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談政治學習方法

  高考政治學科有這樣的特點:題目在書外,觀點在書內。也就是說,高考政治想通過背書來應付,不大可能,因為考試中的題目的背景材料是隨處可取的,千變萬化。高中政治也與初中很不一樣。初中政治,基本上知識點熟悉了,考試就能應付。而高中政治,雖然也有背的成分,但是靈活運用的成分變多。大部分題都是要求運用課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時事

  

  首先,認真聽老師講課是學好高中政治的基礎和前提。高中政治的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常識。學習這些內容,如果不能夠很透徹地理解,那麼你的學習將會很吃力---“看不懂、背不進、容易忘”。因此,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在認真聽老師講課的同時,還要積極思考。

  第三,課後及時複習。哪怕是簡單過一遍書和筆記。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你學習的效率。

  對於政治主觀題的解答,前提是熟悉課本。把課本吃透!即背!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是必須和必要的。然後,就要通過做練習,即把所背的內容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鞏固所背內容。

  這是基本方法。在實際操作中,我做如下建議:解答主觀題時審題很重要。試想,問題都沒有弄明白,如何解答?審題的目的就是清晰題目的指向。即問題要求你回答的是什麼和要求你怎樣回答。比如這樣一道問題:結合以上材料,運用經濟常識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審出3個要點:1、“運用經濟常識觀點、概念”。題目要求用這部分知識回答,就要從這部分的內容中尋找答案。而不能用哲學觀點或者政治常識觀點,或者其它。2、“結合以上材料”。題目要求要結合材料,你就不能夠脫離材料或者只答觀點,而不和材料結合。3、“分析”。題目要求分析,你就不僅要答出所體現的經濟學觀點,還要分析“為什麼”以及“如何做”。

  要做到這些,就要求你必須熟悉課本。“熟悉課本”就是要清晰課本的塊狀結構,從而找出各塊內容間的聯絡。要做到這點,就要求你必須背熟課本的內容。要高效率地背誦,就要在理解地基礎上記憶。要準確而深刻地理解,認真聽老師講課和積極思考是基本方法。

  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有些同學說,老師上課講到的概念和原理雖然聽懂了,筆記也記了,但總是記不住學過的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是對同類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概括和總結,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記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只靠死記硬背,不僅記起來困難,而且只能形成短時記憶,不能形成長久記憶。大家知道學習知識懂是基礎,記是手段,用是目的。在真正弄懂的基礎上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須做到:

  ***1***運用記憶技巧:

  例如,將關鍵詞提煉出來著重記憶,最後將其他詞彙補充完整形成完整記憶。如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的關鍵詞是:調節……分配,刺激……提高,促使……分化。

  又如聯想記憶,做好知識的遷移,知識是有連帶性的,很多時候,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是對以往所學知識的新視角、新層面的認識,這時我們不必重新記憶,只需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加以補充加工即可。如市場、市場經濟的作用。

  再如協同記憶,多種感官聯動,耳聽,眼看,手寫,口唸,效果可能好些。

  記憶的方法很多,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和總結適合自己的記憶方式方法。

  ***2***要做到及時複習和定時複習。遺忘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時間與遺忘的數量成正比,因此對待遺忘最好的良藥就是及時複習,趁熱打鐵;定時複習,鞏固記憶;經過多次複習後,知識即可成為長久記憶。

  ***3***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說常用,隨時隨地運用我們所學知識說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價值規律說明鋼材價格的升降。改變學習形式可以使學習更有效率,而且語言要規範、運用政治術語要準確。

  ***4***正確區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首先要仔細比較這些知識點的異同,找出它們相同和相異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放在一起掌握,第二,找出區分的關鍵詞;整理出比較表,使異同一目瞭然。第三,把這些知識點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體會.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價格,只有研究價格的背後時我們才用價值。總之要比較異同,整理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