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場高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高中物理磁場這一課包含的知識點眾多,如何做好物理教案是很多教師關心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各位教師參考。

  磁場高中物理教案

  教學目的:

  1、複習初中所學有關磁場知識***磁場的作用、磁感線***

  2、知道磁極和磁極之間、磁極和電流之間、電流和電流之間都是通過磁場發生相互作用的

  3、知道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直線電流、環形電流、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分佈情況

  4、理解安培定則***左手螺旋定則***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研究,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觀察、分析和綜合能力,使學生嘗試、瞭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重點:通過學生探究,老師講解,弄清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直線電流、環形電流、通電螺線管磁感線分佈情況

  難點:理解安培定則

  教學方法:通過學生探究,教師演示實驗,多媒體展示,使學生了解各種磁場的磁感線分佈情況,理解安培定則

  課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初中已學過磁場的有關知識:

  磁鐵有N、S兩極,同名磁鐵相互排斥,異名磁鐵相互吸引

  磁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磁鐵在周圍空間激發磁場,磁場是一種物質

  磁場的強弱,磁場在各點的方向形象地用磁感線來表示

  [回顧練習]

  用磁感線形象地描述條形磁鐵、蹄形磁鐵所激發的磁場

  [引導回憶]

  磁感線有以下特點:

  1、磁感線的疏密表示各點磁場強弱,磁感線在某點的切線方向即為該點的磁場的方向,也是小磁針在該點的N極指向

  2、磁感線在空中不相交

  3、磁鐵外部磁感線方向是:N→S

  ※磁鐵內部也有磁場,其磁感線方向:S→N

  磁鐵內部、外部磁感線條數一樣多,磁感線是閉合曲線

  二、講解新課

  1、引入新課:磁鐵能夠激發磁場,使小磁針發生偏轉。電和磁有許多相似之處,電流是否能在周圍空間激發磁場,使小磁針發生偏轉呢?

  [探究課題] 研究電流周圍是否存在磁場

  器材:小磁針一個、電池一節、導線一根、橡皮擦一個***自備***

  探究方式:分組研究、觀察、討論

  現象:通電時,小磁針發生了偏轉

  [多媒體展示] 奧斯特實驗

  結論:電流能在周圍空間激發磁場,並對磁極產生作用

  2、講解磁極對電流的作用

  [演示實驗] 演示磁極對電流的作用

  實驗器材:電池兩個、線圈、蹄形磁鐵、電鍵、導線、鐵架臺***帶鐵夾***

  現象:通電後,靜止的線圈在磁極中發生了擺動

  結論:磁極對電流可以產生力的作用***通過磁場***

  3、講解電流和電流的相互作用

  [多媒體展示] 兩條平行直導線,當通以同向或反向電流時,兩導線間相互作用

  ※為了使實驗現象更直觀,便於觀察,兩平行直導線用錫箔紙圓筒代替

  現象:通以同向電流時,它們相互吸引

  通以反向電流時,它們相互排斥

  結論:電流和的電流之間可以通過磁場產生相互作用

  [小結] 磁極和磁極之間、磁極和電流之間、電流和電流之間都可以通過磁場發生相互作用;磁極和電流都可以在周圍空間激發磁場。

  4、講解各種磁場的方向、磁感線

  初中主要講解了條形磁鐵、蹄形磁鐵周圍磁場,本節課繼續討論電流激發的磁場,研究電流激發的磁場的磁感線方向和電流方向間關係。

  a:直線電流的磁場:

  [多媒體展示] 進一步分析奧斯特實驗

  直線電流的磁場的磁感線是一些以導線上各點為圓心的同心圓,這些同心圓都在跟導線垂直的平面上。

  安培定則:用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一致,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即為磁感線的環繞方向。

  b:環形電流的磁場:

  [探究課題] 研究環形電流內部、外部磁感線方向和環形電流方向關係。

  器材:小磁針一枚、電池一節、導線一根、橡皮擦一個***自備***

  探究方式:分組研究、教師引導分析

  現象:通電後,小磁針會發生偏轉,環形導線內部和外部小磁針偏轉方向相反。

  安培定則:讓右手彎曲的四指和環形電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環形導線中心軸線上磁感線的方向。

  c: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多媒體展示] 螺線管通電後,螺線管上、中、下部的小磁針偏轉情況。

  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和條形磁鐵的磁感線類似

  外部是從北極出來,進入南極;內部磁感線跟螺線管的軸線平行,方向由南極指向北極

  內部、外部磁感線相連,形成環繞電流的閉合曲線

  安培定則: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線管內部磁感線的方向。

  [小結] 不僅磁鐵可在周圍空間激發磁場,電流也可在周圍空間激發磁場,電流的方向和磁感線的方向關係用安培定則判斷。

  三、練習

  [討論] 通電螺線管通電後,螺線管長度和通電前相比,有無變化?如何變化?

  磁場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本節講解了兩個重要概念一個是磁場,另一個是磁感線.本節的特點是比較抽象,磁場是客觀存在的卻看不到,磁感線本身是不存在的,為了分析看不到的磁場用磁感線這一概念描述,而畫出的. 本節的重點和難點是建立磁感線的概念.強調磁感線是人們為形象表示磁場而假定的一組曲線,其實並不存在。

  本節的磁場、磁感線教學相對比較抽象,磁場雖然存在但是看不到,也摸不著引導學生展開空間想象就顯得很重要,所以必須做好演示實驗,同時利用投影,巧設提問,使學生的觀察方向化.通過改變小磁針位置觀察其指向的變化,通過鐵屑磁化後在磁場的分佈感受磁場的存在和磁場的分佈.讓學生通過現象去認識磁場.通過演示實驗應當學到探找科學規律的途徑.通過小磁針的不同轉向,說明磁場的存在;通過鐵屑磁化後在磁場的分佈形象看到磁體空間磁場的分佈.人們為了形象描述磁場想到用一組曲線——磁感線.利用多媒體將現象重複,組合;學生類比理解很快明確各種情況下磁體周圍磁場的分佈,並用磁感應線來描述。

  明確強調磁場的客觀存在和磁感線並不存在只是人們為了形象描述磁場想到一組假想的曲線,讓學生會觀察並學會分析和歸納。這比記住什麼是磁場、什麼是磁感線更重要。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很抽象,因此,選用實驗的方法,儘可能使內容形象化。講授的關鍵是:第一、緊扣磁場的基本性質——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力的作用,且具有方向性;第二、做好演示實驗,有層次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抽象思維能力;第三、類比空氣流動成風、磁場對磁體有力的作用,說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是可以認識的,使學生認識磁場的存在,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