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在初一語文的期中考試結束之後,我們要做好試卷的分析。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初一語文的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的內容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篇一

  一、試卷分析

  這份試卷學科特點鮮明,在明確中考題型的前提下,試題既注重基礎,又有意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試題的考點覆蓋了一、二、三、四單元所學的重要知識點,對講讀課有所傾斜。重點強調基礎,考查基本能力,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必須的語文知識,重視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一***就總分來說

  兩班成績從整體上看比較均衡,十七班略高於十八班,和平時的測驗情況基本吻合。說明本次考試的試題區分度很好,能夠從中看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考出了學生的真實情況。

  ***二***各題情況

  第一大題:積累與運用

  1. 字音

  2. 字形

  3. 填適當的詞語

  4. 標點

  5. 文學常識

  6. 默寫

  以上各題均為基礎知識題,基礎知識是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智力、能力的基礎。從以上各題的是情況來看,學生在字音、字形方面整體掌握較好,個別同學仍有欠缺。

  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錯誤率較高,尤其是第三題標點符號,雖然這是最基本的內容,但是平時只把它當做了一個附加的知識點,可能講解的系統性不夠,所以錯誤率較高,這反映出了平時教學的一個盲點。第三題和第五題錯誤也較多,說明如果想要全面提高學生語文水平,還應把重心放在最基礎的地方。

  文學常識題比較簡單,錯誤選項設在了A選項,而且《有的人》是紀念聞一多先生的,這樣一個知識點是平時特別強調的,而學生仍然出錯。這和默寫題遇到的問題一樣,說明在教學中,不能對死記硬背的東西太自信。不是老師要求了,學生也去做了,就萬事大吉了。還是應當聯合家長、班主任,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把檢查、落實放在重點。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即使是背記的內容也不能只靠考試前去突擊,而應該在平時就紮紮實實的落實到位。

  第七題是語言表達題,這也和平時做這類題時的情況基本吻合,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差,沒有找到答題要點,這和他們剛剛進入初中,理解和表達能力都不夠有關。需要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分題型進行訓練。

  第二大題:現代文閱讀

  整體來看課內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做得還可以,這也是因為平時做過這個題,所以相對得分稍高。但仍不盡如人意。有很多確定過的答案學生記得不全面,有些題缺少要點,有些題審題不清,有些回答太簡略……各種各樣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對我平時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如何使學生能夠不漏要點,如何使學生規範答題等等,這些將是我下一階段在閱讀的一個教學重點。

  第三大題 古詩文閱讀

  《口技》題目出的比較基本,學生大多數能拿到8分以上。

  有些題是課堂上講過的,但是仍有一般學生不能夠答出要點。這和學生課堂上的聽講效率有關,如果沒有好好做筆記有沒有對老師所講內容透徹理解,那麼在平時做作業時就已經開始暴露這樣的問題,只等老師對答案,自己不能獨立完成。所以以後的課上還是要認真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行開發。

  第四大題 作文

  從得分上看,兩班的分數比較集中,都集中在35-45分。本次作文的題目都能使學生有話可說,作文的優點是內容充實,充滿了真情實感,緊扣名人的精神品質進行敘述,個別學生構思立意新穎。不足的是少數學生書寫潦草,卷面不整潔,有的字跡太小,這樣影響成績。以後作文課應加強有效指導、作文講評,擴大學生課外閱讀量。

  二、存在的問題分析

  大致可以發現:

  ***1***目前教學對學生的“雙基”訓練不大紮實;

  ***2***教師對學生語文學習心理及過程,缺少整體的理性的認識,特別是從課內到課外語文能力訓練的一貫性系統性不夠;

  ***3***語文教學關注課堂多,關注課外少;關注課本多,關注生活少;

  ***4***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整體不高

  ***5***作文教學訓練水平不高,機械有餘,活力不足。

  三、語文教學的幾點改進措施

  1、順應課程改革,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教師注意學習,從整體思考語文教學,立足課內放眼課外,“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更新觀念,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立足實際,精選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能得法於課內。在注重雙基的同時,讓課堂充滿活力,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題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題目。

  3、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篇二

  一、命題簡析

  第1題:選擇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主要是考查學生的字詞積累情況的,得分率是67.23%。說明不少學生對常用字的字音掌握上存在較大的問題。特別是“戲謔***nüè*** 、 工尺***chě***、 環謁***yè***、 可汗***hán*** 、 毛坯***pī***”這幾個字音,就是學生平時容易讀錯的,學生還是沒有重點識記,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引導學生注意。

  第2題:考查字詞的積累,主要考查書寫。得分率是92.72%,比較高的,學生掌握還可以。特別是對形似字和同音字的考查,是學生書寫中容易出錯的方面。

  第3題:加點字的釋義。學生掌握好,只一人選錯了,得分率是98.24%。

  第4題:得分率為本試卷第二,99.12%。此考點的設定意在引導教師重視學生寫字教學,指導學生寫出規範美觀的漢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初中學生要寫出美觀規範的正楷、行楷字。”書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語文素養的重要體現。

