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總複習機械運動測試題

  在物理學科當中總會有一些薄弱的知識點,同學們要如何準備複習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參考。

  :

  一、填空題

  1.小明坐在天津到北京的動車上,透過車窗看到路邊的樹木向後移動,他是以__車__為參照物;該車僅用30 min 跑完120 km的全程,其平均速度為__240__km/h。

  2.***2013,宜賓***小剛學了長度測量以後,在分組探究活動中,估計教室裡所用課桌的高度約為80__cm__***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然後又用刻度尺測量橡皮擦的長度,如圖所示,圖中橡皮擦的長度是__3.10__cm。

  3.***2014,合肥模擬***如圖所示是拍攝蘋果下落過程中的頻閃照片,相機每隔0.1 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斷蘋果的運動是__變速__***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照片上A與B的間距所對應的蘋果的實際運動路程為57 cm,則蘋果在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1.9__ m/s。

  4.***2014,上海***甲、乙兩車運動的s—t圖象分別如圖***a***、***b***所示,以甲為參照物,乙是__運動__***選填“靜止”或“運動”***的;甲、乙各運動8 m,所用時間相差__9____s;甲在上坡過程中,其重力勢能__增大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5.***2014,蕪湖模擬***甲、乙兩人從相距15 km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的速度為3 km/h,乙的速度為2 km/h,甲帶一條狗,同甲一起出發,狗的速度為4 km/h,狗碰到乙後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後它又往乙方向走,這樣持續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時,這條狗一共走了__12__km。

  二、選擇題

  6.***2014,武漢***如圖所示,兩列火車並排停在站臺上,小強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車廂觀望。突然,他覺得自己的列車開始緩緩地前進了,但是,“駛過”了旁邊列車的車尾才發現,實際上他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小強感覺自己乘坐的列車前進了是以站臺為參照物

  B.小強發現自己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是以坐在旁邊的小紅為參照物

  C.小強發現自己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是以坐在旁邊列車的車尾為參照物

  D.小強先後不同的感覺是因為他選擇的參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7.***2014,北京***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很小的顆粒,其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顆粒直徑的數值,關於它的單位,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D***

  A.米 B.分米 C.釐米 D. 微米

  8.***2014,淮北模擬***我們可以用物體經過的路程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還可以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條線段來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如圖所示,某物體分別沿兩條路徑從A點運動到B點:第一次先從A到D,再從D到B;第二次直接從A到B,則物體的兩次運動***B***

  A.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9.***2014,南昌***如圖所示是一個小球在相同時間間隔裡運動情景的物理模型圖,對這個小球的運動情景描述正確的是***B***

  A.小球從高處自由下落 B.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

  C.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 D.小球從碗邊釋放滾下

  10.***2014,襄陽***2013年9月29日建成通車的臥龍大橋是襄陽首座斜拉橋,全長4 343.5 m,橋面寬31.5 m,雙向六車道。如果一輛大車通過該橋的速度是60 km/h,則所用的時間是***保留整數位******A***

  A.4 min B.6 min C.8 min D.10 min

  11.***2014,銅陵模擬***陽光明媚的春天,王爺爺帶著三人駕著小汽車一起去春遊,行駛途中,同一時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觀察指標式速度表,觀察到的資料如下,此時車的實際行駛速度應該是***A***

  A.100 km/h B.98 km/h

  C.96 km/h D.沒有觀察到

  12.***2014,杭州***短跑運動員在某次百米賽跑中測得5 s末的速度為9.0 m/s,10 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 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在前5 s內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4.5 m/s

  B.在後5 s內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6 m/s

  C.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5.1 m/s

  13.***2014,阜陽模擬***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D***

  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 s才開始運動 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 m處 ③從第3 s開始,vA>vB,5 s末A、B相遇 ④5 s內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②③正確

  14.***2014,紹興***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實驗時的一頁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資料如表格。表中第二列是時間,第三列是物體沿斜面運動的距離,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實驗資料時新增的。根據表中的資料,可以得出的結論是***C***

  1 1 32

  4 2 130

  9 3 298

  16 4 526

  25 5 824

  36 6 1 192

  49 7 1 600

  64 8 2 104

  A.物體具有慣性

  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物體運動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D.物體運動距離的增加量與時間成正比

  15.***2014,濰坊***小華同學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車站點,他經常騎公共自行車去上學,某一次從家到學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則小華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是***C***

  A.135 m/s B.168.75 m/s

  C.2.25 m/s D.2.81 m/s

  三、實驗題

  16.***2014,河南***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 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AB段的路程sAB=__40__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 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25__cm/s。

  ***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_小__。

  ***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__不正確__,理由是__這樣測得的小車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會偏小__。

  四、計算題

  17.***2014,宿州模擬***甲、乙兩地的距離是900 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開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幾個車站,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 m的橋樑,列車全部通過橋樑的時間為25 s。

  ***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

  解:***1***火車從甲地到乙地所用時間:

  t1=16:30-7:30=9 h,

  火車的平均速度:

  v1=s1t1=900 km9 h=100 km/h

  ***2***火車勻速通過橋樑的速度:

  v2=144 km/h=40 m/s,

  火車全部通過橋樑的距離:

  s2=v2t2=40 m/s×25 s=1 000 m,

  火車的長度:

  l=s2-s橋=1 000 m-400 m=6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