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地理的有效方法
地理是文科的學科目,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地理就是背,背,背。學習地理,並不是死記硬背,地理更多的需要結合實際去理解把知識還原到各種情境中去,才能更好地掌握。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方法1、直觀讀圖法
各種地理圖表中,有些圖表的內容是較淺顯易見的,直觀讀圖法多適用於講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如在講我國降水量的空間分佈時,可先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臺灣的火燒寮和年降水量最小的地方——新疆的托克遜,而後在這兩點間劃一直線,再觀察從東南向西北方向顏色的變化,便可知道“我國年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
方法2、縱向聯絡法
學地理知識也和學其他知識一樣,有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用聯絡的方法讀地圖,方可知道新知識的來龍去脈。如中國氣候特點之一的“氣候複雜多樣”,同學們只要在讀好“中國溫度帶的劃分”、“中國乾溼地區”和“中國地形圖”的基礎上,把影響氣候的諸因素聯絡起來,便可得出結論:
“疆域遼闊,南北跨緯度廣,東西距海遠近差別極大,地勢高低相差懸殊,地形型別齊全,分佈錯綜複雜是造成氣候複雜多樣的主要原因。”又如世界氣候型學習、亞洲主要山脈、高原與河流走向之間的關係等皆可用縱向聯絡法。
方法3、橫向對比法
學習地理時,特別是進行橫向比較時,往往需藉助地圖,這樣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點及其成因等。如在學習南美洲的地勢地形時,可與北美洲的地勢地形相比較。通過讀圖便知道,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相似之處都是由三大地形組成;而南美洲不同於北美洲,南美洲西部為高大的山脈,東部是平原與高原相間分佈,北美洲則是南北縱列的三大地形。這樣通過觀察、比較,加深了對南、北美洲地勢地形的認識。
在中國地理的學習中,掌握省級行政區的劃分是十分重要的,它關係到以後學習氣候,河流、礦產等地理現象、地理事物的分佈及分割槽地理等各知識點。而“中國政區”圖中各省地理位置的分佈似乎比較亂,名稱也較多,較難記憶,這樣就成了同學們學習中的難點。如何提高學習、掌握這張圖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呢?這就必須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及記憶技巧。下面就介紹一種分塊記憶方法。
首先,準備兩張空白的“中國政區”填充圖,在學習的過程中作練習用。
第二,先按地圖冊上的“中國政區”圖,在預先準備好的其中一張填充圖上填寫一遍。這樣同學們對我國23個省、5個自治區、3個直轄市就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第三,開始仔細閱讀***也可說“背誦”或“強化”記憶***地圖中的具體內容,進行分塊學習與記憶。第一塊,東北三省:由北向南依次為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第二塊,中部兩市四省:北京市、天津市。然後從河北省開始,在“中國政區”圖的中間通過一條線,由北向南,依次為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第三塊,兩島及沿海五省一市一區:兩島為臺灣省和海南省。沿海五省一市一區由北向南依次為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四塊,在第二塊與第三塊的中間,由北向南夾著安徽省和江西省。第五塊,西北及北部四省三區:由山西省往西畫一條直線,從東往西依次穿過山西省、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再加上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塊,西南三省一區: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
第四,練習與鞏固。按這樣的分塊方法與步驟反覆操練記憶,並且在另一張預先準備好的空白填充圖上用鉛筆試填。不要看已填好的圖,自我檢驗學習的效果如何。如果出現差錯,按上面的方法與步驟再次反覆練習。六塊內容一齊記憶有困難的話,可先練習第一至第四塊的內容,然後再練習第五至第六塊的內容。
方法4、旅行讀圖法
孩子們都喜歡旅遊。可以結合旅遊來讀圖。比如讓孩子制訂旅遊計劃:第一站去什麼地方,第二站去什麼地方,走什麼鐵路,經過什麼城市?等等。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就會學到許多知識。當然,如果條件許可,應該帶孩子出去走一走,那樣會開闊孩子的視野,對孩子學習地理是大有好處的。
學習地理的注意事項
學習不能只喊口號,而應該付出實際行動。要在學習的幾個實際環節中下功夫,各個學科的學習環節無外乎預習、上課、練習、複習,學習地理與學習其它科目一樣,要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上課、練習、複習,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預習、複習兩個環節。
學習地理決不能等全部學完後再回頭複習,這樣你是決不會理解課本知識的,你會發現學地理很難。可是如果你把地理當天的內容當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點知識就在你腦子裡更明確一些,日積月累就會培養成為你的地理思維,那麼學習地理就會易如反掌了。高考雖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礎,地理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等,因此,複習中應多看書。實踐證明,自覺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