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衝刺的複習方法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高考加油!

  一,心理方面

  1,充滿自信

  要相信自己經過三年的學習,經過前階段的複習和各類模擬考試,已經具備參加高考的實力,鼓足最後一分自信。

  平時成績較好的同學,在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同時,不妨檢索一下自己平時的弱點和一些失誤的細節,這樣更有利於全面取勝。

  平時成績中等的同學,要相信高考不論怎麼改,總是中等題型居多,因而也是中等生最能發揮餘地的時候,只要你稍加努力,完全有可能超常發揮。

  成績還不太理想的同學,不能因為幾次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就片面地認為自己沒有實力,甚至完全否認自己。要知道,高考基礎分還是佔有很大比重的,多得一分是一分,上不了本科上大專。不輕言放棄,堅持下去,你絕不會一無所有!

  所有考生都必須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我一直在努力,我已經充分準備好了,就等高考那天的到來了!”

  2,調好心態

  良好的心態有助於同學們在高考中充分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從高考這個角度講,“心態決定一切”的提法是很有道理的。

  要充滿信心,又要適度焦慮。

  幾次考下來,一些學生成績不是太好,對高考信心不足,個別學生甚至悲觀失望,這會使大腦的活動效率大大降低,以致發愣發呆,這是很不可取的。要相信自己經過前段的複習是有效的,前段考試時自己沒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逐步樹立信心,學會自我激勵***如默唸:“我拼搏,我能成功”***,永不言敗,這是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至關重要。可以這麼說,誰樹立了必勝的信心,誰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當然,考得好的學生,也不能過於自信,憑自己有點實力就自以為是,盲目樂觀。

  面對高考,一點不著急,不好;但過於著急***焦慮***更不好。只有保持適度焦慮,才是迎考的最佳心理狀態。

  要把握自我,更要戰勝自我。

  複習時緊跟老師踏踏實實地複習沒有錯,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識,“我”是如何適應老師的要求,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搞好複習等。同時,面對高考複習的艱辛,學習問題的繁難,戰勝自我就顯得十分重要,只有“戰勝自我”,才能“天寬地闊”。

  要有進取心,也要有平常心。

  奮進,拼搏,發奮,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這種精神要保持到高考。但到了最後階段,保持平常心,我以為更為重要。適當給自己減壓,要知道,心態越平和,考試時發揮得就越好。建議高三學生挺胸抬頭快步走,多想過去成功的事,適當聽一些振奮人心的音樂。

  3,科學安排

  最後關頭不能鬆懈,複習時將自己置身於考試場景之下,這是需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為了在參加考試時有充沛的精力,就要養精蓄銳,因而科學安排就顯得十分重要。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養”,因為心“不用則滯”而“不養則瘦”。科學安排,就是不打疲勞戰,不開夜車,不暴學暴嬉,注意勞逸結合,這樣就能始終保持一個清醒的高速運轉的大腦。

  ***1***,要合理作息

  儘量按平時的作息時間進行,當然,平時由於備戰高考,時間抓得比較緊,考前一週,可以稍微寬鬆一點,建議起床稍遲半小時,睡覺可以稍早半小時。

  ***2***,要合理飲食

  三餐儘量與平時一樣,沒有必要在這幾天特別加強營養,只要食慾好就行。因為6月初,算是夏季了,特別要注意飲食衛生,儘量吃新鮮清淡食物,防止出現腸胃疾病,影響身體和情緒。

  ***3***,要適當娛樂

  同學們要儘量抽出一點時間參加適量的文體活動,比如散散步,打打乒乓球,跳一會兒繩,做做操;又如聽聽音樂,看看電視或消遣性的書報畫報,讀讀唐詩宋詞之類,皆以輕鬆明快為宜。不做過激的運動,不宜聽瘋狂勁曲,不宜看武打片之類的電視節目,最好不要上網。

  二,知識方面

  1,由厚轉薄

  由厚轉薄就是古人所說的“厚積薄發”的意思,不過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我們需要的不是“厚積”,而是如何做到“薄發”。要“薄發”,就是要善於把小類問題,整合成中類問題,再把中類問題整合成大類問題,最後走向“無類”。“此時無招勝有招”,也就是說,在這階段複習時,重在梳理所學過的知識點,在腦中形成網路與連結,以便在考試時能做到提取順利。

  簡而言之,你可以把每門課所學過的所有知識點畫成一張網路圖,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遍,形成它們之間的橫向與縱向聯絡。由厚到薄,工夫到家,就能使所學的知識不致破碎,凌亂,重點不突出,而能像魚網一樣,打得開,收得攏,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以上是關於知識方面的“薄發”,關於題型方面的“薄發”,也是一個類似的過程。

  2,化難為易

  化難為易就是把一個繁難的問題轉化為相對簡單的,容易的問題。這個階段,你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複習一些基本知識上,即記住一些基本定理,公式等,也可以選做一些難度適當的題,關鍵在於積累自己的做題慣性,達到增強信心的目的。同時,再次訓練自己處理難題的能力,善於把一個繁難的問題,轉化為幾個基本的問題,把一個陌生問題轉化為一個熟悉的問題,把一個抽象問題轉化為具體問題。強調根基的紮實,掌握基礎,達到“拼圖”,“積少成多,量變成質變”的效果;強調適當選些難題,面對難題,訓練迅速破解難題的能力,即難題的簡易化,簡單化,具體化。

  3,同步模擬

  同步模擬就是提倡高考前一週的複習可以採用“模擬高考式”的複習策略,也可稱之為進入“戰備狀態”,培養“高考慣性”。建議學生在考前一週可以視情況將自己的複習狀態與方式調整到與高考兩天同步,即保證上午9:00至11:30,下午3:00至5:00這兩個時間段處在精神狀態的最佳期,在安排學習時間時,可適當考慮考試科目的安排,如語文在上午考,儘可能把語文安排在上午複習,數學在下午考,則把數學安排在下午複習。這樣堅持一週的“模擬高考式”複習,有助於大腦形成思維慣性,成為考試正常發揮的必要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