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的教案
教案可以使教師從容進行課堂教學。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比山西省在改革開放初期同現在在能源開發上存在什麼不同?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二、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主要是通過案例分析,來探討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煤炭在我國乃至世界的能源結構中都佔重要地位,而煤炭又是非可再生資源,能源開發和資源保護是一對矛盾,山西能源基地建設既面臨機遇,又充滿了挑戰;
2.在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學中,主要關注於煤在使用過程中***如燃燒煤發電、取暖、做飯***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本節內容更多的涉及到開採過程,所以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重建更顯得重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能從資源狀況、市場和交通條件三方面記憶和理解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的優越條件;⑵能理解我國為何要加強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設;
⑶能瞭解能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對環境的影響,理解保護環境所採取的措施。
2.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教師演示引導下,通過讀圖、比較、推理、討論辯論等學習活動,去學習知識達成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科學研究的方法與態度,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方法,特別要理性地看待山西省能源大省的地位。
四、教學重點
1.理解山西煤炭資源的優越性和能源基地建設的重要性;
2.理解山西能源綜合利用的必要性和環境保護的迫切性。
五、教法
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結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用講授法結合討論法進行教學,加強師生雙邊活動。
六、學法
新課程標準特別突出學生的活動,包括課堂活動和課外的探究活動。應當看到,本節內容時事性、現實性都比較強,比如山西省是我國的能源大省,但為何不是工業大省,更不是經濟強省,問題何在?教材對此語焉不詳,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討論甚至是辯論,教師不要求給出現成的答案,其實本來也就沒有現成的答案。還有山西煤炭開發礦難屢屢發生,由此暴露的“官煤勾結”黑幕,更是當前媒體關注的焦點,在課堂上都可以開展討論。
七、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2.網上下載的有關山西煤炭開發的新聞資料。
八、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用2課時
第一課時 資源開發條件,引出能源基地建設
***匯入***教師:大家還記得前一段時間廣東鬧“油荒”的經歷嗎?***記得***教師提醒同學們思考“油荒”的原因,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煤炭雖然是非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但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我國更是如此。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開發和利用煤炭資源直接影響到山西省乃至全國的可持續發展。
[展示課件]一、資源開發條件
1. 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
2. ***在這裡要多引用一些具體數字來說明***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儲量為2700億噸,按2002年生產規模4.8億噸計算,可開採560年。① 分佈廣② 煤種全③ 質量優④ 開採易
3. ***在指導學生閱讀圖3.1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中國煤炭資源分佈圖與之參照,這樣更能反映山西煤炭資源分佈的特點***
2.市場廣闊
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2002年的消費量接近15億噸標準煤,而生產量約14億噸標準煤。***對於圖3.2,可以指導學生對比和分析,我國的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這種能源結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改變,這些都為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條件。並進一步引導學生討論我國今後能源戰略的發展方向。***
3.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教師:說到能源結構,我覺得在這裡同學們應當好好思考一下我國的能源現狀,我國每年有近1億噸標準煤的能源缺口,需要花費大量外匯去購買石油,大家認真閱讀一下教材47-48頁的“我國能源供求面臨的五大挑戰”,你覺得哪一點對你的觸動最大?***課堂分組展開討論,然後學生髮言***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分別作點評。要特別注意,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市場上,要保障能源尤其是保障石油的可靠穩定的供應是相當困難的***這就是為何廣東會鬧“油荒”的原因***,因此,必須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能源發展道路。
二、能源基地建設
為了充分發揮山西省的煤炭資源優勢,從1982年起,國家加快了建設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步伐。
1.擴大煤炭開採量
2.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指導學生在圖中找出主要的鐵路運輸線:大秦線、神黃線、焦-兗-日線***
3.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
實施教材49頁活動題,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我們來討論一下,對於山西省來說,究竟是輸煤好還是輸電好?
