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名人創業史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網路創業已經為高校畢業生開闢了一條新的渠道和路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葉蕾,復旦畢業生,國企工作,卻依然辭職開始在網上開花店當起了賣花姑娘。2年的時間,從網店到實體店,在初期光鮮花的營業額就能穩定在6萬左右。美麗的女孩、漂亮的花束、優雅的花店、帶著夢想的生活方式……這也許是許多90後、90後年輕人最為嚮往的生活。

  處理網際網路訂單、敲定進貨事宜、接待門店顧客、精心搭配花束……在南京開花店的“賣花姑娘”葉蕾已經習慣了每天忙忙碌碌的創業日子,“創業給了我很好的生活狀態,我時刻都很充實。”她笑著說。

  大學畢業,兩年時間換了兩個單位,還是沒能讓葉蕾產生歸屬感。從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的葉蕾,起初在國企上班,名校學歷、穩定的工作加上姣好的形象,令周遭羨慕不已。但是,她的心卻另有所繫。,她毅然辭職,和另一個漂亮的女孩合夥在網上開起了虛擬花店,取名“櫻庭花町”。生意剛開始的時候,也經歷了彷徨和低谷,但兩個女孩卻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夢想。

  “當我接觸花店這一行,帶給我的興奮和新鮮感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我在做的事情是一個朝陽產業,有很好的前景。”葉蕾說。

  “沒有啟動資金,網際網路就是我們創業的最好平臺。”葉蕾說,“我們的經營和推廣都在網際網路上展開,即使現在有了實體店,我們的許多客戶仍然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我們的訂花配送服務。”

  當初葉蕾藉助網路編織創業夢的時候,最大的壓力不是別的,而是來自她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傳統的人,在他們看來,賣花跟賣水果、賣菜一樣,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出來應該做的體面工作。所以最初他們不願意我辭職。”葉蕾說。

  “我們是毅然決然的,而且立志做一個不一樣的花店。”葉蕾認真地解釋道,“我們走的是私人定製情感路線,為有故事的客戶量身打造不一樣的花。我們摒棄了傳統花店的搭配與包裝方式,不論是花的設計或是包裝手法,都是源於花藝師對顧客故事的理解,以及對生活和美的見解。”

  就這樣,葉蕾開始利用微博建立自己的“據點”,傾聽客戶訂花故事,製作獨一無二的私人定製花束。

  今年3月,葉蕾接到了一個訂單,“是一位先生想要送花給他在咖啡店一見鍾情的女性,但只知道對方穿一件藍色的裙子,拿著賓士車鑰匙。於是我們就在咖啡店附近,為他佈置了一輛白色的賓士車,車尾箱裝滿了藍色滿天星鋪到地上。”葉蕾說,每一個幫轉發這條微博的人都可以獲得“櫻庭花町”送出的一束藍色滿天星,希望能以此找到這位miss blue。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來店裡買花的每一位顧客,我們都會認真傾聽他的故事。他是為誰挑選鮮花、又為什麼送花、想要表達些什麼……”葉蕾說,她店裡的每一束鮮花,都是為顧客而生的獨一無二的私人定製。如果客人們接過花束時能綻放出驚喜的笑容,那就是對花店最棒的肯定。

  葉蕾的創意花店,不僅深諳網路營銷之道,更是迎合了當下消費者對個性和美的需求,“櫻庭花町”慢慢有了知名度,她們開始夢想著在當地最大的高階購物城開一間門店,從網路走到消費者面前,做“城中最美的花店”。

  “當年的我們一切都不太成熟,小心翼翼遞出去的入駐申請,被商城婉拒。”葉蕾苦笑道,“理由很簡單,他們需要有知名度與運營經驗的成熟品牌,以保證顧客的購物體驗。”

  正值二十出頭、意氣風發的年輕創業者並不氣餒,她們要用行動證明自己。

  “除了鮮花銷售以外,我們還接了很多現場花藝佈置、開業活動、宴會和派對業務。我們得到了許多企業和個人客戶的信賴。”葉蕾自豪地說,“創業讓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時刻都保持學習和思考,讓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許多可能性。”

  葉蕾和她的團隊以非常的努力,終於站到了當地花藝行業的頂端,她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兩年後,最心儀的商場反而向她們丟擲橄欖枝,邀請她們入駐。

  “我認為人在追求夢想的時候所散發出的光彩,能夠打動身邊的許多人。所以我們在一無所有的創業初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無償支援,我的家人後來慢慢理解我,也是儘自己所能給了我很大幫助,現在他們也很為我感到驕傲。”葉蕾說。 父親稱呼葉蕾為“賣花姑娘”,葉蕾就嚴肅地糾正,“我們不只是賣花,我們是設計公司。”小到一束花,延伸至製作翻糖甜點、承接現場佈置、開設花藝課、舉辦派對,以及做軟裝等等。

  80%的營銷+20%的作品創意,在初期的純網上營業階段,“櫻庭花町”單單鮮花的營業額就在每月6萬元左右;加上承辦各類活動,每月營業額還能再翻1倍,而且每一年都能有所提高。

