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腦開發小遊戲大全

  右腦開發可以通過遊戲來實現,而右腦開發的小遊戲有很多。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起來看看吧!

  

  60、打保齡球***3-5***

  訓練目的:發展手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把兒童保齡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離,讓兒童用黑色的大球擊球。

  難度設定:A 開始時距離可以很近,以便讓兒童容易擊中,有成就感;B 要求兒童按訓練要求的距離擊球; C 逐個地把球擺在地上讓兒童擊,開始時距離要近一些,5次擊球中有3次通過。

  幫助給予:

  ***1***開始時給予孩子大量的身體協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領;

  ***2***每一次增加難度時都需要隨時提醒、糾正並示範給孩子看如何做。

  59、跳數字

  訓練目的:增強身體平衡能力及重力感。

  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剪出大的數目字1-10或1-20貼到圓形的不粘膠上再地板上,讓孩子從一個數字跨到另外一個數字上,以跨到圓形內為勝。

  難度設定:

  A 如果孩子還不懂得數字,可貼不同顏色的數字,然後讓孩子按顏色跳;

  B 讓孩子按指定的數字跳或者按單、雙數跳;

  C 可玩雙人遊戲,創造出各種玩法,以最終達到終點為勝。

  幫助給予:

  1 如果孩子跳躍技巧不成熟,可在開始時握他***她***的雙手或夾著孩子的腋下幫助他***她***跳躍;

  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遊戲規則,要隨時給予身體或口頭的提示。

  58、袋鼠跳;***5-6***

  訓練目的:強化前庭刺激,控制過敏資訊。

  訓練要求: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

  難度設定:

  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離;

  B撤銷身體指導,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離;

  幫助給予:在A階段要求給予全程身體指導,直至孩子技巧純熟。

  57、手抱大型物擋住視線還能走至少3米遠;***5-6***

  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拿著或雙手抱著大型的物件向前走。難度設定:選擇重量適中的物品做訓練。

  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前面的方向,站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況發生。

  56、拿著不同的物件走過20釐米寬的平衡木;***5-6***

  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拿著不同的物件走過平衡木。

  難度設定:A 開始時拿小件的物品;B 逐漸地拿大件的物品;

  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前面的方向,站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況發生。

  55、能在雙腳離地時,雙手同時拍一下;***5-6***

  訓練目的:加強手臂和腿的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在雙腳跳離地面的同時雙手舉過頭頂拍一下。

  難度設定:

  A 先熟練雙腳跳;

  B 再在跳的同時鼓勵孩子拍手。

  幫助給予:

  1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

  2給孩子做示範,邊做邊講解;

  3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只在需要時給予適當的提示。

  54、跳腳印

  訓練目的:訓練兩側性、空間距離、平衡、協調、柔軟、眼─手協調、注意力、抑制異常肌張力、矯正姿勢***內外旋、內外反***、步態訓練。

  訓練要求:按照圖形所示,雙腳立定跳向下一目標腳印。

  難度設定:

  A可先用雙腳交替走幾回,讓孩子熟悉大致的距離。

  B雙腳立定跳,按圖形要求跳;

  C聽著家長的口令***指令***跳;

  幫助給予:開始時家可站在孩子身後,雙手扶著孩子的腋下幫助其完成凌空雙腳跳起和落下的姿勢,指導孩子跳向下一目標,等孩子的判斷和目測水平提高後讓其自行練習,家長只給予口頭提示即可。

  53、雙腳跳過一條慢慢地擺動著的繩子5次;***5-6***

  訓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訓練計畫動作能力。

  訓練要求:將一條約兩米長的粗繩子固定在離地面10釐米處,上下或左右搖動繩索,使其象蛇一樣扭動,讓孩子雙腳離地地從上面跳過。

  難度設定:

  A 開始時可慢慢地擺動,動作幅度要小允許孩子偶爾碰到繩子;

  B 快速地擺動,動作幅度大,讓孩子儘量不要碰到繩子。

  52、照鏡子游戲;***4-5***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並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拍手,左右前後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

  難度設定:

  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並多次重複動作;

