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蝗怎麼養殖

  螞蟥又稱螞蟥,是環節動物門蛭綱的一類動物,螞蟥的頭部有吸盤,並有麻醉作用,一但附著在面板,不容易感覺到,螞蟥屬雌雄同體動物,能耐飢餓。不過螞蟥要怎麼養,小編告訴你。

  螞蟥的介紹:

  螞蟥又稱螞蟥,是環節動物門蛭綱的一類動物,螞蟥的頭部有吸盤,並有麻醉作用,一但附著在面板,不容易感覺到,螞蟥屬雌雄同體動物,能耐飢餓。螞蟥可以依靠已經獲取的其他動物的血液延長自己的存活時間。在內陸淡水水域內生長繁殖,是我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乾製品炮製後中醫入藥,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近年新發現螞蟥製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歷史上以自然捕撈為主,因近年農藥、化肥等濫用,及工農業“三廢”對環境的汙染,野生自然資源銳減,隨著螞蟥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中國南方在1995年前後,開始捕撈自然苗種,首次進行人工飼養,獲得成功。北方地區因苗種和技術原因一直未有養殖。

  螞蟥怎麼養:

  1.螞蟥的選址建池技術:

  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處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積大小 應根據飼養量而定。一般每畝水面可放養幼蛭6~10萬條。池對角設進水口和排水口。為便於螞蟥的棲息和產卵,池底可放些不規則的石塊或樹枝,水池之中應建高出水平面20釐米的土臺5~8個,每個平臺1平方米左右。池埂還要設防逃溝,用磚砌成,溝寬12釐米,高8釐米, 下雨時用密網欄住或在溝內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种放養

  螞蟥苗種的來源可以浦捉、購買或自繁。在開始養殖時,一般以天然捕捉為主,也可以向有關單位購買。中國傳統作為藥用的螞蟥有三種:人工養殖以金錢蛭為好。金錢蛭體形大,產量高。金錢蛭即農村中俗稱的“牛螞蟥”。牧牛時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種時應注意鑑別。螞蟥雌雄同體,每條螞蟥都可產卵繁殖, 於3月下旬至4月***長江流域,下同***產卵繭,卵繭產於泥土中,一般產卵繭1~4個, 每個繭內幼螞蟥數為13~35個,多數20個左右,每個螞蟥一次可繁殖60~80條。幼螞蟥於6月大量出現,生長迅速,在孵化後一個月內,平均增長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間長得與成體難以區分。以早春放為宜。早春放養十月即可長成、加工出售。

  3.螞蟥的人工繁殖技術

  ⑴、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積宜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設1~1.5米的平臺,中間為水面,水深50釐米,平臺高出水面2釐米,平臺面保持溼潤。做平臺的土應為高含腐殖質的疏鬆沙質土壤, 便於螞蟥打洞,切忌用黃粘土,齊平臺面應設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沒砰臺造成繁殖失敗。一般分為小型養殖池與大型養殖池兩種:

  ① 小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寬3米,深1米的池溝,長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寬40釐米,每一池內設出、入水口。池中間必須有50—100釐米寬的產卵平臺,平臺與水面在一個水平面上,平臺上面堆放一層20釐米厚的腐殖土壤。作為螞蟥產卵繁殖的場所。水位50—60釐米為宜。

  ② 大型養殖池的建造大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據實際的地理環境情況而建成不同的規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還可以在池的底部鋪上一層塑料薄膜。池底應放入適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機質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淨化水質,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龍網紗***高0.5—0.6米***,用以阻擋蛙、蛇等天敵進入養殖池。為了防止夏季水溫過高、光線太強,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樹木遮陽。

  ⑵ 種蛭的選擇:用於作種繁殖和種瑪蟥,年齡應在2年以上,體重30克左右,體質健壯,活潑好動,用手觸之即迅速縮為一團。這樣的螞蟥懷卵量多,孵化率高,種螞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臺陸地面積計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種螞蟥入池後要保持水質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獅供其取食。

  ⑶ 繁殖: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螞蟥產卵繭的時間從5月初開始,持續到6 月中旬***隨個體差異而不同***,5月中旬為其繁殖高峰期。產卵繭期應保持安靜,避免在岸邊走動震動,否則,正在產卵繭的螞蟥會受驚而逃走,造成空繭。

