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卷面分析

  在高一地理考試結束之後,對試卷進行一個分析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一、試卷總體情況分析

  從試卷得分情況看,得分率高的試題大多都是設問簡單,牽涉的知識點單一的問題,屬於常規性的試題***如第1,3,6,8,10,15,16,19題等***,得分率低的試題大多屬於理解及運用性的知識,或者選項很有欺騙性,或是屬於讀圖題***如7,9,41題***,要求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讀圖能力,一方面要能認識圖中所指視的地方和課本中哪的地圖一樣,另一方面能將解題所需要的資訊從所給的圖當中提煉出來。或是屬於閱讀分析的試題***如42題***,要求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地理思維分析過程和知識面才能正確解答。從試卷當中看出的學生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 基礎知識記憶欠缺,對所學知識遺忘多,比如31,38,41的***2******3***題。

  2、審題不認真,比如43題***1***中字母G已經填上了,但是學生還是有在空格中填上,還有***3***中減少煤炭使用量寫成“減少煤碳使用”;42題***2***中自然災害填“地震,滑坡,泥石流”,就是沒有去看圖16,不知道這條鐵路修在哪裡的,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和課本上我們學過的南昆鐵路差不多。

  3、 對需要轉轉彎子的題目感到害怕,自我暗示這種題沒做過自己不會做,放棄了。比如4,9兩題,判讀河流的支流上課沒學過,所以胡亂選一個。

  4、 平常做過的題目,甚至是考前複習例題,在這次試卷中仍然錯誤。比如12,13,17,23題,在期末複習時複習資料上有幾乎沒有差別的典型例題,而且上課還鍛鍊學生自己完成,結果很多學生上課時期怎麼錯的,這次考試還是怎麼的錯,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

  5、 在答大題目的時候,學生思路混亂,想到什麼就答什麼,沒有條理,答案往往寫了很多但是都沒有答到要點上。

  錯因分析:

  第4題錯誤原因分析:不知道哈沙克斯坦在中國的什麼方位,學生對於時事政治了解度太少。

  第7題錯誤原因分析:一方面前面知識遺忘了,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選擇B,他們認為由鄉鎮環繞的城市等級要低於沒有鄉鎮環繞的城市,具體他們如何會這樣認為的,要到講解習題時詢問他們。但主要責任在我們,期末複習時主要集中在了期中考試之後的內容,之前的內容而忽略了。

  第9題錯誤原因分析:大多學生選擇B,認為乙丙是支流,其實結合課本知識山區商業網點密度低於平原地區,拿出商業網點密度大,那裡就是平原,就是下游了。

  第12,13,17,23,31題錯誤原因分析:上課聽講效率太差,複習課上的有基本一樣的典型例題,結果複習時怎麼錯的,現在還是怎麼錯,學生對於講解過的題沒有去回顧,去吃透,而是聽了一遍就算了。

  第14題錯誤原因分析:解題習慣太差,明明在背景資料上就有答案,但選擇答案的時候卻並沒有認真的審題,直接去做題了。

  第24題錯誤原因分析:學生並沒有真正的搞清楚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內涵——生態持續,社會持續,經濟持續到底什麼意思,都把預防和治理汙染當成社會持續發展的內容了,這主要在上新課的時候沒有把這一點突出,認為學生應該很容易判斷經濟,社會,生態各自的區別。

  第25題錯誤原因分析:沒有正確領略圖所示意的環境問題,甲圖學生不容易判斷,但是乙圖很明顯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另一方面就是不太清楚什麼是“地球一小時活動”,學生對實事瞭解的太少。

  第28題錯誤原因分析:之所以會錯很多,一方面上課這不是重點,只是略微提到了,另一方面沒有認真去用排除法解題,而是看到A選項中煤炭在圖中的正中心,在聯想到默寫中的魯爾區以前以煤炭工業為核心,立刻就選了A,而忽視了A圖中煤炭工業不能直接提供服務給機械工業,必須經過鋼鐵工業和電力工業的過渡才可以。

  第38,39,40題錯誤原因分析:對基礎只是掌握不夠牢固,這是複習當中默寫過的,結果還是錯了,學生的默寫還要更加嚴格和頻繁讀錯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第34題錯誤原因分析:學生認為現在發達國家把汙染嚴重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來,那麼毫無疑問工業也就越來越集中在發展中國家了。但是往深處想想,發達國家可能把那種技術水平高,利益大的企業轉移嗎?肯定不會,另外一個國家的實力發展最主要還是在於實體經濟當中的工業實力。

  第41題錯誤原因分析:學生不認識世界地圖上的所指示國家,也忘記前面學習過的知識了,將大牧場放牧業和商品穀物農業相互混淆,②農業地域型別的生產特點的知識忘記了。

  第42題錯誤原因分析:這一題中的***3***是試卷中最難的,因為它的答案和我們上課講解南昆鐵路的意義不太一樣,所以失分很多,填寫到了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有利於國防建設,但是沒有分數。

  第43題錯誤原因分析:主要錯在***4***“停止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策略上,一方面填寫的比較散亂,沒有點到要點上,另一方面沒有審題清楚,它要求填寫停止“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措施,學生填寫的“植樹造林”“不亂砍濫伐”是用來吸收溫室氣體的,和要求不符合。

