹說:“你們在天庭是姐妹,為了有個照應,我讓你們下凡後也生活在一起,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不過,有兩種志願讓你們選:一是花,美麗高貴,但壽命不長;二是做葉,樸實無華,但壽命較長。你們各自選一條路走吧

  ,”牡牡說:“丹丹,我年紀比你大,修煉期比你長,內功比你深,讓我來做花吧,我經受得住,你年紀比較小,你就做葉吧,葉的壽命長。”“不,姐姐,你一向知道我的性格——愛美,你就讓我做花吧,好嗎?我的好姐姐。”丹丹哀求道。看著妹妹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牡牡只好依了她。

  於是,她倆下了凡,合體變成一株美麗的鮮花。丹丹變成了引人注目的“花”,傲立枝頭,向四處張望,炫耀自己的美,果然招來不少的無名花草的讚歎。牡牡變成了綠色的“葉”,襯托著“花”,樸樸實實,不求華麗。

  好花不常開。第二天,丹丹好像生了病一樣低著頭。牡牡問:“妹妹,你怎了?”丹丹說:“我不舒服呀,姐姐,救救我吧。”太陽公公看到了這一切,趕忙去告訴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可著急了,連忙請來了大夫——風婆婆、雨娘娘為丹丹治病。可是已經來不及了,當她們來到時,大地又掀起一陣風暴,把長再枝頭的丹丹颳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丹丹臨死之前才醒悟過來:自己不應因貪美而輕悟一生。牡牡呢,還是踏踏實實地養育著丹丹的後代——新的花兒。

  人們就把這種花叫做牡丹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過分愛美,變成了唯美,從此炫耀,就會走向反面,付出很大的代價。

  牡丹花範文篇四: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這是描寫牡丹的名句,雍容華貴,國色天香,這是讚美牡丹的詞語……但我卻莫名地不愛牡丹。

  小時侯的我常聽到別人對我的戲謔之語,而這都源於我的膚色黝黑,源於牡丹。每次走家串戶,總聽到大人們對我說:“好一朵黑牡丹呀……“聽了這話,根本不懂美為何物的我總撅起嘴,頭也不敢抬地狼狽逃回家中,而回到家中的我分明聽到大人們的笑聲更響了。於是懵懂的我“恨“上了牡丹,總覺得沒有牡丹,大人就不會如此稱呼我了。

  稍大些,我看見了真正的牡丹,當別人都在嘖嘖讚歎,爭相拍照時,我總是不以為然,覺得牡丹美則美矣,卻美得張揚,俗豔,覺得是世人的恩寵讓牡丹名揚千古,心中雖不再討厭,但要說喜歡實在是稱不上。

  時間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一晃我已經工作,成家,但心中對牡丹的那一分芥蒂卻並未消失。這時,家中栽種了一株牡丹,一株洛陽牡丹,被我兒子戲稱為“花草管理員“的公公真是如獲至寶,待之如孩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瞧,春天,花木萌發,牡丹早早便有了“支架“,來支撐它的重量;酷熱的夏天,牡丹從來不用擔心“中暑“,每天,它都能喝到足夠的水,盛夏時節,花木長得茂盛,湊在一起,擁擠不堪,牡丹呢,則擁有專屬的領地,毋庸擔心有人搶它的營養;秋冬季節,公公雖百般照顧,但牡丹只能在寒風中挺立,我不由笑起來:“看你怎麼辦“

  也許是存著看笑話的念頭,來到花壇前,我對牡丹的注意稍稍多了些,不過,那可不是喜愛呀。這天,我信步走著,因為是冬天,花壇裡顯得蕭條冷清,連一絲綠色都找不到,目之所及,都是花木們在寒風中哆嗦身子的狼狽樣,頓時,我興致缺缺,想轉身回家。突然,我發現,牡丹的忮幹不是光禿禿的,褐色的忮幹上似乎有什麼東西。我不由走近細看,是的,那枝幹上長著嫩芽,雖是小小的,但這隆冬季節也是著實罕見,瞧那芽如我的指甲般大小,略帶紅棕色,看樣子這芽已長了頗長時間了。自這以後,我對牡丹有了興趣,以後每隔個把星期我便去看看。我發現牡丹的芽並沒有我想象中長得那麼快,也的確是的,它能抵抗寒氣已是不容易了,更何況是長芽呢。到冬天快要結束時,那芽還是不顯眼,只是依稀覺得那芽的輪廓大了一圈而已。

  轉眼間,春天到了,接受了春風的吹拂,春雨的滋潤後,那牡丹彷彿一夜間清醒過來,沒過一個月,那芽已脹了一倍有餘,接著便抽枝長葉,以後它的生長速度更是驚人,葉子一片片長了出來,到三月份,滿樹綠油油的,而花苞也悄然挺立枝頭,鼓鼓的,傲傲的。我仔細數了起來,可數了幾遍,結果都不相同。這時,公公走了過來:“不要這麼數,牡丹的一個葉芽長出一個枝杈,一個枝杈只有一個花苞。“是嗎我半欣半疑,又數起來,果真如此!

  又過了一個月,牡丹開放了,那粉色的花朵有小碗般大小,一朵花的直徑達到了十幾釐米,層層疊疊的花瓣簇擁在一起,讓人訝異它怎麼就積蓄了那麼多的熱情。誰能說它不是呢它積蓄了一秋,一冬的精氣,經歷了一春的努力,如今,它要轟轟烈烈地迸發出來,看哪,花朵縱情怒放,如排山倒海驚天動地,那麼恣意,巨集偉,那麼壯麗,浩蕩。它不開則已,一開便傾其所有,開個傾國傾城,讓人面對牡丹,除了讚歎,膜拜,都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不過十天,牡丹便褪盡全身的美麗,綠葉依舊,光鮮不再。哦,花開有期,花謝有期呀!面對默默離去的牡丹,我不由感慨萬千,我更想起了那隆冬季節桀驁不訓的葉芽。哦,明白了,我明白了:牡丹從來不曾期待得到讚許,所以當年則天皇帝令百花連夜速放,以待她明日遊玩觀賞,百花懾於皇威紛紛開放,唯獨牡丹不從,寧可發配洛陽;牡丹只是年復一年做它想做的,積蓄力量,等待春的到來,綻放生命。人們注意到了牡丹的不畏嚴寒,瞭解了它的高貴靈性,所以讚美它美得秀韻多姿,美得驚世駭俗。哦,這就是牡丹,積蓄全身力量綻放輝煌燦爛的牡丹,它的那麼多美稱都是名至實歸。面對這樣的牡丹,我不由為我小時的膚淺汗顏,它的努力,它的美麗應該被世人期待,仰慕,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