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正的學習態度格言警句

  都說態度決定成敗,一個人的學習態度會直接影響各自的學習水平,既然學習態度那麼重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傳不習乎?---《學而》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學問對人們要求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 ---巴甫洛夫

  6.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7.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如何端正的學習態度格言警句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3。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5。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6。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8。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9。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遊,樂宴樂,損矣。——孔子

  10。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11。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12。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1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15。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

  16。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17。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18。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19。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20。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關於古人端正的學習態度格言警句

  21。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2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2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24。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25。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7。苛政猛於虎。——《禮記》

  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29。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30。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32。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35。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3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37。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3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39。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陸游

  40。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