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小學生活散文

  在你的小學生活裡,你有什麼樣的難忘的回憶呢?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 難忘的小學生活散文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難忘的小學生活散文:難忘的第一次

  想著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廚房,“媽媽,媽媽,我來幫你吧。”看見媽媽正在廚房做菜,我這樣說道。媽媽笑著答道;“好!我們的榕榕***我的小名***長大了,都能幫媽媽幹活了。那好,你就去切蜇皮吧!” 呵,你別看這蜇皮挺好看,可是它一點也不好切,這蜇皮……就是不聽我使喚。滑溜溜的蜇皮在案板上溜來溜去,好像在故意和我作對似的。我著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切下去。可這一刀沒切好,反而差一點切到了我的手。幸好媽媽手疾眼快,一把奪過我手裡的菜刀,並對我說:“蜇皮可不能這麼切,來,我來教你。”只見媽媽手起刀落,把一塊大蜇皮切成了小條,並說: “切蜇條可有一些學問,你必須把每條都切成1釐米寬,3到4釐米長的小條兒,這樣切成的菜外觀上才好看。蜇皮一定要先展平再從右向左切。你注意看一下媽媽的左手的姿勢,左手的食指到小指彎曲,用並排立著指尖按在距展平蜇皮右邊的一釐米處,右手拿著菜刀緊挨著左手的指甲垂直切下去,左右手一定要配合好,邊切邊退。右手切完,左手馬上要退後一釐米,並保持住四指彎曲,指尖垂直的姿勢。這樣才不致於切到手指。來,你試試看!” 我小心翼翼的拿起菜刀,按照媽媽說的活,一刀一刀的切下去。呵呵,還真成功了。我高興極了。 這只是一件小事,可我卻懂得了一個道理: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信心,耐心,就一定會成功!

  難忘的小學生活散文 :活

  怕死的人有兩種表現,要不就是一個勁的工作,怕這一分鐘做完,下一分鐘就沒得做了;要不就是一個勁醉生夢死,“享受“個夠。可見怕死的人總是想在死之前耗盡自己的精神,但前者是以勞動來證明自己是活過的,而後者則是在服慢性毒藥似的麻醉自己。

  何為生活?生,便是與死相反,有生命跡象的一種存在方式;活,亦如此。那麼生與活的結合,豈不是對生命的強烈呼喚,其意義便超越了僅僅有生命跡象了。

  我怕死,總想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總覺得應該跟別人一樣努力,甚至做得更多,才配得上這無災無難的生活。記得小學剛教完《跟時間賽跑》時,老師讓我們跟家長朗讀。當我讀完全文時,媽媽神色嚴肅地問我:“你怕不怕死?”我從心裡打了一個寒戰。她這一問,我便開始對死亡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惶恐。

  以前,我不曾記得我活過,因為我很多時候麻木地看著時間緩緩的走過,而不去深受阻攔,或賦予其意義。甚至懷疑這具肉體是否存在,“我”﹊﹊這個人是否存在於世上。又有時我忽然醒悟,恐懼萬分,抓起筆,拼命地寫,想留下一些印記證明我活過。或僅是緊緊地握住筆,不知如何下筆,絕望得以為下一刻便是末日。我就像用一個篩子盛水,但水卻不緊不慢地從篩眼中流過,最後毫無所獲。如果有,也只有幾粒水珠沾附其上。

  現在,我覺得活著就是該幹嘛的時候就幹嘛,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儘量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難忘的小學生活散文:活字典

  “活字典”二十中四***6***班 龐博宇 我們班從一年級開始就“挖掘”出了一本厚厚的“活字典”,他就是我們班大名鼎鼎的陳宗舜。 陳宗舜書卷氣十足,一張長長的橢圓形的臉,高高的鼻樑下長著一張不大卻能說會道的小嘴,總能迸射出令人折服的閃光點! 我們班之所以把他稱為“活字典”,那還得從上次“淼”字事件說起。那次,我們的班主任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字“淼”,然後問我們:“誰知道這個字怎麼讀?”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沉默了一會兒,突然一隻小手舉了起來,堅定地說:“我!”尋聲望去,原來是我們班的活字典,他張口就回答:”是miäo!”大家被這肯定的回答震撼住了,並對他佩服得是五體投地。 這就是我們班的“活字典”,我也一定要向他學習這種多看字典,多看書的精神。讓自己也成為一本“龐氏字典”。

難忘的小學生活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