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活動題答案
高一學生在學習地理必修二內容時,課本的活動題是最有訓練意義的,不能忽略這些好題。下面小編為您帶來高一地理必修二活動題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單元
活動***第3頁***
1、 第一年人口增加4000人。10年後,總人口數約為200000×***1+2%***10=243799人,一年人口增加4145人***243799*1.7%***。
2、 人口增長數量受人的自然增長率高低和人口基數大學的共同影響。例如,我國目前肅然人口自然增長率不高,呈下降趨勢,但每年增加的人口數量依然相當龐大***超過1000萬***。
活動***第7頁***
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
主要因素 |
從原始型轉變為傳統型 |
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 |
從傳統型轉變為現代型 |
生產力水平、社會福利、文化觀念、國家政策、自然環境 |
第二節
活動***第11頁***
1、 促使美國成為一個移民國家的主要因素有:宗教;國土遼闊、自然環境與資源條件較優越;人口數量較少、人口密度低;經濟發達、個人需求等。
2、 導致美國人口在本土範圍內頻繁遷移的主要因素有:站長、自然災害、工業化和城市的發展、新資源地的開發、新工業區的建立、環境質量的改善等。
3、 美國太平洋沿岸地區、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有大量新興工業和新資源而成為“陽光地帶”,吸引了大批移民。
第三節
活動***第14頁***
我國資源種類和總量豐富,但人均數量少,相對資源數量有限。
資源的利用水平開發技術較低,資源破壞和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加重了我國資源數量的有限性。
雖然我國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較低,但由於基數巨大***2008年達13.4億***,每年淨增人口數量依然龐大***超過1000萬***。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人口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已經相當嚴重,因此我國仍然需要繼續實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
:第二單元
活動***第21頁***
1、 ①商業中心記者分佈在尖沙咀和中環,香港的中心地帶。商業區的外圍主要是混合土地利用帶。
②高階住宅區和工業區的分佈是相離的。
③略。
2、 略。
活動***第24頁***
方案二較為合理。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四周被工業用地包圍。這種城市地域結構容易產生居住密度較大,居住環境不易改變,條件差;職工在上下班時交通擁擠;其次我國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居住用地四周被工業用地包圍,工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等汙染物會對位於城市中心的居住用地產生影響和汙染等。方案二分散了居住用地,降低了居住密度,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較好;分散居住可以緩解交通壓力;外圍的居住用地可以在與工業之間建立衛生防護帶,減輕工業用地給居住用地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等。
第二節
活動***第25頁***
|
棗強鎮 |
衡水市 |
石家莊市 |
尋求的服務功能 |
(1) |
(2) |
(3) |
依據表2.1,可以知道棗強鎮非農人口有11萬人,為小鎮,他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多是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對於棗強鎮附近的居民來說,距離近,前往該地的頻率大;衡水市人口有29萬人,為中等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較多,級別提高,多是人們生活所需的耐用品、較高的服務,對於棗強鎮附近的居民來說,距離較遠,前往該地的頻率較少;石家莊市人口有231萬人,為大城市,它提供的服務種類豐富、級別較高,對於棗強鎮附近的居民來說,距離遠,前往該地的頻率更少。
活動***第30頁***略。
第三節
活動***34頁***
城市化階段 |
水平 |
發展速度 |
地域擴充套件趨勢 |
常見問題 |
初級階段 |
25%-30%以下,低 |
緩慢 |
緩慢 |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雜佈置,功能區分異不明確 |
中期階段 |
30%-70%,較高 |
迅速 |
快 |
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住房緊張等 |
後期階段 |
70%以上,高 |
緩慢 |
繼續增大 |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 |
活動***第35頁***
1、 發達國家城市化開始時間早,如英國於1800年、美國於1825年前後開始城市化。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開始時間晚,如巴西於1940年、印度於1910年前後開始城市化。
2、 目前英國、美國、巴西處於城市化的後期階段,印度處於城市化的初期階段。
3、 近20年來,英國、美國、印度城市化的發展速度較慢,巴西城市化的發展速度較快。
4、 未來英國、美國、巴西城市化發展趨於緩慢,印度城市化發展可能加快。
5、 發達國家城市化開始時間早,現在處於城市化的後期階段,城市化發展速度變緩;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開始時間晚,現處於城市化的初級階段,城市化發展速度較快。