  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幫助給予:家長邊做邊說出動作的方位,孩子無法跟上便用身體指導。逐漸地撤銷提示,並且加快動作的速度。

  51、單腳向前跳5步;***4-5***

  訓練目的: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雙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抬起一隻腳,向前方位置跳躍5步路的距離。

  難度設定:

  A 開始時先讓孩子習慣保持抬起一隻腳在空中數秒的姿勢;

  B 鼓勵孩子單腳向前跳躍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獎勵物;

  C 鼓勵孩子增加跳躍的次數。

  幫助給予:

  1 跟孩子一起跳,營造寬鬆的氣氛讓孩子消除緊張情緒,願意參加遊戲;

  2 隨時在孩子需要時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無論是身體或是口頭的幫助;

  3 及時引入獎勵的方法來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嘗試。

  50、用腳尖向前行3米;***4-5***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掂起腳尖向前走約3米的路程。

  難度設定:A 只走2-3步路的距離;B 逐漸地增加走的距離直到達標。

  幫助給予:1 站在孩子前面扶著他/她的雙手;2 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及時的幫助;3 在終點處放置獎勵物鼓勵孩子堅持走到終點。

  49、雙手各持一球走直線2米;***4-5***

  訓練要求:讓兒童兩手側平舉,掌心向上,兩手各託一小皮球沿直線路線行走。

  難度設定:

  A開始時可先不讓孩子拿球,徒手走;

  B孩子的技能掌握後讓其嘗試持球並且腳尖跟著腳跟行走;

  幫助給予:不能單獨完成的孩子家長可跟在其身後,給予身體指導;

  48、雙手接住從1米遠彈來的中型球;***4-5***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和運動企畫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接住訓練者從約1米遠的地方扔到地上彈起來的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

  難度設定:

  1 距離設短一點,並且讓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後手把手地教,邊教邊把要點告訴孩子;

  2 幫助者站在孩子身後,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身體協助;

  3 距離逐漸增大,儘量讓孩子自己嘗試接球;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難,可換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練後再換成中型球。

  47、跑向滾動著的球,把球向前踢;***4-5***

  訓練目的:動作企畫能力、方向感。

  訓練要求:讓孩子邊跑邊踢滾到他/她腳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難度設定:

  A先用中型球練習,孩子的技巧熟練後再用小型球練習;

  B開始時訓練人員以極慢的速度把球滾到孩子腳下並示意孩子踢球。

  C必要時可給予適當的身體幫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後一手扶著他/她的身體,一手***或腳***推動他/她的右腳。

  46、雙腳被提起時,可用雙手向前走路;***4-5***

  訓練目的:增強手臂力量和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兒童趴在地上,雙手和雙膝接觸地面,成人則在兒童身後握其雙足足踝,示意兒童用雙手交替運動往前爬。

  難度設定:

  A 先讓兒童習慣被提起雙腳的姿勢;

  B 鼓勵兒童向前走1-2步;

  C 訓練至兒童能自如地向前走。

  幫助給予:

  1 以遊戲的形式幫助孩子習慣被短暫提起雙腳的姿勢和感覺;

  2 延長提起孩子雙腳的時間;

  3 鼓勵孩子嘗試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歡的方法來強化。

  45、能連續拍球3次而球不彈走;***4-5***

  訓練目的:加強手臂的控制能力,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連續拍3次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

  難度設定:A 只拍1次;B 拍2-3次;

  幫助給予:

  1訓練者拍一下,等球彈起後把著孩子的手拍一下;

  2 把著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儘量彈高,便於孩子的手有足夠的時間調節

  44、能在20釐米寬,10釐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走,走過規定尺寸的平衡木。

  難度設定:A 只走一半的距離;B 走完全程;C 單手持物走;D 雙手持物走。

  幫助給予:

  1 開始時成人需要反覆做示範,並跟在孩子後邊走,給予身體協助,如拉著孩子雙手或扶其雙肩;

  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時拉著他/她的一隻手給予扶持;

  3 只在需要時給予扶持。

  43、能用腳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鐘;***4-5***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雙腳腳跟著地,腳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鐘時間。

