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專業介紹及熱門院校

  現代企業的大規模發展,促成了工商管理專業的誕生和壯大。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工商管理呢?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專業介紹

  工商管理學科是一門以社會微觀經濟組織為研究物件,系統地研究其管理活動的普遍規律和應用方法的學科。

  具體地說,工商管理學科以企業或經濟組織的管理問題為研究物件,以經濟學和行為科學為主要理論基礎,以統計學、運籌學等數理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等為主要研究手段,探討和研究企業或經濟組織各項管理行為和管理決策的形成過程、特徵和相互關係,以及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絡,並從中探索、歸納和總結出旨在獲得成效,提高效率的一般理論、規律和方法。

  工商管理學科的研究目的是為企業或經濟組織的管理決策和管理實踐活動提供管理理論指導和科學依據,培養各類專業管理人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推動企業持續發展,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研究方向

  1、會計學

  該學科是以確認、計量和報告為基本職能,收集、整理、披露和分析企業、政府或非營利組織有關經濟活動的資訊,從而有效反映、監督與控制其經濟活動的管理學科。其目的是管理經濟實體的財產和各項經濟業務並參與經濟決策,為投資者、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內部管理部門提供相關的會計資訊。現代會計主要包括企業會計、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審計三大分支;企業會計又包括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

  2、企業管理

  該學科是以企業活動為研究物件,研究其管理理念、機制和方法的綜合性學科。企業管理以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為理論基礎,運用定量、定性的研究工具和資訊科技方法,研究現代企業的各種管理活動,經營管理模式,經營績效及其影響因素,與社會相互間關係,探討管理活動的基本準則、經營模式的特徵和生存條件等,揭示企業成長及其管理的基本規律。

  企業管理學科具有綜合性、複合性和應用性的特徵。企業管理的研究重點在於通過戰略決策與管理、企業制度與組織、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生產運營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與品牌管理、創業和企業成長等綜合分析,研究企業成長的規律和綜合管理機制,為企業培養管理高階人才提供一般基礎。

  3、旅遊管理

  該學科是以旅遊目的地發展、旅遊企業和旅遊服務流程為主要研究物件,重點研究旅遊管理的理念、機制和方法的應用性學科。旅遊管理涉及經濟學、管理學、地理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交叉,綜合性比較強。旅遊管理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旅遊經濟、旅遊與酒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規劃與開發、旅遊心理學、會展服務與管理、旅遊市場營銷、旅遊公共服務管理等。

  4、技術經濟及管理

  該學科是一門技術管理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學科。它以企業、區域、產業和國家層面涉及技術活動的管理和決策為主要研究物件,探討和分析企業技術發展、技術創新、技術應用和技術擴散的經濟與管理問題,涉及工程專案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分析,企業、地區、產業和國家等層面的技術發展、技術創新、投資決策、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等問題。

  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技術經濟評價與專案管理、技術管理、技術創新管理、技術創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管理、知識管理與智慧財產權戰略等。

  三、複習策略

  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專業課的內容繁多,有效地複習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此,針對管理學專業課基礎階段的複習提供如下建議。

  1、明確複習進度和規劃

  在考研複習開始之前,要對整個複習進度有明確的規劃。管理學的專業科內容繁多,明確地規劃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在做好明確規劃之後就可以開始基礎階段的複習了。此階段是整個複習考研的基礎。由於各院校在本科教育階段的教材差異,基礎階段的複習在於快速的通透教材,吃透教材內容,做到準確定位,事無鉅細地對涉及到的各類知識點進行地毯式的複習,夯實基礎,訓練思維,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模型。

  複習時應當遵循緊扣重點教材,構建知識結構的原則,第一步先熟悉教材,對各門課程有個系統性的瞭解,弄清每本書的章節分佈情況,內在邏輯結構,重點章節所在等。熟悉教材之後,就開始逐本的把教材詳細的看一遍,輔導專家們建議考生自己邊看邊整理書面筆記,整理出知識脈絡。要重視專業課的複習,每天花在專業課上的時間應不少於4個小時。另外,看書之前也可以先瀏覽一遍歷年真題,弄清楚考試形式、題型設定和難易程度等內容,從而有針對性地看書。

  2、巧用記憶方法記憶

  需要指出的是,看書時不要忽視閱讀教材的目錄和每章節前面的前言、引語或者思考題。很多人在閱讀教材的時候覺得考試不會考這些內容而忽略掉,其實是大錯特錯。事實上這些目錄、前言、引語不但可以幫助你記憶課本內容、建立知識框架,更有助於考試時進行分析、簡答。

  管理學專業課的內容繁多,並且許多知識都要以記憶為基礎,而記憶方法的優劣則影響到專業課的備考。閱讀並記憶教材的目錄、每章節前面的引言、引語有利於考生對教材內容的串聯與記憶。並且在考生複習一輪之後對前面的內容產生生疏感時,更有利於考生進行回憶背誦。

  3、注意整體知識理解和把握

  近幾年管理學研究生入學考試向考查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方面轉向,主觀題一般不再能從課本上找到現成答案。特別是案例分析題,需要對整個管理學某個學科的知識體系有整體的把握,並進行提煉,提出專業回答,然後進行分析展開。

  分析目錄是掌握整個專業知識結構的最好方式,分析目錄甚至是每章的大標題,更便於找到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通過這種方式構建好知識結構體系後,在答題時能夠將案例或者簡答題往自己的結構體系上靠。在輔導的過程中發現不少考生,單個知識點都複習得很紮實,但是缺乏整體感,答題的時候往往是想到一點就答一點,往往答題邏輯混亂或者漏答了某些知識點。

