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我這個散文迷

  呢?散文寫人、敘事與小說或者一般記敘文的寫人、敘事的區別也就在這兒。小說或者一般記敘文,寫人要寫全形象;寫事要寫全過程,總之給人的感覺是要給出一個完整的描述物件。

  故事類散文精選一

  外公彌留之際,外婆整夜地陪他低聲聊天,或者看著他,彷彿時間也靜止了。

  小時候,我愛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廚藝精湛。每每聽外公眉飛色舞地講完一段,爺孫倆都餓了。於是外公躡手躡腳鑽進廚房,趁外婆沒在,夾幾片剛炸好的雞排,趕忙回來和我分享,像一個小孩子。有幾次外公被外婆“人贓並獲”,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後我們乖乖地擺好桌子準備開飯,那個時候,真開心。

  有時外婆買菜,用了很長時間。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邊不住張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當得知外婆是為了買我們愛吃的正宗牛肉,走遠路時,外公又喜笑顏開起來。

  可是,後來外公,還是去了另一個再也觸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沒有外公的年飯,是在酒店吃的。外婆來了,卻不大高興,原來為大家準備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當服務員送來一張椅子時,外婆卻拒絕了,並謝了她。

  外婆說:“昨晚老頭子託夢說了,他也想吃點。他想吃的,你們都孝順,都記得點了,他該是高興的。不過,老頭子說要和我擠一張椅子坐,就夠了……”外婆是個樸實的人,但她的那番話,卻讓我比什麼名著都記得牢。

  外公外婆總是散發著種東西,舉手投足之間的,我說不出的,卻總想親近的東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個清明節,我仍然堅持去爬高高的山,去為外公掃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細心的,小心地擺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飯,在外公墓前。這個時候,外婆總是哭。我知道,外婆聽別人說過,另一個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們的喉,只有針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樣子,就會很難過吧。而外婆疊的紙錢,已經厚得燒不完了。如果那些飄飛的灰燼能帶上外婆的思念,那麼我覺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書。

  外公與外婆之間的小動作、小對話,讓我見證了他們的不離不棄。我的眼角常常溼潤,或許因為,久在喧囂,終於觸動了心中長久未撥的一弦。

  而我總是努力地去傳遞些什麼,在舉手投足之間。是對愛的敬仰,還是為愛而生的感激?
 

  故事類散文精選二

  週六沒什麼事便到海慧通往煙墩途中一林揚去看看,通往林場是一條幽靜的小路,己是深秋,陣陣寒氣襲身。寒風吹來,片片樹葉像一隻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小路兩邊各種各色的菊花映入我的眼簾,看著這一片有白,紅,黃,綠淺粉,深紅色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開吐蕊,有的似剛出浴,有的盡露精髓……

  菊花的姿態很美,有的安祥自若,有的一枝獨秀:真是千姿百態,惹人愛憐。真的太迷人了,那紅的像火,黃的如金,綠的似翡翠,白的像玉帶,粉紅的如彩霞,深紅的似綢子。瓣薄如輕絹,在寒風中更顯得精神抖擻,高雅素潔。

  我喜歡菊花的高潔不媚不俗不裝,純潔不失豔麗高貴而不失典雅。即刻讓我想起三十年前在林場我和林友種菊花的情景。

  … 在那美好的青春歲月裡,我們心中都有夢想,對未來都充滿著憧憬,每天除了上工幹活,其餘的時間就是看看書,談人生,談未來,高興時我們還種了四五盆菊花,時常給它鬆土,施肥,澆水,幾盆菊花長得枝肥茂盛,每逢九月這些菊花開得鮮豔奪目讓人開心極了, 菊花, 它聞著有種山林氣息和野味兒,特喜歡這味道,秋風拂過一股股淡雅的清香隨風鑽入了鼻孔,真是沁人心脾 。每天一下班就圍著菊花看,生活充滿陽光,日子過得開心快樂,後來招工進城我們各奔東西了,至今再也沒相見。

  如今又—次看到這片豔麗的菊花,彷彿就在昨天。那些逝去的,終究無法回來。

  那些往事,那些過往總有太多的美麗,像層層綻放的菊花瀰漫在我們的周圍,那雍容華貴下的絢麗是我們心中繞樑不去的氤氳,是我們夢中娉婷的馨香 。時光茬苒依舊溫暖,而昨夜淺唱的旋律中,漸行漸遠。