  難度設定:A 開始時讓孩子扶著牆壁或椅背站立;B 讓孩子嘗試徒手站立。

  幫助給予:1 可以在牆壁上孩子掂腳可觸及的地方掛一獎勵物,鼓勵孩子掂起腳去拿取;2 給孩子數數,讓他/她知道要站多長時間。

  42、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約2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來;***4-5***

  訓練目的:增進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強動作企畫能力。

  訓練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

  難度設定:A 開始時嘗試先給孩子一個立方體的積木在距離極短的兩張桌子間傳送,讓孩子便於操作;B 用不粘膠在地上貼兩條平衡線;C 改用乒乓球嘗試;D 按照預設距離訓練。

  幫助給予:1 為提高孩子的興趣,建議開始時成人和孩子一起參與遊戲;2 孩子的技巧熟練後,鼓勵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競賽。

  41、做5次前滾翻;***4-5***

  訓練目的:增進協調、平衡能力,刺激本體感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成人連續做5次前滾翻的動作。

  難度設定:A 開始時只要求做2-3次;B 要求孩子連續做5次,並要求孩子在動作過程中身體儘量保持直線。

  幫助給予:1 開始時要全程給予身體協助,並用語言鼓勵孩子嘗試;2 儘量讓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要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40、轉椅遊戲;***3-4***

  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轉椅內,家長在一旁旋轉椅子,速度逐漸加快。

  難度設定:A開始時為避免孩子緊張,可讓其雙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習慣後要求其兩手自然放在腿上*身體控制重心,並閉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帶將其雙眼矇住。

  39、能來回滾動身體;***4-5***

  訓練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體的控制能力及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在墊子上或在床墊上從一端翻滾到另外一端。

  難度設定:A 在訓練者的身體協助下進行翻滾;B 自己控制身體進行翻滾。

  幫助給予:1 給予大量的身體協助和口頭提示,讓孩子從訓練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及翻動的速度和力量;2 只在有需要時給予身體協助;3 確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傷。

  38、做一連串手部和腿部動作時能保持平衡;***3-4***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和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動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難度設定:A 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B 選擇較為複雜的動作,包括彈跳、跳躍等動作。

  幫助給予: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邊,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時才給予扶持;2 在孩子前後方均鋪上墊子,孩子跌倒後鼓勵他/她自己起來繼續練習。

  37、能學青蛙跳20釐米的距離10次;***3-4***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範如何做青蛙跳幾次,然後指導孩子模仿。

  難度設定:A 開始時,線段間的距離應該短一點,讓孩子容易達標;B 如果孩子不願意合作,可引入食物獎勵的辦法,把獎勵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線條上,孩子跳到線上就獎勵;C 逐漸地把線段間的距離增大。

  幫助給予:1 身體協助;2 每一難度中如果孩子遇到問題,都要及時給予身體或口頭上的指導,重複示範並注意提起孩子參與的興趣。

  36、單腳原地跳;***3-4***

  35、在10釐米寬2米長的地面線條上走保持身體平衡;***3-4***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2米長10釐米寬的線條讓孩子線上條上走。

  難度設定:A 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B 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儘量不要走出界外。

  幫助給予:1 訓練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2 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腳下的線條,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 訓練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但不給予身體協助;3 讓孩子自己嘗試獨自走。

  34、能跳過5釐米高的繩;***3-4***

  33、踏小三輪車轉彎避開障礙物;***3-4***

  32、扶物能單腳站立5秒;***3-4***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5秒。

  難度設定及幫助給予:

  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麼做,如:“抬腿!”、“放下!”

