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

  學習物理能力的培養,是高中學生學好物理的關鍵所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培養高中學生學習物理能力的做法

  1、通過觀察與實驗的方法來激發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物理學家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最基本的一條是進行觀察和實驗,物理現象的各種規律,幾乎都是通過實驗發現的.實驗對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在講反衝運動時,可以模擬大炮的演示,如圖1:

  ***l***將小瓶上半部打一小孔,作為點火孔,用紙捻,堵住小孔防止漏氣用細線將小瓶傾斜著固定在力學小車上.

  ***2***向小瓶內注入10-15mL稀硫酸,少量硫酸銅溶液和2~3g鋅粒.加硫酸銅是為了提高稀硫酸和鋅粒化學反應速率.

***氫氣***

  ***3***將瓶口塞上放置在光滑的地板上

  ***4***用20cm長紙棒對準小孔,立即點火,只聽“鐺”的一聲響,橡膠塞射出十幾米遠的距離,同時小車向後反衝一米多遠.

  這種新穎獨特實驗,大大地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通過學習物理史料和歷史故事,來激發對物理學的興趣

  學習前輩物理學家獨立思考,刻苦鑽研,敢於開拓,勇於創新的精神,以頑強的意志攻克物理學習中的一道道難關.

  3、攻克物理難題,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和不懈努力,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一道道物理題目,這就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當一些難題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解決時,學生感到無比的欣慰.

  二、掌握方法,是提高能力的關鍵

  掌握方法,就可以加速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程序.

  1、運用對比分析法,深刻理解有關物理概念的本質區別

  我們知道,物理概念大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經驗公式,然後通過嚴格的理論論證而形成的.概念是判斷、推理的基礎,也是研究物理現象和論證的基礎,在研究物理現象和論證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大都是和概念錯誤相關聯,而在概念錯誤中又以概念混淆更為常見.它嚴重影響物理結論的準確性和論證的邏輯性.在學習概念過程中,往往感知理解有關概念的共同因素,而不容易感知、理解概念之間的本質區別.例如,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學生容易感知,但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往往把平衡力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混淆,混淆的原因是他們都是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弄清它們的區別,就不會混淆了.他們的區別是:

  ***l***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兩個不同物體上,而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性質相同的兩個力,而平衡力是性質不同的兩個力.因此,應該注意對有關概念進行對比分析,深刻理解它們的本質區別.

  2、運用分類概括法,明確有關物理概念的邏輯關係

  在學習中,應該注意用分類概括方法,藉助圖表,對相關概念進行分類.

  如:

  3、研究解題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

  學習物理絕大部分時間用於解題上,成績的考核也是看解題的能力,因為物理的解題能力是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去分析解答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體現一個學生物理思維的素質和物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研究解題方法,特別是一題多解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解題的靈活性、多向性和獨創性.

  4、掌握“由博反約”法,不斷鞏固所學知識

  “由博反約”法:就是整理知識結構,是指系統化、條理化,形成便於記憶的知識體系,具體做法是對學過的知識及時進行復習總結,通過綜合、概括、比較、分類,編織成各種對比圖表、公式表、解題思路模式等方式.使對所學過的知識,有一個比較完整地認識.使所學的知識材料,由厚變薄,削枝強幹,高度概括,從整體上易於掌握便於記憶,使所學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紮實,也有利於養成遇到概念問題想定義,計算問題想法則,推理問題想定律的習慣.

  三、啟發思維,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託

  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要促進智力的發展,就必須開啟學生的思維門扉,讓大腦經常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之中,把所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這樣自學能力才有依託,思維才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必須善於“設疑”,提出問題,激起學生心中探索問題的波瀾,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鑽研,主動探索,銳意進取,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

  教師不僅“設疑”,還要突出強調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才合乎培養開拓型人才的時代要求.教師的“激疑”只是激起學生思維,而學生自己“質疑”才是他們對教材實現認識飛躍的起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具有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比培養解決問題能力更為重要.

  四、嚴格訓練,是培養應用能力的手段

  任何一種能力,都是要通過反覆實踐才能真正獲得.拳師教徒弟,要讓徒弟拳不離手,樂師教弟子,要讓弟子曲不離口.物理學是一門科學,它有內容符合邏輯的理論體系.物理學的內容豐富而複雜,它既有抽象的概念和定律,又要運用實驗方法和數學工具,同時還有許多聯絡生產、生活實際內容.因此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必須讓學生掌握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有計劃、逐步地訓練學生掌握和運用初等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如果我們學習物理只是單純記憶或背誦一些定義、定律和公式卻不理解其物理意義,那是毫無益處的.一個物理概念的本質屬性的總和是概念的內涵,概念所反映的現象總和是概念的外延,只有充分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並把它們之間有機的聯絡起來,才能正確地理解這個概念的本質.對物理定律和公式也是一樣.只有通過反覆運用──正用、反用、變用的嚴格訓練,才能準確地理解條件與結論的必然和有機的聯絡與轉化,才能牢固掌握這些定律和公式,並能進行靈活應用,以達到消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