  第5題:考點是有關所學課文的主要內容的,也就是考查學生是否上課認真聽課,從得分率72.67%來看,可以看出一部分學生上課還是沒有認真聽,也沒有把課文讀熟。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引導學生聽課。

  第6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節奏的掌握程度,得分率是72.67%,由此可見少部分學生對詩歌節奏要點還沒領會透:一個詞語是不能斷開的。如“揚子江頭”、“二十三年”。

  第7題:考查學生詩詞名句積累的情況,如果出上句或下句讓學生補充完整,學生都會做;要求理解填空,有的就迷糊了。如“《木蘭詩》中概括木蘭十年征戰生活的詩句”、“《夜雨寄北》中以樂景寫苦境的詩句”這兩題錯得多。

  第8—21題:考查的是課內閱讀。

  其中8—11題是冰心《憶讀書》的內容,各題的得分率分別是64.71%、90.93%、98.24%和100%。第8、9、10題是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答案在短文中有,8題的第一問和9、10題複習時都講過,我只是換了個角度提問,11題是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對讀書的認識和體會,改試卷放得寬,實際上有的學生並沒有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說,而是談到冰心對讀書的認識與體會。

  第12—16題是魯迅《風箏》的語段閱讀,第12、13題的答案在語段中有,13題的得分率是98.17%,不錯,可是12題只有63.58%,也就是說,一些學生根本沒讀語段,就自己想當然回答了。第14題考查的是句子意思的理解,得分率51.84%,第15題是考查語句感情的理解,得分率是52.73%,可見學生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訓練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有待加強。第16題是:你覺得作者在文章中談及的玩與我們同學中有些人沉溺於上網或賭博是一回事嗎?為什麼?竟然有一個學生回答說是一回事!

  第17—21是“《論語》六則”的閱讀考查,17題考查的默寫,還有10位學生再把“罔”字寫錯,18—20是考查文言字詞句的識記和翻譯,得分率為86.83%、90%、9***3%,總有粗心的學生把注音和釋義的題意弄反。21題是要求寫出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演化而來的成語,這是本套試卷中失分最多的,得分率僅18.22,唉,複習時,老師沒要求看的就沒幾個主動複習。

  第22—24題是考查文言知識的遷移的,得分分別是57.31%、4***3%和61.78%。學生才學文言文,對於文言字詞句的知識遷移能力還差,所以這幾個題,可以說是這套試卷中最難的,特別是第23題翻譯句子,只有8人全對。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方法的指導。文言文翻譯的方法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字一字來,增、刪、移、留、換。

  第25—29題是課外閱讀,第25題是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雖然得分率是85.44%,但是學生的概括能力還有待加強訓練,大多數學生還不能抓住關鍵詞句來概括。第26題是考查詞語在句子中的表達效果,得分率是85.49%,學生失分的原因是不能結合語境理解詞句的含義。第27題是考查景物描寫及作用,得分率為72.73%,特別是景物描寫的作用,丟分的多。第28題是要求寫人物的心理話,得分率是94.46%,第29題是要求寫人物給自己的啟示,得分率為98.19%,這樣的題目是考查學生的想象力和綜合理解能力,只要講得符合情理就行了。

  第30題考查的是口語交際和運用,為了考查學生的細心程度,我出了兩個小題,要求二選一做,兩個都做不計分。還是有3個學生沒仔細讀題目要求。

  第31題是綜合性學習題目,要求學生根據表格中的資料概括,得分率是74.52%,學生失分的原因是不能抓住表格中的資料,缺乏綜合概括能力。

  第32題是作文,是話題作文,並且是二選一。為的是給學生選擇的餘地,寫作時都有話可說。作文改得較鬆,得分率為8***4%。由於題量較大,學生沒有注意考試的時間和考試方法,有幾個學生作文沒有寫完。作文寫得好的,寫得有新意的少。

  二、教學建議

  1、要重視並用好課本,認真進行語言積累

  課本是知識的載體,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增強學生文化積累、陶冶學生思想情操的基本材料。在教學中要用好課本,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教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教方法,教思路,為課外拓展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言積累,不僅指古詩文的積累背誦,也包括詞語的積累,名言警句、俗語、諺語的積累。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其加以重視。

  2、要加強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語文新課改的理念強調了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當前中學生,許多學生書寫習慣和技能較差,寫字不規範,寫錯字、別字,字跡潦草。這不僅僅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更能影響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形成紮實的語文基本功顯得尤為重要。

