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基本知識

  大腦包括端腦和間腦,端腦包括左右大腦半球,那麼你對大腦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又稱端腦,脊椎動物腦的高階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由左右兩半球組成,在人類為腦的最大部分,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高階腦功能的高階神經中樞。脊椎動物的端腦在胚胎時是神經管頭端薄壁的膨起部分,以後發展成大腦兩半球,主要包括大腦皮層和基底核兩部。大腦皮層是被覆在端腦表面的灰質、主要由神經元的胞體構成。皮層的深部由神經纖維形成的髓質或白質構成。髓質中又有灰質團塊即基底核,紋狀體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廣義的大腦指小腦幕以上的全部腦結構,即端腦、間腦和部分中腦***見中樞神經系統***。

  大腦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重約1400克,大腦皮層厚度約為2--3毫米,總面積約為2200平方釐米,據估計腦細胞每天要死亡約10萬個***越不用腦,腦細胞死亡越多***。 一個人的腦儲存資訊的容量相當於1萬個藏書為1000萬冊的圖書館,以前的觀點是最善於用腦的人,一生中也僅使用掉腦能力的10%,但現代科學證明這中觀點是錯誤的,人類對自己的大腦使用率是100%,大腦中並沒有閒置的細胞。人腦中的主要成分是水,佔80%。它雖只佔人體體重的2%,但耗氧量達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佔心臟輸出血量的15%,一天內流經大腦的血液為2000升。大腦消耗的能量若用電功率表示大約相當於25瓦。

  大腦的構造

  大腦主要包括左、右大腦半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階部分。人類的大腦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思維和意識的器官。大腦半球的外形和分葉左、右大腦半球由胼胝體相連。半球內的腔隙稱為側腦室,它們借室間孔與第三腦室相通。每個半球有三個面,即膨隆的背外側面,垂直的內側面和凹凸不平的底面。背外側面與內側面以上緣為界,背外側面與底面以下緣為界。半球表面凹凸不平,佈滿深淺不同的溝和裂,溝裂之間的隆起稱為腦回。背外側面的主要溝裂有:中央溝從上緣近中點斜向前下方;大腦外側裂起自半球底面,轉至外側面由前下方斜向後上方。在半球的內側面有頂枕裂從後上方斜向前下方;距狀裂由後部向前連頂枕裂,向後達枕極附近。這些溝裂將大腦半球分為五個葉:即中央溝以前、外側裂以上的額葉;外側裂以下的顳葉;頂枕裂後方的枕葉以及外側裂上方、中央溝與頂枕裂之間的頂葉;以及深藏在外側裂裡的腦島。另外,以中央溝為界,在中央溝與中央前溝之間為中央前回;中央溝與中央後溝之間為中央後回。

  大腦半球的內部結構

  1、 灰質: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這些神經元在皮層中的分佈具有嚴格的層次,大腦半球內側面的古皮層分化較簡單,一般只有三層:①分子層;②錐體細胞層;③多形細胞層。在大腦半球外側面的新皮層則分化程度較高,共有六層:①分子層***又稱帶狀層***;②外顆粒層;③外錐體細胞層;④內顆粒層;⑤內錐體細胞層***又稱節細胞層***;⑥多形細胞層。

  2、 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基底核中主要為紋狀體。紋狀體由尾狀核和豆狀核組成。尾狀核前端粗、尾端細,彎曲並環繞丘腦;豆狀核位於尾狀核與丘腦的外側,又分為蒼白球與殼核。尾狀核與殼核在種系發生***即動物進化***上出現較遲,稱為新紋狀體,而蒼白球在種系發生上出現較早,稱為舊紋狀體。紋狀體的主要功能是使肌肉的運動協調,維持軀體一定的姿勢。

  為什麼“左腦”控制右邊身體

  如果“大腦”“平行”的控制“身體”,一側大腦一旦損傷,相對應的“身體”就沒辦法“控制”了,而如果下面是“交叉”的,就還是可以“控制”。

  當然大腦和身體的神經連線並不是直接“交叉”在一起的,否則就會產生“控制混亂”的現象;所以神經細胞是一段一段的連線在一起,中間只有很小的一個空隙讓一些神經遞質等通過。

  而這樣的結構就是最優化的結構了;因為這樣就可以在大腦沒受傷前,可以精確的控制相對應的身體;但一旦大腦受傷後,經過各種“神經遞質”,特別是“腎上腺素”的作用,就會使沒有大腦控制的那些神經進行斷裂、生長,最後和健康的大腦神經進行重新連線。

  這時候您也許還會想:如果是平行的話,到大腦損傷後再生長連線成交叉不就好了嗎?然而對比之下還是“交叉”的恢復來的快,畢竟距離是有大小的;所以既然有更好的恢復方式,進化的過程自然會選擇它。

  但神經的重新連線,依照年齡有不同的恢復期;兒童時期最好恢復,成年人就比較難。

  醫學實踐案例:全球有好幾例只有“半個大腦”,但生活並不受多大影響之人的案例***一般都是兒童時期做切腦手術***;也有成年人一側大腦損傷,而且逐漸痊癒的案例;您可以在網上尋找DISCOVERY大腦神經方面的視訊資料就可以清楚。

  為什麼大腦不是一個“完整球體”

  身體上的“肢體”和很多“感覺器官”,都是“對稱”的,而他們“連線”到“大腦”裡的神經位置也是比較“固定”的,久而久之,大腦就必然也變成了“兩個半球”的“對稱”分佈。

  大腦是怎麼產生的

  因為,生物為了“避免危險”,當碰到一些東西時,開始“緩衝”,減慢“反應”的速度,並進行“對比分析”,最後做出反應。而這種“緩衝”的時間越來越多,相對應的“緩衝神經”也越來越多,於是便形成了“大腦”。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