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學習記憶能力

  記憶,是獲取知識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手段.對於學生而言,學習的最大障礙莫過於記憶力差.怎樣克服記憶力差的困難,提高識記和學習的效果,是每一個學生都盼望解決的問題.的確,學生成天學習大量沒有親身實踐過的理論知識,沒有一定的記憶力是不行的.

  提高記憶力的方法,中外學者都歸納出了若干種.但哪種方法適合於自己,還得靠自己在學習實踐中摸索和總結.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要求,正確採用不同的記憶方法,是保證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和學習質量的前提.現在,我介紹如下一些記憶方法,供廣大學生參考,以期幫助提高記憶力.

  交談記憶法.和同學在一起散步或閒聊時,可以就學習中的疑難問題作為交談的話題,你一言,我一語,或許就能把疑難問題解決了.這種活動,不但能鼓勵大家主動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通過交談,會使自己尚未紮根的記憶和沒有自信的記憶,變成確定實在的記憶,牢牢地印在腦海裡.

  重複記憶法.重複是學習之母,重複是同遺忘作鬥爭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告訴我們,遺忘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因此要及時複習.艾賓浩斯還告訴我們,學習,記憶的程度應達到150%,將會使記憶得到強化,這種"過度學習"的方法,可以使學習過的內容經久不忘.重複不僅有修補,鞏固記憶的作用,還有加深理解的作用.

  對比記憶法.它的特點是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複習和鞏固舊知識.即學習新知識時,對照聯絡舊知識,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進行記憶.在反覆對照比較過程中,就加深了對舊知識的記憶,對新知識的理解,而理解之後就容易記憶了.

  列表記憶法.這種方法使用範圍十分廣泛,就是把有關材料分類集中起來,列入表中適當的位置上.往往是一張表整理出來了,條理也清楚了,內容也記住了.列表的型別比較多,常用的有一覽表,系統表,關係表,比較表等.

  概括記憶法.為了便於記憶,我們要把所學的東西加以歸納,概括,找出它的重點和主要內容.這種記憶法,還能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抓重點記憶法.要立足於全面,系統地學習知識,要突出重點,抓"牛鼻子",起到以點帶面,"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機械記憶法.學習英語單詞,外文字母,元素符號等,用這種方法就比較湊效.機械記憶法,就是採用單純的反覆記憶來達到鞏固和掌握學習內容的目的.

  "體操式"記憶法.馬克思有超常的記憶力,但其超常的記憶力也不是天生的,這與他堅持強記的習慣分不開.他從少年時代起,堅持用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語去背誦詩歌,天長日久,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強.列夫·托爾斯泰稱這種方法"是記憶力的體操".

  理解記憶法.俗話說,如要記得,先要懂得.在看書或聽課時,理論聯絡實際,把科學概念或定理等通過聯想來幫助理解,這樣就容易鞏固,記住新知識.有人曾做過試驗,一篇百字文,理解之後大概用15—20分鐘就可以把它記住了,如若不是這樣,則要花費近一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

  覆蓋關鍵部分記憶法.先用紙蓋住你認為難以記住的內容,暫時不讓自己看見,然後再讀餘下內容,想象被覆蓋部分的內容,實在想不出來,才移開蓋紙,如此反覆幾次,就可以記住了.

  歸類記憶法.為了系統地,牢固地掌握科學的知識,可以把繁多的內容按意義不同,性質不同,用途不同,結構不同,形式不同等進行分類.分類以後,內容就顯得簡單明瞭,就減輕了記憶的負擔,縮短了記憶的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五到"記憶法.在記憶時,要做到眼,耳,口,手,腦配合使用,比使用單一人體器官效率高得多.這其中的"手",就是要求多動筆,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尖",手腦並用,學思結合,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這比單純地口讀目記效果要好得多.

  以上介紹了一些值得借鑑的提高記憶力的方法,當然還可以羅列出許多方法來,但既無全部羅列的必要,又無全部羅列的可能.關鍵還要結合自己的實際,要有強烈的求知慾望,這才可以摸索和總結出一套或幾套適合自己的科學的記憶方法,有效地提高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