  B 讓孩子自己嘗試5秒內***可用數數提醒他/她***不要把腳放下;

  C 孩子掌握了技能後,改用棒子。家長雙手握住棒的兩端,孩子則抓住中間重複以上步驟。

  31、雙腳一齊從最後一級樓梯跳下;***3-4***

  30、雙腳原地跳;***3-4***

  29、自己上、下小三輪車;***3-4***

  28、雙腳輪流跨過15釐米高的繩;***3-4***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M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幫助給予:1 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繩;2 要時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3 建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

  27、一步1級上、下樓梯;***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上或下樓梯。

  難度設定:

  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後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

  B 成人將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則在孩子右側腰間的位置,讓孩子在攙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樓梯;

  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攙扶孩子上、下樓梯;

  D 讓孩子獨自上、下樓梯。

  幫助給予:

  A 雙手***或拇指***抬高給予協助;

  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給予協助;

  C 單手***拇指***給予協助;

  D 撤消所有協助。

  26、互動式投籃:***3-4***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增進與人互動的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後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

  25、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左右遠的大盒子中;***2-3***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學習向著目標拋擲物件。

  訓練要求:能連續5此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外的大盒子中。

  難度設定:A開始時把距離設短一點,如只要求兒童站在距離大盒子一步或兩步的距離;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C逐漸地把大盒子換成小一點的盒子。

  幫助給予:A手把手地幫助孩子投擲;B 只是在孩子姿勢錯誤時才給予幫助。

  24、扔球3米遠;***3-4***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幫助給予:1 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2 給孩子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3 為鼓勵孩子嘗試,可線上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23、跳起並接觸懸掛著的物件10次;***2-3***

  訓練目的:腿部、膝蓋運動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在空中孩子跳躍時可及的地方懸掛一個玩具***氣球或會彈跳的玩具***,鼓勵孩子跳躍並伸手觸控該玩具。

  難度設定:A 懸掛物開始時掛得稍低一點,讓孩子容易觸到;B 孩子掌握了這一技能後,把懸掛物稍微掛高,鼓勵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彈跳起來。

  幫助給予:1 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體的力量,可先用雙手扶著他/她的腋下,幫助他/她練習彈跳;2 通過跳彈床和在床墊上跳躍來掌握彈跳;3 給予鼓勵和獎勵來促進孩子練習的興趣。

  22、坐上大龍球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不良,增強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機能對多動和身體協調不佳的孩子有較大的幫助。

  訓練要求:協助孩子坐在大龍球上,指導者可以放手,只要協助保持大龍球的穩定即可,鼓勵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躍動。孩子要作前後、左右搖晃時,指導者可以用手握住孩子雙手,以協助孩子保持身體的平衡。

  21、會走S型的線段;***2-3***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肢體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膠粘出一條S型線段,讓孩子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

  幫助給予:1 開始時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著他/她的雙手引導他/她往前走;2 也可以站在孩子的後邊,讓他/她推著一個手推玩具沿著線段向前走;3 鼓勵孩子自己往前走,並在另外一端放一個玩具或小食品來獎勵孩子的成功嘗試。如果孩子因為見到獎勵物而不配合訓練,則可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線後拿出神祕獎勵物獎勵給他/她。

  20、坐在童車上被推,能保持雙腳在腳塔上***2-3***;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控制能力、雙腿運動時的協調能力、雙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車上***童車的選擇要以孩子坐下後,臀部、膝蓋及腳踏三點的角度約為45度的車子為宜***,家長在後面推動車子。輔助用品:改良的魔術帶。

  幫助給予:1身體指導並控制好車頭轉彎的位置;2 儘量讓孩子自己嘗試。

  19、能彎腰左右腿交替鑽過呼啦圈;***2-3***

  訓練目的:肢體運動及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給孩子一個大號的呼啦圈,示範給他/她看如何雙手分別握著呼啦圈兩邊並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彎下腰,然後把一隻腳跨入呼啦圈,接著跨入另外一隻腳。

  難度設定:A 開始時把呼啦圈放低一點,並且幫助孩子握著呼啦圈;B 高度稍微調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時給予幫助;C 要求孩子雙腳跨入後轉動雙手把呼啦圈由後往前翻轉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體的正前方***。

  幫助給予:1 如果孩子拒絕遊戲,可以多做幾次練習,並且邀請孩子一同參與遊戲;2 注意確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環節給予適當的身體和口頭幫助。 3 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

  18、單手扶欄上、下樓梯,兩步一級;***2-3***

  17、能把靜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2-3***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伸展能力,發展眼、腿的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直徑10公分左右的軟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讓孩子踢球。

