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菖蒲是園林綠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豐富的品種,較高的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得以充分應用。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聰耳治健忘。

  石菖蒲芳香利竅、疏散開達,《名醫別錄》謂其有“聰耳明目、益心智”之功,故善治迷惑健忘、耳鳴失聰等症。如***《證治準繩》不忘散***,即以菖蒲配遠志等、專治迷惑善忘;《千金方》開心散,亦以本品配他藥,主治健忘。

  化溼和胃。

  石菖蒲辛苦氣香,入胃經則能宣化溼濁、開胃消食,乃化溼和胃良藥。《本草備要》謂其“去溼逐風,脘痞不飢者,症見:胃脘脹滿悶痛、飲食無味、食慾不振、形瘦體倦、苔膩脈細等,用之多效。皆取其苦燥除溼、辛香宣散、利竅開胃、消積寬中之功也。

  散寒除痺。

  石菖蒲芳香辛溫,溫可勝寒,辛香散溼;更走中焦、則可開發脾胃之氣雨除風寒溼痺。正如《本草求真》謂:“《本經》首言治風寒溼痺,是取其辛溫開發脾氣之力。”本品既“主的肢溼痺,不得屈伸”***《名醫別錄》***,亦治邪風冷痺、身體俱痛,如***《聖濟總錄》菖蒲散***,以本品配烏頭等,治冷痺身痛。

  鎮靜作用。

  用菖蒲揮發油的1/6和1/3半數致死量可以減少小白鼠的自發活動,減弱麻黃鹼的中樞興奮作用,並可解除獨居小鼠的攻擊行為,這些作用顯示石菖蒲揮發油具有鎮靜效果,此外還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菖蒲內服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腸異常發酵,並有弛緩腸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

  除痰開竅。

  石菖蒲味辛性溫,芳香清爽。辛能開洩,溫勝寒溼,芳香開竅。且入心經,則能除痰濁、開心竅、寧神志,故凡痰溼矇蔽清竅致致的神志昏亂,癲癇呆痴等症,每多常用,乃豁痰開竅、寧心安神佳品。《本草從新》謂其“辛苦麗溫,芳香而散,開心孔,利九竅”,故《梅氏驗方新編》即以本品配生薑,共搗法灌服,專治痰迷心竅。

  去溼止癢。

  石菖蒲辛苦而溫,辛溫能化溼;苦燥可殺蟲,故本品外用塗敷,有去溼療瘡、殺蟲止癢之功。《藥性論》亦載,本晶“殺諸蟲,治惡瘡疥瘙。”對面板溼瘡、疥癬等疾,皆可應用。如《濟急仙方》以菖蒲配蛇床子組方、為末塗搽,主治:陰汗溼癢。

  開竅寧神。

  用於溼濁矇蔽清竅之神志昏亂及健忘、耳鳴、耳聾。本品芳香開竅、寧心安神,兼有化溼、豁痰、闢穢之功。本品單用或配伍平肝、安神藥同用,又可治癲狂、痴呆等證。

  石菖蒲的食用方法

  加工炮製

  1、淨制:除去雜質。

  2、切制: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晒乾。

  3、炮製:

  ***1***姜製取石菖蒲片用中火炒熱後.均勻加入薑汁炒幹,取出,放涼。每100公斤,用生薑12.5公斤。

  ***2***麩制:取麩皮撒於鍋內,待麩皮冒煙時,倒入石菖蒲片,用文火炒至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麥麩,放涼。每石菖蒲100公斤,用麥麩12.5公斤。

  菖蒲飲子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一四一引《德生堂方》。

  組成:川芎半兩,豬苓***去黑皮***半兩,藁本***淨***半兩,柴胡***去蘆頭***半兩,菖蒲半兩,幹葛半兩,甘草半兩,桑白皮半兩。

  主治:四時傷寒,不問兩感,頭疼,發熱憎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盞半,生薑3片,同煎8分,去滓溫服,滓再煎,如要出汗者,加連須蔥白1根,同煎。7日內外皆可服,病在上則吐,在表則汗,下則洩,其病即解。

  製備方法:上***口父***咀,如法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