活動***第37頁***
1、 略
2、 城市化給地理環境帶來的壓力有:總體的環境質量呈下降趨勢;生物棲息地減少,影響生物多樣性;地表和地面環境的改變,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水量及其運動發生改變;地表和地面環境的改變,使得區域性的氣候條件發生改變。由於城市排放的廢棄物數量大,自然環境的分解能力有限,導致環境汙染問題嚴重等。過快的城市化還帶來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醫療和教育壓力大等問題。
3、 合理規劃城市;使城市化程序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提高城市綠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綠化意識;分散大城市職能。
活動***第38頁***
A模式優點是可以淨化從郊區流入城市的空氣;缺點是無法降低城市熱島效應,城市中心汙染物不易稀釋,尤其是遇到大氣穩定少動時更是如此。
B模式優點是在A模式基礎上,綠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城市點熱島效應。缺點是城市中心地區其他用地面積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綠地在調節、淨化環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C模式優點是在B模式基礎上,綠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網狀,進一步減少了城市熱島效應。而且由於綠地從城市邊緣延伸到中心地區,使空氣流動較通暢,有利於降低城市的大氣汙染。缺點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區,土地利用率降低。
:第三單元
活動***第43頁***
1、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正好滿足水稻好暖喜溼;地中海氣候熱量充足,但高溫期降水少,如果沒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補充,不利於水稻的生長。
2、 江西的千煙洲是丘陵山區,屬於我國的溼潤地區,降水量大。丘陵上去耕作很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因此適宜發展林業和人工草場。坡度小的緩坡和地勢更為平坦的谷地,土層較厚,不易發生水土流失,適宜發展耕作業。地勢更為低窪的地區,容易積水,出現洪澇災害,因此因地制宜發展魚塘養魚業。地形條件是這裡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響因素。
3、 一般來說,受市場價格的影響,同樣的土地,種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園藝花卉產品,農民受益是逐漸遞增的。同時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東南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鮮花消費逐漸興起。同時東南沿海地區緊鄰港澳臺地區,便於出口,市場需求量大。該地區農業生產的變化除了受市場的價格、需求變化影響外,改革開放的政策也是一個重要要因素。
***活動***第44頁***
1、***1***隨著歐洲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時鮮業的市場條件。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為地中海地區時鮮業實現區域專業化提供了必要條件,加強了生產地與市場的聯絡。通過技術投入改善了該地區降水季節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於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
***2***市場和交通運輸因素、自然災害對該地區時鮮業區位選擇的影響越來越大。與法國比,西班牙具有勞動力費用低、低溫冷害少的優勢;法國時鮮業具有歷史悠久、技術水平高、近消費市場的優勢。兩國可以優勢互補,利用氣候的季節差異分別佔領不同季節的市場,西班牙以中低檔產品為主,法國以中高階產品為主。
2、略。
活動***第46頁***
1、 略。
2、
自然 |
氣候溫溼、土地肥沃 |
社會 |
小麥—牧羊區的形成有悠久的歷史、鼓勵政策、交通便利 |
經濟 |
耕作業以實現商業化 |
科技 |
機械化水平很高 |
3、 略。
第二節
活動***第48頁***略
賭徒思考***第49頁***
自左向右,自上到下:
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等
農業科學技術先進 機械化水平高
產量高 生產率高 地廣人稀
商品率高 糧食需求少 生活習慣
市場廣闊 交通運輸便利
活動***第50頁***
1、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2、
|
農作物品種 |
生產目的 |
經營方式 |
氣候條件 |
季風水田農業 |
水稻 |
自給農業 |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 |
季風氣候 |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 |
小麥、玉米 |
商品農業 |
家庭經營、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
溫帶大陸性氣候 |
產生這兩種農業地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條件和氣候因素。氣候條件不同,兩種農業地域所生產的農產品品種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勞動力條件直接影響到生產的經營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第三節