  難度設定:A 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B 踢向前方1米遠距離的物體。

  幫助給予:A 口頭提示+身體指導+語言提示;B 身體指導;C 偶爾的身體指導+語言提示。

  16、單手投中型球;***2-3***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一定的距離外把球單手投入球籃中。

  難度設定:A只在半步的距離外嘗試;B在1米左右的距離外把球投入球籃;C投5次有3次中為通過。

  幫助給予:1 開始時給予足夠的身體協助並鼓勵孩子獨立嘗試;2 只在孩子犯規時給予口頭提示。

  15、拉物走2-3米;***2-3***

  專案要求:在一會發聲玩具車上系一條約50公分長的繩子,在繩子上纏一個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讓孩子拉著往前走。

  難度設定:A 繞大圓桌子; 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C繞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車子通過***。

  幫助的給予:手把手,並不斷用語言提示看身後的車子的運動軌跡及前方要走的方向。

  14、能推著物體向前走2-3米;***2-3***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手臂推的能力;因果關係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動作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會發聲的“鴨子杆”或類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裡,讓他向前推行。

  難度設定:A 繞大圓桌子; 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 C繞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鴨子杆”通過***。

  幫助給予:身體指導***即手把手地教***並不斷地用口頭提示和身體接觸來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運動軌跡,給孩子模仿玩具發出的聲音;轉彎時告訴孩子正在轉彎並用手糾正、幫助他轉彎的方向。

  13、能在協助下對牆推球和接球;***2-3***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手眼協調

  訓練要求:讓孩子雙手抱著中型球,頓在地上用雙手把球往牆角推。

  難度設定:A開始時離牆的距離要在一步以內;B逐漸拉大離牆的距離,並要求孩子藉助牆壁的反彈力接住彈回來的球。

  幫助給予:手把手的身體協助;逐步撤銷。

  12、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地方;***2-3***

  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目測物體的速度的能力、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時要有另一成人協助孩子的動作。

  難度設定:A 在一定範圍內接球;B 聽從口頭指令去把球撿回指定地點。

  幫助給予:儘量讓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如果孩子對指令沒有反應,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手勢提示。

  11、刷子脫敏;***1-2***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禦。

  訓練要求: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後漸漸過渡到刷腳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覆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10、呵癢癢;***1-2***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家長用手撓孩子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面板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摩,等孩子習慣以後再逐漸地把時間延長。

  9、擦背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給孩子洗澡時,用海綿或毛巾輕擦孩子的背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按順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

  8、能倒走3-5步;***1-2***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協調身體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沿著一條直線倒退著走路。

  難度設定:A開始時只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 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後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C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

  幫助給予:1 如果孩子開始時不領會,需要給予身體指導,如:一人在前面扶著他的雙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後輪流抬起他的左右腳往後移。2 偶爾地給予身體協助。

  7、會走上、下傾斜約15度的小斜坡;***1-2***

  訓練目的:重心、平衡、膝蓋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及幫助給予:上斜坡:開始時家長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著孩子的雙手協助;孩子的技巧純熟後可站在其身後,只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推或扶持孩子前進。下斜坡:開始時家長站在孩子身後,雙手從孩子雙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勵他扶著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純熟後嘗試在他雙手放置兩件小玩具,讓他在不用攙扶的情況下下斜坡。

  難度設定:A走上斜坡;B雙手拿物走上斜坡;C攙扶下下斜坡;D獨自下斜坡。

  6、能彎腰並用手觸控腳指頭5-10次;***1-2***

  訓練目的:增進身體的柔軟度及體能。

  訓練要求:在孩子的腳趾頭上分別貼一貼紙,讓兒童彎腰揭下。

  難度設定:A開始時先讓孩子把腳放在矮凳或最後一級樓梯上嘗試並且只揭1-2張貼紙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後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或10張貼紙。

  幫助給予:家長需要在孩子旁邊或身後協助,用雙手輕壓孩子的雙膝,如孩子無法同時彎腰及伸直膝蓋,可讓他扶著桌子的邊緣進行嘗試。

  5、能2步1級上樓梯;***1-2***

  訓練目的:訓練平衡力、協調及獨立行走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腳上一級樓梯,然後把左腳踏在同一梯級。