***在討論的時候,要提醒學生注意:教材的資料從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給出了正反兩方面的說明或資料,不能簡單地肯定一種和否定另一種,正因為它們各有利弊,這兩種方式一直是並存的。***
學生閱讀教材50頁資料,有條件的播放有關“西氣東輸”和“西電東輸”的影視片。
[課堂小結]略
第二課時
***引入***教師:“正如我們上節課討論的那樣,山西省的煤炭既有直接向外省運出的,也有建設坑口電站向外輸電的,所以對煤炭是綜合利用的,在開發利用的時候,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必須重視對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引出本節課***[展示課件]
三、能源的綜合利用 教師: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省的產業結構十分單一,從“六五”時期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結合本區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圍繞能源開發,主要構建了三條產業鏈,請同學們讀圖3.7。
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使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指導學生閱讀圖3.8,讓同學們討論山西省三類工業發展變化的情況。
可以看出,採掘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在1985~1995年間有所上升,但在1995~2000年下降,且下降速度很快。原料工業始終在增加,且有越來越快的趨勢。加工工業1985~1995年間比重下降,到2000年幾乎停滯不前。這說明山西省雖然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但還是限於初級加工階段,工業發展水平還不高。山西省只是一個能源大省,並不是一個工業大省,更不是經濟強省,山西省的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參考資料***《急需調整產業結構的山西經濟》***山西日報1999年11月25日***
山西能源的綜合利用是一個正在發展完善的過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境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例如屢屢發生的礦難,以及背後隱藏的“官煤勾結”問題,這些都是目前各種媒體關注的焦點,相關的新聞報道,教師在課前應該專門蒐集一些,或者讓有條件上網的學生自己去搜集,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貼近現實生活。***
四、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術
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建立一個多品種、多層次的清潔能源體系,減少環境汙染。
2.調整產業結構
一方面,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遊業,降低重化工業的比重。
3.“三廢”的治理
其中,工業廢水的回收利用,在山西省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山西本身就缺水,在採煤和使用煤的過程中又需要大量的水,大量引用黃河水,又不可避免的造成黃河下游缺水更加嚴重。
學生閱讀54頁“山西安太堡煤礦生態環境建設”,有條件的播放有關影視片。
教師:讓學生展開討論辯論。
教材中列舉的只是山西省目前已經摸索出來的部分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探討,其他地區還有哪些成功做法可以在這裡實施。
[教師小結]略
[課後反思]
教學預測和教學反饋
1.教學預測: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煤炭資源的開發有一定的瞭解,並且知道環境保護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2.教學反饋:基本達到預測的效果,根據板書歸納內容,強調其他自然資源和煤炭資源利用相似,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分析學習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在能源開發中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
3.課後反思:學生對本節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課堂討論也積極熱烈,有些學生甚至爭辯得相當激烈,教學效果比較好。但是,也有很多遺憾和不足,一個是明顯感到課時緊;第二個是班級人數多,不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討論;第三個是當涉及到一些敏感問題,如“礦難頻發”,“官煤勾結”等,個別學生的觀點有些過激,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的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路。
屬於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儲量豐富、分佈範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開採條件好。***大同煤田-優質動力煤,河東煤田-優質主焦煤***
②市場廣闊:我國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③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內容:①擴大煤炭開採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三條外運鐵路主幹線***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2000年以後,山西對外電力輸出增長迅速,此舉對本省的有利影響是:①緩解運輸壓力②減輕大氣汙染③提高經濟效益。
4、三條產業鏈: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
5、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採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6、環境的保護與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②調整產業結構③"三廢"的治理
***山西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關於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
***1***山西省能成為全國能源基地的條件有哪些?
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市場廣闊;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2***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山西省將要進行哪些方面的產業結構調整?
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輕紡工業、高新技產業和旅遊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
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十分優越,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②市場廣闊③位置適中,交通便利
雖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它卻尚未成為經濟強省。你認為應怎樣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為經濟強省?