活動***第52頁***
1、 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質優良;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廉,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進了牧場的商品經營。
2、 經營方式:集約農業、生產規模大
商品化、專業化水平高;經濟效率高;重視科技應用,例如培育良種牛、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闢水源、種植飼料、劃區輪牧等。
3、 我國內蒙古、新疆地區地廣人稀、草場質量好,如果能夠加強科技應用,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完全可以採用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活動***第52-53頁***
1、 西歐氣候溫涼、潮溼,多雨多霧,日照少,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這種氣候條件不利於糧食作物的生長,適宜發展奶牛飼養業,形成了歐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熱量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隨著經濟發展,歐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類消費需求大。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製品不耐貯藏,乳畜業就更需要近市場分佈。
2、 西歐乳畜業商品率、機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邊以生產牛奶為主,離城市較遠的地區以生產乳製品為主。
3、 與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相比,西歐的乳畜業接近市場。氣候條件不同,草場質量不同歐洲以奶牛為主,潘帕斯草原大牧場則以肉牛為主。後者遠離市場,對交通條件依賴較大。
:第四單元
活動***第60頁***
1、 鞍鋼選擇近動力和原料產地,對自然因素依賴大;寶鋼接近消費市場,受交通運輸條件影響大。
2、 交通運輸技術進步,巨型礦石運輸船的出現,使得原料運輸費用在生產成本中所佔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國外廉價的原料,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3、 自左向右,自上到下:
科學技術的進步
交通條件改善和運輸能了提高 對懂了和原料地依賴減弱,縮短了生產地和消費地之間的距離,區位選擇更靈活
工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提高 促進生產規模擴大,工業集聚;對勞動力數量需求減少、素質要求提高
工業生產對資訊的依賴程度提高 對市場依賴加強
第二節
活動***第63頁***
1、 惠州影響整機生產廠與周圍音響零件專業生產廠集聚屬於專業化的工業聯絡。
2、 可以加強各企業間的資訊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也能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進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
3、 距離遞減規律,距離惠州音響整機組裝廠越近的地區零件來源所佔比例越高。
第三節
活動***第67頁***
1、 豐富、優質的煤炭資源,與鐵礦石地距離近,便捷的水陸運輸條件,廣闊的市場。
2、 衰落的主要原因有:
***1*** 煤炭開採成本增加,新的能源替代品的出現,煤炭作為能源的地位下降。
***2*** 世界性鋼鐵過剩。
***3*** 新科技革命的衝擊。
***4*** 環境汙染、交通擁堵等問題加劇。
***5*** 產業結構單一。
3、***1***煤、鐵、石油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場。
***2***資源條件是遼中南工業區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與德國魯爾區相比,兩個重工業區煤炭資源、交通、市場條件都很優越,但是魯爾區內鐵礦資源不豐富。
活動***第70頁***
1、 相同之處:大批廉價勞動力、企業規模小、以輕工業為主、企業生產高度專業化、資本集中程度低。
2、 不同之處: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義大利工業小區不同企業密切聯絡、協作,共同形成巨大企業集團;而溫州雖是生產同種產品,但聯絡、協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業競爭的局面,規模效應大減。
義大利新工業區:銀行信貸體系發達、社會服務機構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運輸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援等。
溫州鄉鎮企業:商品手工業發展歷史悠久;海運條件便利;山區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緊張等。
3、 加強技術投入、企業之間聯絡和協作,杜絕惡性競爭,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生產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等。
活動***第72頁***
1、 相同點:兩個工業區都是在第二世界大戰後,在交通便利、沒有傳統工業區優勢的地區,形成的工業地域,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不同點列表如下:
