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歷史與社會複習資料

  學習要溫故而知新,我們應該好好複習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資料。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一***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隋朝滅掉陳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溝通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15、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16、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統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定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19、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

  20、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21、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22、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23、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4、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

  25、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26、8世紀中前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玄宗封靺鞨***mohe***首領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詔首領為雲南王.

  27、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28、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大唐西域記》.

  29、玄宗時,鑑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長安是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特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31、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32、唐朝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被後世尊稱為“藥王”

  34、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36、11世紀前期,党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37、12世紀初期,女真的傑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在會寧稱帝建立金,後遷都燕京,改為中都.

  38、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39、宋遼議和,遼撤兵,宋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後遼宋之間保持了長時間的和平局面.

  40、1127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41、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堰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

  42、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43、唐朝時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充套件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44、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寇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45、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製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緻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46、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47、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48、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9、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50、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由於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

  ***二***

  西亞病夫”的崛起——土耳其的革命和改革

  1.“西亞病夫”是指哪個國家?——土耳其

  2.為什麼被稱為“西亞病夫”?

  土耳其統治下的奧斯曼帝國曾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帝國,自認為自己的文明最優越,輕視工業和貿易.20世紀初,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淪為“半殖民地”,被稱為“西亞病夫”.

  3.“西亞病夫”的崛起是指什麼?

  ①土耳其的革命:20世紀初,參加一戰失敗,成為戰勝國瓜分的物件.為挽救民族危機,在凱末爾領導下,成立了新的政府,發表了“土耳其獨立宣言”的國民公約,與侵略軍展開了武裝鬥爭.1922年,終於趕走了外國侵略軍,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和自由.

  ②土耳其改革:凱末爾認為,要使土耳其富強起來,必須向西方學習,進行冊地的改革.他採取了各種措施,破除了落後的習俗,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推動了工業的發展.凱末爾領導的革命和改革,使土耳其迎來了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三、改革弊端的羅斯福新政——美國的羅斯福新政

  ①目的:為了儘快擺脫經濟危機的困境,實行經濟復興.

  ②特點:全面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在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③內容:

  a、政府規定了企業必須遵守的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標準,承認工人有權和僱主集體談判.作用:減輕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區域性改變了生產關係,改善了勞動人民的狀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危機,緩和了階級矛盾.它也是政府對僱員集體議價的支援.

  b、政府以提供工作機會代替賑濟的方法,有國家承建許多公共工程,招募大量失業者.

  c、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失業者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補助.

  ***三***

  令人談虎色變的經濟危機***1929—1933年***

  ——“生產過剩”的危機——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1.表現:這場危機從1929年的美國開始.工廠倒閉、銀行破產,工人失業,這種情況迅速蔓延到全世界.到1933年,資本主義各國的工業生產倒退了20年,工業生產下降了40%.

  2.特點:波及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強

  3.本質:是“生產過剩”的危機.所謂“生產過剩”,不是指生產出來的商品真的吃不盡,用不完,而是因為消費者沒有那麼高的購買能力,使的這些商品銷售不出去而顯得“過剩”.

  4.為擺脫危機,各國走上了不同道路.

  德、意、日法西斯利用人們的不滿,取得了政權,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成為發動戰爭的策源地.

  5.課本中的母女對話反映了經濟危機期間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一方面是工人失業,沒有錢買煤生火取暖;另一方面卻是大量的煤推積如山,造成浪費.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生產的相對“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