  往事如煙,一瞬間便會淡化成風中的餘香,消逝不見的何止是我們的曾經。荏苒歲月,覆蓋過往,白駒過隙,勿勿鑄成那—抹擾傷,曾經的過往演繹在斑嫻街角處,就像飽含穿透流年的懷念,而那些與回憶有關係的事,還沒有來得及傾聽,我的眼眶己被浸潤了……

  往事如煙,煙隨風逝……
 

  故事類散文精選三

  南京的冷,比我想象中遜得多。大清晨的在郊外穿梭,空曠的枯悽早已融入周圍的呼氣中,看得較清的,不是地鐵站下那整齊而密集的小車和地鐵的擁擠,是遠處的山,說是山,實屬抬舉,若說小土堆,定要遭受鄙視,因為我還在南京,我也只是對走過路過一小部分南京的景色有印象,不敢妄下定論,也不能妄下定論,畢竟昨晚的搭車讓我見識到了何為不熟的待遇和差距。我只能說,南京的山,不高,不夠人家夠胖,曾有首都之稱的城市想必生活不會乏味,是否酒池肉林我可不知,但我知道人家就是有胖的資本。單看夫子廟,就有浩然的大氣,而且不俗氣,那些歷史古蹟在它面前算不了什麼,人家是巨集偉壯觀,一大片現代古式建築落地而起,連外來的肯德基也穿上了唐衣,秦淮河更是風聲水起,遍地都是秦淮人家的店鋪,到處都是用來吸引遊客大吃的小吃,兩片桂花成桂花糕,三粒梅子成梅子糕,老字號成了一種時尚,名小吃也跟著圍在一起湊熱鬧。秦淮河不再是歌姬的寶地,而是為第三行業提供深厚的魅力。船上燈籠走,走的是古風,那種賞詩作對聽曲的古氣已被今日隨風從眾慕名之心所代替。秦淮河熱鬧繁華不減當年,可是多年後我們還會像如今懷戀當時氣息來懷戀今昔嗎?

  說夫子廟大氣不為過,但雨花風景區也不甘示弱。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聽到這句,你就該懂雨花風景區的魅力何在了。石頭本都是自然之物,美的不在物質本身,而是欣賞物質的眼睛。當你看到雨花石展館後,你會有更大的領悟,表象加上創造性想象,就能更有發現石頭美的眼光,再加上文字說明的作用,意象就會顯得如此情理。石頭的平凡,平凡的不值得我們看一眼,不過當我們認真看一眼後定不會覺得它的平凡,觀與變的哲理就在其前後的邏輯形成。搞藝術的人,就是要有想象力,搞藝術的人,更需要那麼一點耐心,在茫茫的石海中,我沒法找到一塊可以加以想象的雨花石來,這就是我,但我卻可以對著一塊石頭髮呆,即使我不知我該做什麼,我已經說了放棄,卻不讓它離開我的視野裡。很多事都說不來為什麼,不過你喜歡就好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讀懂的。在風景區,有著它美麗的一面,也有肅穆的一面。烈士陵園的肅靜與悽清,讓我們此刻的心情更加沉重,和平鴿在廣場的妃旋,長明燈的不息,讓我們瞬時看到了多少英豪的奮起,即使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舊人才輩出,奮勇殺敵不是我們的目的,造福全人類才是硬道理。我們不緬懷過去,也不會忘記過去,但我們更應看好未來的世紀,未來並不是空虛,關鍵得看我們做出的努力。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古事,也不是古蹟,而是字。博物館裡的字,都是如此工整,簡單來說就是好看,該秀氣能秀氣,該大氣能大氣,那一筆一劃都是線條的美,整體就是一種舒適。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法寫出那種工整字,沒那種耐心來規矩,不過夫子廟的字又痛擊我心,人家飄逸的奇,與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外散內不散,形神共達,沒有深層度的理解,可是沒法到達那境界。

  南京的霾不僅覆蓋了南京城,還覆蓋了我一天的心,一天的沉重,讓我無法回憶這一天的點滴。走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人應該像我一樣,一直處於暗灰色的低迷中。我已經不想拿起手機,也沒有那個力氣來拍照,我就那樣一語不發的,一步一步的走完。或許我累了,我也確實累了,腳痠了,心更酸了。疲憊在夢中蛻去。

  外出遠行還能遇到熟悉的人,那是多麼的幸運,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中,讓你找到了慰藉。那一刻,感情參雜,不是感動,而不是激動,比兩者都強,我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當你確身體會了,就能讀懂。這也讓我在今晚還能有那麼點力氣來記錄這一些點滴,下午嘗試著回憶,而我早已在疲憊夢中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