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識點總結

  地理的學習,要把枯燥的資料換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記憶。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迴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二***

  ***1***組成岩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矽、鋁、鐵結合

  礦物:主要的造岩礦物有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

  積聚 岩漿岩***花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積岩: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變質岩:大理岩,板岩

  ***2***地殼物質的迴圈

  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又到新的岩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迴圈

  ***三***

  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週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的移動

  ***四***

  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

  ***1***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地震、火山爆發、地殼運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殼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

  地殼運動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兩者的關係

  水平運動 形成褶皺山系,如裂谷和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垂直運動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陸變遷

  ***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①全球岩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

  ②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

  ③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地帶,常形成山脈,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4***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①地質構造的概念: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變形變位

  ②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五***

  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檢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每1°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