  總體而言,管理學考的是對整個管理體系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如果沒有一個對管理整體理解的話,很難把題目答好。而且考生必須用管理學的語言去答題,即必須用“行話”去答題,光靠背內容而沒有自己的知識結構框架是永遠都達不到這樣的高度的。

  四、就業前景

  1、商業性質企業

  大部分商業性企業都為管理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商業性企業規模不一,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大型企業比較重視管理人員的全域性觀和協調性,中小型企業比較重視管理人員才能的全面性。管理學類各個專業的畢業生都可以根據本專業的特色,在商業性企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工商管理專業的對應位置是中層管理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對應位置是HR部門,會計學專業的對應位置是金融結算部門。

  就業支招:重視實習期,積累相關專業經驗。商業性企業比較喜歡有一定專業經驗的員工,管理學類研究生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儘可能地積累相關專業的實習經驗,在企業的實習期裡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這樣成功就業的可能性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2、服務性質企業

  對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旅遊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而言,服務性質企業也是一個較好的去處。這些專業以人為本,注重綜合能力。人才服務中心、培訓機構都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相對口的服務性質企業,星級酒店是旅遊管理專業相對口的服務性質企業,工程監理公司則是工程管理專業相對口的服務性質企業。這類服務性質的企業一般比較重視個人的對外交際水平。

  就業支招:在校期間,多參加一些演講、主持等活動,多從事一些促銷類的兼職,培養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總的來說,性格熱情、喜歡與人交流的研究生可以把服務性質企業作為自己的就業選擇。

  3、政府部門

  由於收入處在中上水平且相對穩定,政府公務員一直以來都是相當誘人的職業選擇,這使得公務員的競爭處於激烈狀態。管理學類專業的畢業生在政府部門的工作性質側重於研究,政府也比較重視應聘者這方面的能力。會計學專業對應的是稅務局、工商局,人力資源專業對應的是統計局、人事局、勞動局,工程管理對應的是城市規劃局、城市建設廳***或建委***、地方造價管理站等。

  就業支招:在課餘時間多關注政府的動態和國際形勢,多瞭解一些自己想要去的政府部門的情況和研究內容。一般來說,政府部門的工作比較適合性格穩重、工作認真細緻的研究生。

  4、高校

  在高校任職是有志於從事學術研究、樂為人師考生的理想選擇。各大高校的工作環境相對較好,工作閒暇時間較多,收入也不低。目前在普通高校,管理學類研究生一般都是從不同部門的助理、助教做起,但隨著日後自身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從教經驗的不斷提升,待遇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就業支招:培養自己看問題的深度,廣泛涉獵學術領域,多進行一些口才方面的鍛鍊。高校工作比較適合系統性強、邏輯思維能力優秀、口頭表達能力和協調能力較好的研究生。

  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需要高階管理人員,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壯大企業實力;管理人才也希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全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在全國範圍內的抽樣調查顯示,在社會需求最大的前50個專業中,工商管理名列前茅,其他還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等專業。

  從整體上看,大多數管理類專業碩士畢業生選擇去中央和東部各省市區的國家機關、企業、公司和金融系統。這些地區經濟發達,資訊流量大,收入較高,但是競爭也比較激烈。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競爭壓力小,發展潛力大,工作穩定,也是管理學類碩士的一個好去處。

  2015-2016年研究生教育分學科排行榜——工商管理

排 序

學校名稱

得 分

星 級

1

中國人民大學

100.000

5★

2

廈門大學

98.053

5★

3

中山大學

94.880

5★

4

西安交通大學

94.138

5★

5

東北財經大學

93.934

5★

6

清華大學

93.810

5★

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90.562

5★

8

重慶大學

87.534

5★

9

西南財經大學

82.410

5★

10

中央財經大學

81.671

5★

11

上海財經大學

80.353

5★

12

南開大學

79.372

5★

13

四川大學

78.329

5★

14

上海交通大學

77.171

5★

15

北京大學

72.638

5★

16

南京大學

72.435

5★

17

華南理工大學

70.225

4★

18

北京交通大學

68.647

4★

19

大連理工大學

67.208

4★

20

西南交通大學

67.171

4★

21

合肥工業大學

66.537

4★

22

湖南大學

66.328

4★

23

暨南大學

65.726

4★

24

河海大學

63.144

4★

25

浙江工商大學

62.889

4★

26

北京理工大學

62.826

4★

27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2.703

4★

28

吉林大學

62.636

4★

29

同濟大學

62.535

4★

30

江西財經大學

62.383

4★

31

浙江大學

62.149

4★

32

天津大學

60.476

4★

33

復旦大學

60.414

4★

34

中南大學

60.403

4★

35

武漢大學

60.209

4★

36

哈爾濱工業大學

59.848

4★

37

山西財經大學

59.063

4★

38

武漢理工大學

58.458

4★

39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57.426

4★

40

浙江工業大學

57.278

4★

41

天津財經大學

56.675

4★

42

華中科技大學

56.256

4★

43

東北大學

55.162

4★

44

福州大學

55.028

4★

45

山東大學

53.704

4★

46

華北電力大學

53.161

4★

47

北京科技大學

50.520

4★

48

遼寧大學

49.947

4★

49

西安理工大學

49.186

4★

50

陝西師範大學

48.845

4★

51

山東財經大學

48.816

4★

52

電子科技大學

47.396

4★

53

中國海洋大學

46.818

4★

54

雲南大學

46.112

4★

55

東華大學

46.109

4★

56

華僑大學

46.075

4★

57

西北大學

44.985

4★

58

華東師範大學

44.062

4★

59

哈爾濱理工大學

43.592

4★

60

北京工商大學

42.909

4★

61

長沙理工大學

42.676

4★

62

蘇州大學

42.33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