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澳洲留學的真實生活感受

  澳洲成為越來越多留學生的選擇,想要前往澳洲留學的學生是不是也想提前瞭解留學的真實生活感受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澳洲留學生活資訊吧!

  澳洲留學生活感受

  a,男,19歲,國內高二未讀完,過來先讀語言,達到雅思考試5分水平後就讀11年級。這邊12年級相當於國內高三,然後參加統考進入大學。他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語言學校週一到週五每天約五小時課,要記考勤的。一般要出勤率達到80以上才合格。他第一天放學回家就按小時計算了一下每週逃多少課正好達到80。平時作業一般是不寫的,上課打盹,課間打牌,放學就直接到機房***臺式遊戲機廳***或者網咖打遊戲、看電影、聊天。國外除了一些24小時的連鎖店外其他都關門很早的,唯有以上這兩個地方通宵營業。這可美壞了他們。好不容易脫離的父母的“魔掌”,這下可算是自由了。他經常不回家,玩到第二天早上去學校洗把臉,然後“上課”。最高紀錄是為了打個什麼遊戲***本人對這類遊戲實在不感興趣,所以叫不上名字來***,在網咖的排行榜拿個靠前的名次,居然一個星期沒出那小黑屋!我真是佩服!

  至於吃,就是下館子或叫外賣了,他從來不去菜市場,當然也不會做。偶爾去別人家蹭吃蹭喝,幾個人還要買上幾打啤酒或者幾瓶威士忌,每次都是喝到爛醉如泥才肯罷休。他花錢如流水,家裡帶來的花完了就打個電話讓老媽匯,匯的錢很快又沒了就到處借。吃和玩依舊如往,最後乾脆把房子退了,行李扔到同學那裡,以網咖為家。按說在國內讀到高二過來的,雅思考個5分應該不難,但就是這麼個“學”法,他讀了足足一年半的語言才正式進入高中。現在是11年級的第二學期,據說第一學期5門課3門沒及格。這裡沒有補考一說,兩個學期算總成績,夠了就升12年級,不夠就重讀11。他倒是活的瀟灑,整天都樂呵呵的,問他什麼回答都是“不急,不急”。照我看來,離遣送回國那天已經不遠了。***在一定時間內不能達到一定標準的留學生要被遣送回國的。還要說明一點,澳洲移民局對待各國留學生的標準不一,對中國人尤其苛刻。***

  b,男,21歲,讀tafe,相當於國內大專。女朋友在英國讀書,每天通電話至少兩個小時,最高紀錄一宿—12個小時!自己身邊有三個固定的性伴侶。聲稱男人的生理需要是必須及時得到滿足的。

  c,男,18歲,讀11年級。老爸是國內某公司老總,有的是錢。一天三餐幾乎都在餐館解決,2元以內的零錢從來看都不看一眼就當作小費了。第一次回國給女朋友買了條鑲有澳寶***澳洲很有名的一種石頭***的項鍊,二百多塊,買了之後還感慨,“第一次回去送這個東西是不是太寒酸了,人民幣才一千出頭!”第二次回去是半年之後,又買了塊guess的時裝表,小三百。結果不知怎麼的分了手,回來後就向大家宣佈:“我就當拿錢打發叫花子了!”每次從國內回來都要換一款當時最新的手機,在這邊還又買了兩部,說沒事拿著玩唄。一高興了就宣佈,“今天我請客,說吧,吃什麼。”唐人街是他經常出沒的地方,所有館子都去遍了,聲稱都吃膩了。煙抽的很凶,酒也經常喝,說要不然就不叫男人了。

  澳洲留學生活建議

  第一,參加校內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是澳洲國民最熱衷的消遣之一。澳洲人在大學階段積極參與體育運動不單單為了鍛鍊身體,更是為了培養競爭才能和領袖素質,而競爭才能和領袖素質恰恰也是各大公司對所招聘人才的重要評判標準,因為其直接鍛鍊了人的團隊合作能力,處世的靈敏度,承受壓力的能力等等。比如一個大學運動隊的隊長畢業後找工作,其優勢絕對不可限量。多項調查表明,大學從事體育的人,畢業後比那些不沾體育的同學明顯收入高,特別是企業總裁,大多從大學體育中獲益甚大。

  第二,積極參加校園活動。

  在澳洲的大學,校園社團活動常常和功課一樣重要。課外活動小組是培養未來領導人的田園,與參與體育運動不同的是,除了能夠鍛鍊領導能力,參與過程中還可以學會怎樣理解、幫助別人,滿足別人的需要,以及與人溝通的技巧,這些都是贏得企業青睞的條件,同時也是澳洲文化中所謂"領袖素質"的基礎。