①推動能源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轉變關鍵就是要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②適當壓縮原煤的生產規模和數量,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轉化,提高經濟效益;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發展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高的軌道上來,加快經濟的發展。
:
一、課標對本節的要求是“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對標準的把握須注意如下幾點:1.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山西煤炭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放置於世界和中國能源利用的大背景下,這樣可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2.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比山西省在改革開放初期同現在在能源開發上存在什麼不同?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二、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主要是通過案例分析,來探討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煤炭在我國乃至世界的能源結構中都佔重要地位,而煤炭又是非可再生資源,能源開發和資源保護是一對矛盾,山西能源基地建設既面臨機遇,又充滿了挑戰;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能從資源狀況、市場和交通條件三方面記憶和理解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的優越條件;⑵能理解我國為何要加強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設;
⑶能瞭解能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對環境的影響,理解保護環境所採取的措施。
2.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教師演示引導下,通過讀圖、比較、推理、討論辯論等學習活動,去學習知識達成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科學研究的方法與態度,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方法,特別要理性地看待山西省能源大省的地位。
1.理解山西煤炭資源的優越性和能源基地建設的重要性;
2.理解山西能源綜合利用的必要性和環境保護的迫切性。
五、教法
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結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用講授法結合討論法進行教學,加強師生雙邊活動。
六、學法
新課程標準特別突出學生的活動,包括課堂活動和課外的探究活動。應當看到,本節內容時事性、現實性都比較強,比如山西省是我國的能源大省,但為何不是工業大省,更不是經濟強省,問題何在?教材對此語焉不詳,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討論甚至是辯論,教師不要求給出現成的答案,其實本來也就沒有現成的答案。還有山西煤炭開發礦難屢屢發生,由此暴露的“官煤勾結”黑幕,更是當前媒體關注的焦點,在課堂上都可以開展討論。
七、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2.網上下載的有關山西煤炭開發的新聞資料。
八、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用2課時
第一課時 資源開發條件,引出能源基地建設
***匯入***教師:大家還記得前一段時間廣東鬧“油荒”的經歷嗎?***記得***教師提醒同學們思考“油荒”的原因,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分類 | 包括的主要能源 |
可再生能源 | 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等 |
非可再生能源 | 煤炭、石油、天然氣等 |
[展示課件]一、資源開發條件
1. 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
2. ***在這裡要多引用一些具體數字來說明***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儲量為2700億噸,按2002年生產規模4.8億噸計算,可開採560年。① 分佈廣② 煤種全③ 質量優④ 開採易
3. ***在指導學生閱讀圖3.1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中國煤炭資源分佈圖與之參照,這樣更能反映山西煤炭資源分佈的特點***
2.市場廣闊
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2002年的消費量接近15億噸標準煤,而生產量約14億噸標準煤。***對於圖3.2,可以指導學生對比和分析,我國的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這種能源結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改變,這些都為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條件。並進一步引導學生討論我國今後能源戰略的發展方向。***
3.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教師:說到能源結構,我覺得在這裡同學們應當好好思考一下我國的能源現狀,我國每年有近1億噸標準煤的能源缺口,需要花費大量外匯去購買石油,大家認真閱讀一下教材47-48頁的“我國能源供求面臨的五大挑戰”,你覺得哪一點對你的觸動最大?***課堂分組展開討論,然後學生髮言***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分別作點評。要特別注意,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市場上,要保障能源尤其是保障石油的可靠穩定的供應是相當困難的***這就是為何廣東會鬧“油荒”的原因***,因此,必須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能源發展道路。
二、能源基地建設
為了充分發揮山西省的煤炭資源優勢,從1982年起,國家加快了建設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步伐。
1.擴大煤炭開採量
2.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指導學生在圖中找出主要的鐵路運輸線:大秦線、神黃線、焦-兗-日線***
3.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
實施教材49頁活動題,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我們來討論一下,對於山西省來說,究竟是輸煤好還是輸電好?
