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個角度全面解析如何提高記憶
人的腦袋真的很奇妙,由許多不同組織構成、控制人體的行動、思考、記憶,讓人能自在地做出一連串的活動,並把它存留下來,成為習慣和知識的累積。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階心理活動的基礎。
一、 從空間角度講,主要是空間轉移記憶法。
在學校,教室、閱覽室、宿舍、操場、花園,只要不是上課時間,都可以通過轉移學習地點的方式來調節情緒,提高記憶效率。若在校外,則可以選擇離家近的清靜地方,一條石凳、一處臺階、一方草坪、一片樹陰,還有其他能讓你放鬆的處所,都可以成為你記憶的天堂。我上大學時甚至還曾看到,一位政治系的高才生跑到鞋匠鋪裡,半躺在床上,拿著書喃喃自語。只因那個鞋匠很隨和、風趣,他喜歡那裡,能在那裡忘乎所以地背書。當然,轉移空間後很容易分心,因此需要培養很強的自制能力,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記憶材料上。
二、從時間角度講,包括:
1、 瞬時記憶法。也就是在接觸識記材料的一瞬間,同時有意識地記憶。
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則材料讀給同學們聽,預先告訴他們只要聽聽就行了不必記,聽完後看看他們記住了多少內容;再拿同等難度的材料來讀,預先則告訴他們聽完立即要求複述,然後看他們記住了多少內容。你會發現,後者記住的內容遠遠超過前者,這裡就充分體現著有意識的瞬時記憶的效果。
2、 即時記憶法。老師每講完一個要點,即在腦子裡迅速回憶一遍;每節課下來,即用一至三分鐘時間在腦子裡將有關內容回顧一遍;每天晚上臨睡前,將一天學的主要內容及重要細節“過電影”,想不起來、沒記準的,立即再看看;第二天早上醒來,立即回憶頭天晚上記的內容,想不起來的再看看。如此即時、反覆記憶,效果極佳,一旦養成習慣,將受益終生。
3、 間隔記憶法。每隔三四天或一週、一個月,集中複習有關材料,查漏補缺、強化鞏固。
4、 大塊時間記憶法。能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較集中時使用,比如自習課、晚上、休息日、考前複習階段等。
5、 零碎時間記憶法,即見縫插針法。如吃飯前後,散步時,乘車、排隊、等人的時候,都可有意識地追憶識記材料。
6、 最佳時間記憶法。許多人以為早晨是最佳記憶時間,一點不錯。而事實上不少人晚上的思維也很活躍,記憶效果很好。還有黃昏時分,在幽雅清淨的花園裡,記憶也會特別有效。尋找儘量多的最佳時間去積極識記,正是很多優秀學生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