  第三,積累工作經驗從快餐店打工開始。

  在中國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說法,"澳洲的孩子早獨立"。在澳洲,KFC、麥當勞裡打工的很多都是16歲大的高中生,大學生打工更是普遍之極的現象,甚至不去打工的人反而成了少數"另類". 很多人除了完成學業,都有一份或多份兼職工作。攢下來的錢可以用作學費或零花錢,更重要的,當然是為將來的實習和就業提前"熱身"。在這裡的HR往往有種普片的看法,打工時鍛鍊的是"Transformable SKills" ***可轉換技能***, 比如與顧客的溝通技能,解決問題的技能等等。

  第四,把實習當作磨刀石。

  澳洲公司大多青睞經驗豐富的應聘者,而一份全優成績單的作用相當有限。因此實習機會為畢業生謀職創造了更多的可能。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大學生,對他們來說最理想的就是在傾心已久的公司實習,並在畢業後順利轉為正式員工。即使實習單位因種種原因無意招新人,在行業領先的大公司實習經驗或者一份該公司主管的推薦信,相信依然能使同行業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眼前一亮。

  第五,最大程度的從學校就業中心尋求幫助及資訊。

  澳洲許多眾大學都在校內建立了就業中心,以幫助畢業生提高就業率,通過企業與大學的聯絡增加就業資訊對學生的傳遞。其形式基本可以分為開設各種就業技能免費workshop, Resume Rescue 等發展課程,一對一的求職技巧輔導--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培訓導師講解如何寫簡歷、如何尋找工作機會、如何應對面試等,請傑出校友回校分享成功的經驗,或通過專門的軟體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職業興趣測試。有的學校甚至提供免費簡歷修改服務***當然,次數有限***,還提供模擬面試練習機會。

  澳洲留學行李準備竅門

  箱子 選擇最佳運送方式

  對於出國的人來說,行李是讓人頭痛的大問題,通常會採取以下幾種方式:隨飛機航班託運、快遞、海運。它們各有利弊。

  生活用品 國外網購更實惠

  一般來說,留學生準備行李的原則是:差價越 大越要帶。

  洗漱用品之類,只需帶上一套旅行裝就行了。英國牙刷較貴,可多帶幾支。通常不必帶床上用品,一般寄宿家庭都會提供。即便學校宿舍空無一物也不要緊,許多國家都有專供大學生的家居用品網站,被子、廚具一應俱全,在訂購時標註好哪一天送到學校就行。

  其實,隨著人民幣升值,國外很多商品的價格都不再高不可攀。唯一的障礙是留學生一般沒有買車。大的超市在市郊,需要開車去,坐車或走路都不方便大采購。所以不妨考慮網上訂購的方式,不但省時省力,不少留學生比價後還發現,同樣質量的商品,網購價格比商店便宜近四分之一。

  在Unipacks***.unipacks/ ***這家英國網購網站,同等價位的商品,質量比比英國最大超市Tesco要好得多。不少國外網購商店在淘寶上已經有了授權的加盟店,留學生可以讓國內的父母提前訂好,到了英國直接簽收。如果目的地是美國或加拿大,不妨去沃爾瑪的網店看看***.walmart/ ***之前澳際的小韓老師在英國的時候經常使用的一個網站,北美人喜歡在這裡購物,日用品***FOR THE HOME***、電器***ELCTTRONICS***等物品的價格一覽無遺。在出國之前檢視一下這些網站,做到心中有底,到國外之後再根據需要選購。

  另外,出門前記得帶上些常用藥品,國外購買既不方便,也不划算。

  衣服 巧用真空壓縮袋

  衣服要根據留學目的地的氣候進行合理選擇。

  以英國為例,休閒舒適的衣服以及正裝西服都必不可少。英國常下雨,海風很大,雨衣和防雨的風衣非常實用,雨傘要選擇有防風功能的。另外,英國買不到塑料拖鞋,棉拖鞋倒是很多,習慣在家穿塑料拖鞋的要記得自備。

  如果是加拿大,雖然天氣很冷,卻不用帶很厚的高領毛衣或者秋衣秋褲,因為那裡是乾冷,室內空調很足,只需要帶好牛仔褲、長袖和短袖T恤、外套和加厚的羽絨服就夠了。

  原則上,衣服可以多帶,羽絨服又輕又保暖,不妨帶一件。帶上一套西裝或禮服能省下不少錢,要知道,在國外定做正裝非常昂貴。英國一套質量不錯的西裝,價格在1000英鎊以上,加拿大也要1000多美元,而在國內,三四千元人民幣就能搞定。

  為了節約行李箱的空間,不妨將衣服整理好放入真空壓縮袋抽乾空氣再放入箱子裡。

  檔案 隨身小包很重要

  選購行李箱時要注意,如果是大箱子附帶一個小包的款式,會很實用。在小包中放重要物品,比如入境檔案、護照、飛機降落前發的入境卡、筆和少量現金。所有重要檔案都要備份,包括護照***簽證頁***、錄取通知書、匯票、機票、學位學歷證書及英文翻譯件。影印件要和原件要分開放,可以放到大行李箱的袋子裡,以備不時之需。護照照片和電子底版最好都帶上,因為在國外要辦各種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