  ⑷ 孵化管理:螞蟥產卵繭後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飼養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繭讓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繭產出後約11~15日孵出幼蛭。剛孵出的幼蛭體形很象成體,呈軟木黃色,體背部的兩側各排列著7條紫灰色的細縱紋。隨著幼蛭的生長,縱紋間的色澤逐漸變化,形成5 條由兩種斑紋相間組成的縱紋而變化成成體的色紋。在孵化階段,應儘量避免在平臺上走動,以免踩破卵繭。平臺面要保持溼潤,可覆蓋一層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氣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沒過平臺, 保持差距3釐米左右。把繁殖後的種螞蟥撈出後,即可投放幼嫩的蚌類和螺獅供幼螞蟥取食,幼螞蟥孵出後兩,三天內主要靠卵黃維持生活,三天後即可採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獅的血液和汁液,在一個蚌的體內,會鑽入數10~100條幼螞蟥, 隨著幼體的長大,它們會吞食蚌、螺獅的整個軟體部分,幼螞蟥生長迅速,半個月後,平均增長達15毫米以上,即可轉入大池中飼養成成螞蟥。

  4.螞蟥飼養技術

  螞蟥生命力強,粗生易長,極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餌和調節水質。

  ⑴ 投餌:金錢蛭主要取食螺類、蚯蚓等無脊椎動物及哺乳動物的血液, 人工餌養天然飼料以來源廣泛的螺螄為主,輔以蚯蚓、昆蟲的幼蟲等,人工飼料主要是各種動物血。螺螄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養殖池內放養一定數量的螺螄***每畝25 千克左右***,讓其自然繁殖,供螞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螄不宜過多, 以免與螞蟥爭奪空間,動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對螞蟥的迅速生長有顯著的作用。把豬、牛、羊等動物鮮血凝塊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塊,螞蟥嗅到腥味後很快就會聚攏來,吸飽後自行散去。要及時清除凝血殘渣,以免汙染水質。

  ⑵ 調節水質:螞蟥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嚴。水溫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攝食,過高也影響生長,在汙穢水中亦能生長。但人工養殖密度高,水質保持清潔為好,要保證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溫高,要注意適當換水。

  ⑶ 越冬管理:要保證種螞蟥安全越冬。入冬後,氣溫降到10℃以下, 螞蟥停止攝食,鑽入土中或樹葉下冬眠,早春放養的螞蟥一般都已長成成體,可加工出售。捕撈時,先將水排完,然後用網撈起,選個體大、生長健壯的留種,每畝應留種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種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後,可在池面上加蓋稻草或木杆以防凍並保持泥土溼潤。也可以帶冰越冬,要將池水適當加深,以防止完全結冰。

  螞蟥的分類:

  日本醫蛭

  又名:醫用蛭。體狹長稍扁,略呈圓柱形,體長3~5釐米,寬4~5毫米***固定***。背面綠中帶黑,有黃色縱線5條。腹面子坦,灰綠色,無雜色斑紋。體環數103;環帶不顯著,佔15環。雄生殖孔在31~32環溝間;雌孔在36~37環溝間。眼5對,列成弧形。體前端腹面有一前吸盤。食道縱褶6條,顎3片,半圓形,顎齒髮達。後端腹面有一後吸盤,碗狀,朝向腹面,肛門在其背側。

  生活於水田及沼澤中。吸人、畜血液。行動敏捷,能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春暖時即活躍,6~10月為產卵期,冬季蟄伏。再生力很強,如將其切斷飼養,能由斷部再生成新體。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寬體金線蛭

  體長大,略呈紡錘形,扁平,長6~13釐米,寬0.8~2釐米。背面通常暗綠色,具6條細密的黃黑色斑點組成的縱線,背中線1條較深。腹面淡黃色,雜有許多不規則的茶綠色斑點。體環數107。環帶明顯,佔15環。雄生殖孔在33~34環溝間;雌孔在38~39環溝間。眼與日本醫蛭同。前吸盤小,顎齒不發達。

  生活於水田、河流、湖沼中。不吸血,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蟲、軟體動物的幼蟲及泥面腐殖質等。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

  茶色蛭

  又名:牛鱉。體較寬體金線蛭略小,呈柳葉形,扁平背部棕綠色,有5條細密的綠黑色斑點組成的縱線;腹面淺黃色,甚平坦,散佈不規則的暗綠色斑點。餘與寬體金線蛭相似。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