對比專案 |
美國“矽谷” |
義大利新工業區 |
生產結構 |
高技術產品 |
輕工業產品為主 |
生產特點 |
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週期短;研究開發費用高 |
生產過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資本集中低 |
分佈特點 |
高等院校周圍、環境優美的地區 |
分散在小城鎮甚至農村 |
勞動力技術條件 |
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直射和技能 |
廉價勞動力 |
政府因素 |
軍事訂貨 |
政府大力支援 |
2、***1***與美國“矽谷”相同的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形成也緊鄰高校和科研院所,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援,交通便利。不同的是中關村科技園的研發費用投入不足、科技創新不夠,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很少,尚未形成發達的專業化分工配套體系,市場化制度和法規不夠完善和健全。
***2***中關村高科技園區發展優勢是擁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離市區近,環境質量較差,交通擁堵,用地緊張、地價高;研發費用投入不足科技創新不夠,擁有自主知識產品很少等。
:第六單元
活動***第92頁***
1、 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已超過自然界自我調節能力,成為影響自然環境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自然環境正以人類未能預知方式發生著變化。圖中隱藏的環境問題可囊有礦山開採地區的土地資源、植被破壞,開採出來的廢礦石堆積對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會造成汙染。修水壩對整個河流來說,改變了河流的水文特徵;對生活在河水中的生物來說,阻斷了它們的生存空間,影響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對水壩上游,地下水水位抬高,庫區水位提高容易引起滑坡等,對水壩下游,減少河流流量,泥沙淤積減少,河流入海口地區容易發生海水倒灌、侵蝕海岸,地下水質變差等。城市是人類改造自然環境最劇烈的地方,現代都市的問題首先是環境汙染***包括大氣汙染、水汙染、噪聲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等***,其次是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等。眾多的城市環境對整個自然環境變化起什麼作業,目前未知。
2、 ***1***圖6.5反映的是農業生產,圖6.6反映的是工業生產。
***2***圖6.5的農業生產將土地開墾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態問破壞問題,但它作用範圍小,若干年後自然景觀還有可能恢復。圖6.6發張大規模、集約化的工業生產,不僅造成生態破壞,還會造成環境汙染。而且破壞面積大,程度深,被破壞的環境短期內是很難恢復的。
***3***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答案。例如,水稻種植中因大水漫灌導致土地鹽鹼化,山區過度放牧導致草地退化,採挖甘草、髮菜、牧羊山羊導致沙化面積不斷擴大。
活動***第97頁***
1、 略。
2、 有必要。人類在森林區內修築公路,已經侵佔和破壞了蛇的生存環境,如果再不對蛇的遷移進行保護,蛇數量的減少以致滅絕不可避免。這種做法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則。
3、 ***1***正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
***2***不正確,對可再生資源課充分利用,對非可再生資源要節約、綜合利用。
***3***不正確,可以砍,但要砍、育結合才能持續發展。
***4***正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則。
***5***正確。
***6***正確,保護野生自然區域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和持續性原則。
***7***正確。用可持續發展系統來解釋,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條件,環境屬於生態系統,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只有二者協調發展,才能達到社會可持續額發展的目的。
第二節
活動***第100頁***
我國資源相對貧乏,大多數地區環境脆弱,如果將資源、環境問題放在一邊,有可能等不到經濟發展到實力雄厚階段,環境已變得無法讓人們繼續生存下去;或者經濟發展到實力雄厚階段,環境問題的支力已不是經濟實力所能解決的問題了。
我國目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科技水平實行發達國家現行的高投資、高技術解決問題的模式。
活動***第104頁***
圖6.16所舉的個人行為對建設一個可持續的社會有意義。
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的有益於可持續發展的行動有: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不隨地亂扔廢棄物,隨手將廢棄物分類放置;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用水;重複、多次用水;夏季減少空調的使用,提高空調溫度的設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