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學第四單元知識點總結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哲學這一模組是難點內容,學生在學習到第四單元時有哪些知識點需要掌握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政治哲學第四單元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政治哲學第四單元知識點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3***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2、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決定著社會的性質與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更替。

  ***1***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

  ***2***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社會發展規律的發現,使人類關於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

  解析: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係的變革***,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當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表明生產關係一定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上層建築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

  當上層建築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當它為落後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表明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又一基本規律。

  3、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

  ①在階級社會裡,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鬥爭實現的。階級鬥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②在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

  但這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過社會主義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原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②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勞動群眾還直接創造了精神財富***;

  ③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2***方法論: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①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②群眾觀點: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③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併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5、價值與人生價值

  ***1***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2***人生價值:

  ①人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

  ***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需要依靠社會創造的財富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因此每個人理當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滿足他人。一個人付出了心血和勞動,滿足了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從而實現了對自我的滿足。***

  ②人生的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

  ③評價一個人的價值,主要是看他的貢獻。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在今天,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麼。

  6、價值觀與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1***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2***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

  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方面,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價值觀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

  另一方面,價值觀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在生活中,我們都要面對如何選擇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的問題,選擇正確,我們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選擇錯誤,我們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遭到失敗。

  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價值觀不同,人們努力的方向、行為的態度、方式和結果也就不同。 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人們在面對公義和私利、生與死的衝突時作出的不同選擇。

  不同的幸福觀、家庭觀和戀愛觀,也決定著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的基本態度、思維方式和行動結果。

  總之,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嚮導,是我們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航標。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我們應該樹立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注意】價值觀有正確和錯誤、先進與落後之分。不同的價值觀有不同的導向作用。①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錯誤的、非科學的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消極的阻礙作用。

  ②正確的價值觀能指導人們積極、健康地生活,引領人邁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錯誤的價值觀則會使人誤入歧途,讓人容易滑向個人主義的泥沼,容易與平庸和苟且為伍。

  7、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徵和主體性特徵。因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必須

  ***1***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2***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最高的價值追求。

  8、如何真正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社會利益的關係***

  ***1***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

  ***2***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

  ***3***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衝突時,要善於從不同角度考慮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

  ***4***當個人利益與社會、集體和他人利益沒有發生衝突時,要把個人、集體和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

  【解析】

  ***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徵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於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於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

  ***2***不同的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各不相同***主體性***。

  ①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

  ②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

  ③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9、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勞動中,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創造價值。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於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人生價值的實現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③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10、個人與社會相統一原理

  ***1***原理:社會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社會發展也離不開個人發展。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2***方法論: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的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即既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條件,同時又要為社會的進步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

  11、理想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1***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也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強大動力。一個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堅定正確的方向,就能夠把個人的前途和國家的命運、人類的幸福結合起來,從而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在當代,只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追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才能創造自己永恆的價值,才能鑄就無愧於時代的輝煌。

  高中政治哲學第四單元考點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可以比較物質與意識、實踐與認識辨證關係的原理加以理解***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2、理解推動社會運動、變化、發展的兩對基本矛盾,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

  3、比較並理解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不同表現及解決方式階級社會:

  主要通過階級鬥爭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只能通過改革解決。

  ※4、瞭解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人民群眾

  ※5、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

  群眾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想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高中政治學習方法

  準確理解基本概念

  現在的高考政治試題,更加註重學科能力的培養,著重加強思維能力的考查。於是在部分師生中產生了一種誤解,以為基礎知識不重要了。其實,知識和能力兩者是統一的,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忽視基本知識片面強調能力,能力將成為一座沙丘之塔。相對於高一年《經濟常識》來說,高二年《哲學常識》的概念、原理更加抽象,不易理解,對這些概念、原理要特別注意記憶、比較、理解,如第一課中的物質和意識,客觀實在和客觀存在,主觀和客觀等概念,如第三課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原理,對這些易混的概念、原理都要認真比較、理解和記憶、知識掌握要準確,回答問題時要符合要求,有些關鍵字、詞要與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隨意搞錯,如物質概念中的"客觀存在",規律概念中的"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絡"等。如果學生能準確把握,考試時就能避免很多失誤。

  迴圈複習,多做練習

  政治和歷史、地理一樣都是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科。根據記憶遺忘規律,學生除了課前預習,認真聽講之外,課後還要懂得迴圈複習。可把教材分為幾個階段或部分,在與教師同步學習到一定階段後,又適時地回到第一階段按照自己的計劃複習。迴圈複習有利於記憶,做到事半功倍。多做練習,規範答題。回答政治主觀題要做到分點、分段,條理清楚,規範學科用語,原理同材料相結合。為此,學生除了認真聽講、記憶理解外,還要多做練習,正所謂熟能生巧,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理論聯絡實際

  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正確處理好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這是政治課的內在要求,也是政治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原則。因此,學習《哲學常識》,應該把抽象的哲學原理同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做的話,既能進一步深刻理解哲學原理,又能運用原理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提高考試分析能力。如國家的巨集觀調控問題一直是高考的熱點問題,哲學常識的物質決定意識原理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聯絡的觀點看問題;量變和質變的關係等原理都可以加以結合。教學實踐證明,若能將熱點問題賀教材原理巧妙對接賀正確運用,就能使學生學有所長,適應高考的要求,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