  二、今後教學中的改進措施

  從學生答題暴露出的問題反映了教學薄弱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予以特別重視:

  1、把握課程標準,明確教學方向。地理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準繩,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只有認真解讀課程標準才能準確地把握教學方向,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2、立足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地理作為小學科不可能如同語數外一樣佔有很多時間,我們唯一能抓在手裡的只有少數的幾節課,所以除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別無他法。高一學生剛進入高一時,認為地理是一門副科,他們並不重視,到第二學期又面臨今後的選課分班,對於不選地理的學生來說他們認為考好考差對他們根本無所謂了,考好也是替老師考的,再加上感覺地理很簡單,背的東西少,又不如理科那麼麻煩的計算,高二小高考肯定能過,思想上更加的不重視。在平常的教學中要糾正這種錯誤思想,告訴他們很多人小高考是沒有通過的,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一方面,上課多提問學生,多鼓勵他們,提高他們的興趣,找出他們的閃光點,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每節課都要留有時間幫助學生加強記憶,以鞏固教學效果。

  3、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地理學習中缺少地圖簡直不可想象,各種地圖和圖表包含各種各樣的資訊,在平時教學中把具體地理事物落實到地圖上,更直觀,更形象,訓練一段時間之後,反過來讓學生把一些經典的圖例轉述成文字,通過長期的鍛鍊,相信學生在遇到讀圖題就不會再束手無策了。

  4、加強學生解題規範的指導。第一,改變學生一拿到練習救急哄哄去做題的習慣***為了儘量早完成作業***,先給十道選擇題,正確率6道以上的家作少做一道大題目,通過這種種措施規範他們的答題習慣——先審題,再劃出關鍵詞,不遺漏細節,再去解答。等學生形成這種做題的良好習慣之後,接下來我們才開始規範學生的答題步驟,往往出現什麼答案都往答題捲上亂寫一氣,我們應該讓學生像寫作文一樣,在草稿子上先寫做題思路大綱,再將想到的答案填充進去,然後將相似的答案合併,明顯錯誤的刪掉,組合之後填在答題卡上。

  5、關心學生,加強情感交流。可以和他們經常聊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不論籃球,韓國明星等等,你會發現很多學生可能你連他們名字都叫不出來,但是他們都非常喜歡和老師交談,他們心裡其實也很苦悶,感覺讀書沒意思,娛樂時間太少,學習的知識沒有用武之地,經常和學生真誠交流,互相溝通,既有利於緩解學生內心壓力,也能及時排除師生之間的誤會。讓學生對學習,對自己,對父母,對學校,對未來充滿希望。

  ***二***

  本次高一地理試題我拿到卷子後的第一印象這套題出得可不簡單,很多內容雖然都是最基本的知識點,但是出題人都給予了變形,設定了一些或明或暗的陷阱。在改卷的過程當中,學生的答題情況印證了我的這一看法。很多我們覺得已經講過,而且重點強調過的知識點,學生答得並不理想。有的孩子甚至整個大題只得到一兩分,這讓我有點難以接受。下面就此情況簡單分析如下:

  首先:我覺得高一必修一的內容尤其是前兩單元的內容太難了,而我們的課程又相對較少。在跟,小胡,老房,吳老師,他們幾個交流的時候就瞭解到,他們光講課的時間就不太夠,更甭提給學生評講作業了。我相信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知識點都聽懂了,但是這部分內容就像數學一樣,需要多練,才能把真本領學到手。所以因為時間問題,學生這部分的內容掌握的並不是特別紮實。另外,因為課程安排得比較緊,所以期中考試之前並沒有多少複習時間,我記得他們只有兩節課的複習時間,很難複習什麼內容。所以在這次考試當中表現出來就是很多第一單元的東西,學生答普遍不理想。

  其次:剛剛到高中,很多學生對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地理上剛剛一上來,就是最難的地球運動部分,很多學生一上來就有點懵,而我們的課時又相對較少,所以很多東西都沒有時間深入得去講。學生在初中時也根本不會意識到地理能這麼難,在意識上還是把地理歸為背記得文科,其實,高一的地理完全是理科。學生在認識上的偏差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包括有些學生的學習地理的信心都已經基本上喪失。

  第三:很多學生有馬虎大意的毛病,比如綜合題的第31題,初始卷並沒有標陰影部分。廣播裡補充了新的陰影后,很多學生做的答案剛好和正確答案相反,肯定是把陰影部分標錯了。綜合題第二題讓學生標氣壓帶和風帶的名字,我剛拿到這張卷子的時候覺得這個題簡單,學生應該答得不錯,可是改卷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寫得氣壓帶和風帶的名字五花八門,八仙過海。像這種術語是必須要準確填寫的,可見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並沒有特別認真,沒有把握住地理學科的脈。綜合題34題第2小題前面有三個字“半年後”,東亞和南亞各地刮什麼風;很多學生都只看地圖,而沒有看到這三個字,結果填寫的答案大都和準確答案剛好相反。

  高一地理很難,而且知識點比較繁複。但是這一部分恰恰又是我們以後其他部分地理的基礎,所以就算是難也必修加強。學生的問題很多,我們得慢慢地培養他們各方各面地理的能力,我們還需更加努力。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