  難度設定:A扶著扶手或家長的手踏樓梯;B獨自踏樓梯;

  幫助給予:開始時,家長可站在上一級樓梯上,伸出雙手協助孩子並同時給予口頭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乾果放在樓梯上,等孩子踏上後給予獎勵。注意開始時可在每一梯級放乾果,逐漸地,只在幾級樓梯或最後一級樓梯上才放。不論孩子如何哭鬧,要堅持讓孩子配合才能給予獎勵物。

  4、能抓著滾動的球,並把它推回去;***1-2***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手眼協調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面對面坐在桌子兩端,家長把球推給孩子,鼓勵他伸手把球接住並推回給家長。

  難度設定:A開始時需要在一手臂的距離內進行推、接球,鼓勵孩子雙手接球。推球則用右手從右往左推。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並鼓勵孩子用雙手往外推球,用單手接球。

  幫助給予:開始時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體協助,注意培養孩子在每一難度的獨立操作技能,然後逐漸撤銷幫助的程度。

  3、與別人玩接球遊戲;***1-2***

  訓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運動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

  難度設定:A開始時家長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長把球伸向孩子,鼓勵他/她伸手來接球。C當孩子主動把球給家長時,家長應該說“謝謝”。

  幫助給予:如果孩子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直到孩子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

  2、抓癢;***1-2***

  訓練目的:觸覺刺激,減輕觸覺過敏,促使大腦細胞活躍,改善腦細胞之間聯絡,促進全身趨於平衡。

  訓練要求:抓撓孩子的腳心,重點是腳心不著地的那部分。每次做1~2分鐘,每天4~5次,如果孩子抗拒,開始時可每次只撓一下,逐漸地讓孩子習慣這樣的觸覺刺激。

  1、按摩穴位***0-1***

  訓練目的:促進生長髮育,提高抗病能力,保護兒童健康。

  訓練要求:主要按摩的兩組穴位:

  1健脾和胃的穴位,如足三裡***位於膝眼下三寸,筋骨外大筋內***和中院***位於臍上四寸***。按摩足三裡可使小兒消化系統旺盛,促進消化吸收;按摩中院則能行氣和血,清熱化滯,健脾和胃,對治療食滯瘀積,腹脹腹痛,便祕腹瀉等常見病有良效。

  2是能補腎的穴位,如三陰交***位於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後緣***、二馬***位於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骨小頭之間的凹陷中***及湧泉***位於腳心前凹陷中***。

  兒童右腦開發的注意事項

  不要飽食: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進食過飽後,大腦中被稱為“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多,而它的作用就是使毛細血管細胞的脂肪增多,促使動脈粥樣硬化。長期飽食,勢必導致腦動脈硬化,出現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現象。

  不要矇頭睡覺:隨著被子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會不斷下降。長時間吸進潮溼的含二氧化碳濃度高的空氣,對大腦的危害極大。

  不要輕視早餐:不吃早餐會使身體和大腦得不到正常的血糖供給。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久而久之對孩子大腦有害。此外,早餐質量與思維能力也有密切的聯絡。

  不要少言寡語:大腦有專司語言的功能區,經常說話尤其是多說一些內容豐富、有較強哲理性或邏輯性的話,可促進大腦這些功能區的發育。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孩子,這些功能區會退化。

  少食甜食:孩子大都喜歡吃甜食,但是吃多了甜食會降低食慾,減少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導致身體營養不良,影響大腦發育。

  不做夜貓子:不少父母喜歡熬夜,導致孩子也跟著一起晚睡,這樣就會導致腦細胞衰減,從而影響智力的發展。

  右腦的五項功能

  一、ESP能力:超感覺能力。

  二、影象化機能:一眼看過、聽過的事物可藉由意象顯現。

  三、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是一種高速大量的計算能力,比如能算出多位數乘法。

  四、共振共鳴機能:不需要通過嚴謹的五線譜練習,只要開啟右腦聽一遍,腦海裡儘量去想畫面,就可流利地演奏音樂。

  五、超高速大量記憶機能:如運用在語言學習方面,常聽外語錄音帶,能講四五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