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陽節敬老孝親優秀作文

  孝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所追求的美德,古人曾教導我們百事孝為先。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1

  金黃的樹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後以柔美的弧度悄無聲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天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又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了。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人,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幾年前的一個重陽節。那時外公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很可愛的“老小孩”,因為他有一顆常青的心,又有寬廣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麼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著身邊的人。

  可生老病死—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外公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回憶,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何謂親情,明白在世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一切。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著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隻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裡默唸著,踏向了歸途……

  篇2

  今又重陽,又何止重陽。一個社會群體,又何止一個群體。亙古盛世,華夏復興,一個以人為本的治國強國理念正成為這個古老民族的國魂。

  農曆九月初九是兩個陽數相疊,故為重陽。重陽節自遠古興起,從金秋走來,傳統的這一天,人們出戶郊遊,登高望遠,賞菊,侑朋相聚。這一天,古人今人心境迥異。“自古逢秋悲寂寥”,是說從古以來,文人到了秋天總是悲傷,感到寂寞空虛。於是就有了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之類的遺作,或亡國之音,或懷才不遇、大志未酬,或離親喪友,故紙裡悽楚悲涼的秋詞不勝云云。

  追溯重陽濫觴,源於趨利避邪,在民間也只是個用作推算季節變換的時令,時值深秋而已,是那樣的平淡乏味,多少年就那麼不覺地過著。自國家將重陽這一天定為老人節之後,它便成為傳承華夏民族尊老愛老傳統美德的聖誕,一種人本情結之所在。時光在不覺中流逝,昔年漸顯邈遠,我親近了重陽。

  一提到這一天,人們就會想起老年人的生活,進而關心起電視裡的“夕陽紅”和“激情廣場”,以及各種報刊及網際網路上有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知識介紹。尊老愛老,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成為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時尚,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寶庫中突顯出孝道文化。如今,人民政府在一個地區還評選“十大孝星”,他們能與追星族眼裡的歌星、影星、球星媲美。“孝星”算是開了一個時代的先河。

  我身邊有那麼一個人令人感佩:一株原野勁草正值芳華,自小在父母的保護傘下生活,是個聽慣了蟲唱、蛙鳴、風吟的單純女子,喜歡像螢火蟲那樣尋找白雲丟失的恬靜,只知道在自己的位置閃爍自己應該閃爍的光,孜孜不倦地飛翔,像流水,像流星,並不因了亮的微茫,光的渺小而在滿月面前熄滅自己。是歲月的磨礪使她成為名副其實的頂樑柱,雖要居高崗,卻謙恭得像個懂事的孩子,尤其是老人們的感受最直接。

  重陽撐起的是一片藍天,鋪就的是一方綠洲。重陽節是釀在秋天裡的一杯醇美的酒。我,陶醉在重陽。

  篇3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裡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