  語言運用的考察,是中考試題中最靈活,最能改考察學生能力的一項內容,它的範圍涉及廣,包括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修改病句,句子的仿寫,以及語言的文明得體等。此外,對於有關生活現象進行點評,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等。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擴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我們的教學還要密切聯絡社會生活,加強課內外的溝通,關注人生,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3、加強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素養和人文底蘊。

  在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督促學生多讀有益的課外書籍,多背誦名家名篇,多積累精彩片段。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而提高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把握能力,提高語文素養和人文底蘊。

  4、加強作文教學的力度,進行有效的寫作訓練。

  中考作文是佔有分值最高的一道主觀性試題。應該說作文是綜合表現學生文化視野、認識水平、審美品位、思維能力和文字綜合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夠集中體現學生在情感、價值、態度觀方面的發展狀況。當前學生在寫作困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生活經驗嚴重不足,包括直接生活經驗和間接的閱讀積累量。二是寫作方法指導不得法,形成了僵化的模式,寫不出真情實感,寫不出獨特的個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啟用學生的思維,用“我手寫我心”,表達學生正確的觀點、健康積極的情感。

  篇三

  一、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考查範圍為七年級語文上冊1-10課及第六單元單元,試卷由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及寫作四大板塊組成,試卷第一部分為積累及運用,共18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積累,涉及一至三單元9、10重點字詞的形音義、課文理解、名著閱讀、古詩詞默寫等。第二部分為現代文閱讀,共28分。一篇是第三單元朱自清的《春》,一篇是課外讀《花邊餃子》,主要考查學生理解、運用、分析、概括能力。第三部分為古詩文閱讀,共14分,內容是《論語六則》和詩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四部分是作文,計40分。為了與教材緊密配合,降低難度,留給學生一定的思維想象的空間,設定了兩個文題,均為命題作文。文題一:他*的“味道”;二:好書伴我成長。詩歌除外,文體不限。字數要求500字左右。

  總體來說,我感覺本次試卷的難易適中,考查比較全面。四個部分分別考查了學生知識積累、分析理解、語言運用等能力。同時,此套試卷充分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原則,整個題目的設定科學有序,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師平時教學的情況,又檢測了學生的掌握程度,不足之處是偏重於學生能力的考查和課外知識的考查的題有8分之多,給了學生一定的難度。

  二、考情分析

  第一部分題目簡單,得分率80%左右。問題集中出現在第4、5、6題。學生的課外知識和語文素養還不是很好,所以對這些帶有開放性質的題,理解很不到位,往往不能領會題意,就隨意下筆,導致了失分較多。

  第二部分現代文閱讀,得分率在70%左右,失分原因有:學生整體閱讀意識薄弱,缺乏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學生篩選資訊、概括能力較差;有些學生答題方向正確,但語言組織能力差,表達不簡潔,不明確;開放性試題答題內容空洞,談感受、看法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泛泛而談,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獨特的看法、見解。

  第三部分的課內古詩文閱讀,得分率在80%左右,失分原因有:1、識記理解不夠;2、文言基礎掌握不牢,缺乏文言翻譯的正確方法,出現句子譯得不完整、不準確;3、古為今用的理解、遷移能力極差。

  第四部分作文,得分率在75%左右。兩個作文題都不太難,貼近學生生活。存在的問題有:①個別學生字數不足,書寫潦草,塗改較多;②部分學生開頭廢話一大堆,切題太慢;結尾不會總結,點明中心;③不能根據中心有效地選擇典型材料,或者是作文中沒有具體的事例,大段的空洞說教;④內容虛假,有拼湊之嫌。

  三、自我反思

  通過本次考試,,我發現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課文的例子作用重視不夠,對閱讀未過好“四關”。古詩文閱讀和課內閱讀選自課內,從答題的效果來看,部分學生對教材還不能熟練掌握,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充分的利用例子來舉一反三。因此,教師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要把知識點落到實處。將“字詞關”、“課文關”、“背誦關”、“練習關”紮紮實實落實到位。

  2、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差,要在多讀、多聽、多說、多寫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應以教材為基礎,並加大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辨的習慣。

  3、要進一步夯實語文基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從本次考試的情況看學生的語文基礎並不牢固。從書寫的情況看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還要進一步加強,使學生知道“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

  4、加強古詩文言文教學,讓學生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新的課標對古詩詞文言文的篇目增多,力度增大,足見對經典古詩名著的重視。特別是七年級要培養學生的對文言的興趣,打好文言基礎。從本次考試看,學生對文言的詞句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強化文言實詞、虛詞的教學,要引導學生理解、誦讀,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

  5、進一步加大語文與生活的聯絡,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現象,提高學生的語言文書處理的實踐能力。

  6、寫作水平急待加強,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寫”,“多”出效果,“多”出成績。在作文內容上下大力氣,向閱讀教學要作文能力,從而做到習作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多去實踐、感受,寫真事、抒真情,還要加大寫作的技巧與語言的表達訓練,在練中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