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學第十二課知識點

  實現人生的價值是政治哲學第十二課的內容,高二學生必須掌握相關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理解什麼是人的價值,掌握評價一個人價值大小的標準

  人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麼。

  2、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思考並深入體會價值觀的選擇與人的幸福之間的關係?

  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

  3、聯絡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等相關知識,明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

  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4、懂得勞動及奉獻對人生的意義

  創造價值,體驗幸福:在勞動中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促進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體驗人生幸福。

  5、思考為什麼強調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奮鬥”是不可能的。

  11、理解自我砥礪是一種人生的修煉,是抗挫折,抵誘惑的能力

  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能力。

  高二政治哲學知識點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係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就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係。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普遍性寓於***存在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場合是相互轉化。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把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這一原理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辯證關係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反對均衡論和一點論

  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辯證關係原理

  在每一矛盾的兩個方面中處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被支配地位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反對均衡論和一點論。

  高二政治哲學必背知識點

  辯證的否定觀

  ①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②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辯證的否定是聯絡的環節。③辯證的否定,既肯定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我們不僅要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還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原理:

  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的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具有創新意識,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於突破成規舊說,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於提出新問題,敢於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各種各樣的社會意識歸根到底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從根本上說,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但它有時會落後於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於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落後的社 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