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高中必修二複習提綱

  高一的同學們已經學習完了歷史的第四五單元,那麼在單元測試之前,大家應該怎樣做好複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1. 服飾 ***1***中山裝與旗袍是近現代民族服飾。

  ***2***近代,中國男子的流行服飾有長袍馬褂、西裝、中山裝。

  ***3***階段

  第一個階段:鴉片戰爭後到新中國的建立。這一階段的階段特徵為中式與西式、傳統和現代服飾並存;具體表現在長袍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裝、中山裝、旗袍更成為這一時期的典型服飾。

  第二個階段:新中國建立後到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一時期由於政治上的影響,階段特徵為與革命相關的服飾成為主流;具體表現在列寧裝、制服裝、綠軍裝成為社會的流行。

  第三個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階段特徵為與世界接軌,多彩呈現;具體表現在,服飾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觀大方轉變,各種款式的服裝層出不窮。

  2.飲食結構:魯菜、粵菜、川菜、淮揚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傳入,中西餐並行於世。

  3.住宅:居室建築開始出現西化的趨向,中西合璧成為典型特徵。

  4.習俗風尚:

  ***1***促使變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革***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

  ***2***近代風俗變遷中最為明顯的是:婚喪禮俗的變遷。婚姻風俗的變遷特徵是刪繁就簡。

  5、影響中國近現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主要因素

  一是歐風美雨的潛移默化。西方國家資本的注入,把以工業文明、科學文化和生活方式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國;

  二是維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動。

  6、中國近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習俗變遷的特點

  ***1***在鴉片戰爭後直至民國時期經歷了由盲目排外向學習西方、由過去的封建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趨進的過程,呈現出既追新慕異、去土存洋,又新舊並存、中西合璧的特徵。

  ***2***建國後由於意識形態的支配,又重新趨於封閉化、獨立化。

  ***3***改革開放以後,由於觀念的轉變,與世界聯絡愈加緊密,逐漸又跟上了國際的潮流。

  7.交通:牽引動力由人力、畜力向機械動力演進,是交通近代化的趨勢

  ***1***中國有自己的自行車製造廠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1906年天津有軌電車,1924上海公共汽車。

  ***2***中國近代輪船業發端於洋務運動時期。***1865年,中國終於建造成了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輪船。***民航事業起始於20世紀20年代。

  8.通訊:郵政、電話、電報,見P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