***在討論的時候,要提醒學生注意:教材的資料從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給出了正反兩方面的說明或資料,不能簡單地肯定一種和否定另一種,正因為它們各有利弊,這兩種方式一直是並存的。***
學生閱讀教材50頁資料,有條件的播放有關“西氣東輸”和“西電東輸”的影視片。
[課堂小結]略
第二課時
***引入***教師:“正如我們上節課討論的那樣,山西省的煤炭既有直接向外省運出的,也有建設坑口電站向外輸電的,所以對煤炭是綜合利用的,在開發利用的時候,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必須重視對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引出本節課***[展示課件]
三、能源的綜合利用 教師: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省的產業結構十分單一,從“六五”時期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結合本區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圍繞能源開發,主要構建了三條產業鏈,請同學們讀圖3.7。
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使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指導學生閱讀圖3.8,讓同學們討論山西省三類工業發展變化的情況。
可以看出,採掘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在1985~1995年間有所上升,但在1995~2000年下降,且下降速度很快。原料工業始終在增加,且有越來越快的趨勢。加工工業1985~1995年間比重下降,到2000年幾乎停滯不前。這說明山西省雖然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但還是限於初級加工階段,工業發展水平還不高。山西省只是一個能源大省,並不是一個工業大省,更不是經濟強省,山西省的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參考資料***《急需調整產業結構的山西經濟》***山西日報1999年11月25日***
山西能源的綜合利用是一個正在發展完善的過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境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例如屢屢發生的礦難,以及背後隱藏的“官煤勾結”問題,這些都是目前各種媒體關注的焦點,相關的新聞報道,教師在課前應該專門蒐集一些,或者讓有條件上網的學生自己去搜集,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貼近現實生活。***
四、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術
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建立一個多品種、多層次的清潔能源體系,減少環境汙染。
2.調整產業結構
一方面,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遊業,降低重化工業的比重。
3.“三廢”的治理
其中,工業廢水的回收利用,在山西省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山西本身就缺水,在採煤和使用煤的過程中又需要大量的水,大量引用黃河水,又不可避免的造成黃河下游缺水更加嚴重。
學生閱讀54頁“山西安太堡煤礦生態環境建設”,有條件的播放有關影視片。
教師:讓學生展開討論辯論。
教材中列舉的只是山西省目前已經摸索出來的部分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探討,其他地區還有哪些成功做法可以在這裡實施。
[教師小結]略
[課後反思]
教學預測和教學反饋
1.教學預測: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煤炭資源的開發有一定的瞭解,並且知道環境保護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2.教學反饋:基本達到預測的效果,根據板書歸納內容,強調其他自然資源和煤炭資源利用相似,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分析學習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在能源開發中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
3.課後反思:學生對本節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課堂討論也積極熱烈,有些學生甚至爭辯得相當激烈,教學效果比較好。但是,也有很多遺憾和不足,一個是明顯感到課時緊;第二個是班級人數多,不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討論;第三個是當涉及到一些敏感問題,如“礦難頻發”,“官煤勾結”等,個別學生的觀點有些過激,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的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路。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知識點:
兩類能源:屬於可再生能源: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屬於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儲量豐富、分佈範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開採條件好。***大同煤田-優質動力煤,河東煤田-優質主焦煤***
②市場廣闊:我國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③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內容:①擴大煤炭開採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三條外運鐵路主幹線***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2000年以後,山西對外電力輸出增長迅速,此舉對本省的有利影響是:①緩解運輸壓力②減輕大氣汙染③提高經濟效益。
4、三條產業鏈: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
5、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採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6、環境的保護與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②調整產業結構③"三廢"的治理
***山西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關於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
***1***山西省能成為全國能源基地的條件有哪些?
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市場廣闊;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2***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山西省將要進行哪些方面的產業結構調整?
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輕紡工業、高新技產業和旅遊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
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十分優越,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②市場廣闊③位置適中,交通便利
雖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它卻尚未成為經濟強省。你認為應怎樣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為經濟強省?
①推動能源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轉變關鍵就是要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②適當壓縮原煤的生產規模和數量,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轉化,提高經濟效益;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發展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高的軌道上來,加快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