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會詩歌中的情感
體會詩歌教學中的情感
詩歌是文學的驕子,詩歌教學是最好的文學教育手段之一。詩歌是情感的形式,作為文學教育的詩歌教學有什麼特點呢?我想,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一種情感體悟。
學習詩歌,首先要有情感體悟:春風是怎樣吹開百花?燕子是怎樣痴戀著綠楊?詩歌渲染、張揚詩人真誠、自然的情感世界來呈現自己生命的意義。因此學詩要先有情感體悟。那麼在詩歌教學中怎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進行情感體悟呢?
情感體悟的途徑之一是:誦讀悟情。吟誦把文字的美與學生領悟的美融合到一起,因為接受者與詩人之間一旦產生心靈對話,就會產生強烈的共鳴。以吟誦方式表現的誦讀注重涵泳、體悟、意會,這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延續了幾千年,培養了大批學子。詩歌教學尤其要注重吟誦,略去相對次要的視覺形式——實際上我們許多學生是通過聽朗誦而獲得最初經驗的強烈快感的。不難看出,詩的感性形式主要在於聲音的組合模式。適當的吟誦不僅迫使學生把注意力傾注在詩的音樂效果和意義之上,而且有助於學生的最初的理解。
情感體悟的途徑之二是:意境把握。所謂意境,就是客觀物象同詩人主觀感情高度融合的結晶和語言呈現。詩歌是語言的藝術,但偉大詩人總是能超越文字的羈絆,在詩歌中把語言文字幻化成直觀的視覺的美。
情感體悟的途徑之三是:悟理。在重視情感教育時,許多論者忽略了理性因素。藝術的情感用黑格爾的話來說就是一種“情致”、“合理的情緒”。裡面有情感有思想,情感與思想實現了合一。熱情永遠是人的心靈裡為思想點燃起來的激情,並永遠向思想追求。劉勰說:“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的確,文學的情感不是人的天生的慾望,是經過理性梳理過滲透過的那樣一種情感。它是具體的,感性的,動人的,同時又有深刻的蘊含。詩歌情感教學中一定要有理性認識,悟理是很重要的情感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