  “我們所處的樓層是國際二線品牌的樓層,這對於一個南寧本土創業品牌而言是極罕見的待遇。”說起自己的第一家實體店,葉蕾滿臉興奮。加上線上線下良性互動,如今,葉蕾的創意花店年營業收入過百萬。

  不過,賺多少錢並不是這群年輕人評價自己創業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的,我們結交了很多朋友,就像您一樣,我們通過真誠的交流結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葉蕾親切地看著記者說。

  葉蕾還說,他們就是想要向大家展示一種有格調的生活方式,為了夢想,開足馬力的生活一定很酷。

  二

  網際網路在中國發展了20年了,尤其是在近兩年網際網路大潮的推動下,湧現出一大批的網際網路創業者。然而看似熱鬧的背後,卻充斥著各種概念和噱頭,當資本寒冬來臨後,又如泡沫一般在短暫的炫目後,紛紛死掉。

  有的人將之歸結為“網際網路思維”的不靠譜,並把網際網路等同於概念和噱頭。然而實際上,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已經從網上走到線下,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相對成熟的線上,O2O仍然是一片蠻荒之地。

  先行者們很輕易的利用先到的優勢,收集了樹上的果實,這是最省力的事情。而部分後來者由於來的時間晚,吃不到樹上的果實,卻又不願意做開礦的苦活、累活,只能靠各種謊言和噱頭去欺騙更後面人和投資者。

  然而真正的創業者卻不屑這麼做,因為地底下的金礦才是他們真正追求的。而網際網路的金礦是什麼,就是給每一個人節約成本,帶來價值,甚至創造出價值!

  而這正是李健和他的人人車做的事情。人人車只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就賣出了20萬輛二手車,實現月交易額破10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但即使這樣,未來還有98%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然而李健看重的並不僅僅是這些。李健在採訪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做網際網路搞了十幾年,以為已經改變了世界,我們經常有很多人自以為改變了世界,但自己離開那個小的烏托邦,回到現實社會,回到我們老家,回到農村,跟20年前沒有任何變化,騙子照樣在騙人,你照樣掛不上號,你照樣升不了學,這些行業有沒有因為網際網路的存在有任何的變化嗎?沒有。

  網際網路在某些人眼中只是一個工具,一個成名的工具,一個聚集財富的工具,很少有人願意去做背後公眾看不到的事情,去做一件能給所有人帶來價值的事情。而這恰恰才是網際網路真正的本質,去掉一切不必要的環節,節省成本,實現每個人的價值所在。

  這也是李健選擇二手車C2C模式的原因,為買家和使用者帶來真正的價值。

  人人車是第一家敢把14天無理由退車白紙黑字的寫進合同上,之前行業沒有人敢這樣做,甚至說,在人人車之前,二手車是沒有售後保障的。

  首先,帶給賣方的價值:幾乎比任何其他的賣車渠道,人人車能幫賣方多賣20%,這就意味著什麼呢?你通過其他渠道,可能也就賣10萬塊錢,那人人車能幫你賣到12萬塊錢,多賣兩萬塊錢。這多賣兩萬塊錢,你只需要花兩三週的時間就可以達成。即使買家無理由退車,車也是退到人人車這裡,賣家根本不必擔心。

  帶給買方的價值。首先,尤其重要的一點,我們這個平臺的價格是相對有優勢的,其次,給予使用者一系列的售後保障,包括一年售後或2萬公里質保,以及14天無理由退車。

  曾有一個外地河北石家莊的使用者,買了一個車花了十幾萬,突然打不著火,特別著急,馬上跟人人車打電話。當時負責線下整個售後服務的是一個23歲的工程師,他在一汽大眾幹了一輩子,退休後,被人人車聘回來。

  老工程師連夜坐火車趕到石家莊去處理這個問題,到當地以後,發現什麼問題呢?沒油了。因為他是第一次開車。然後這個23歲的工程師坐火車趕過去,毫無怨言的給他處理完。

  李健說,我一直是把整個售後服務體系的建設,之於我們這樣一個二手車交易平臺的重要性,比喻成整個物流體系對於京東的重要性,未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因為我們是一個C2C平臺,也不是因為我們有一個更便宜的價格,而在於我們能提供一整套的服務,能讓使用者覺得買車無憂,用車也無憂。

  如何給整個行業帶來價值?

  自4月份,李健開始做人人車專案以後,在全國陸陸續續有20多家模仿者。所以人人車從第一天就面臨比較嚴峻的競爭,但對於人人車來說,也從來沒有因為競爭就擾亂他們的陣腳。

  李健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這個模式要做成,最關鍵的點是什麼?

  李健總結了這幾點:一個是你要去持續獲得新客戶,第二個能力,是你的交易運營效率,第三個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最看重的,就是口碑有沒有達成?我認為只要我們自己圍繞我們這三個核心的競爭點去做工作,去把這個作出領先的優勢,就不用擔心任何人競爭超越。

  對於競爭,李健持開放的心態,因為二手車市場的整個規範化和規模化僅僅靠人人車一家是遠遠不夠的,它一定是需要更多的創業者合力共同去完成。只有合理合法的有序競爭,才能讓這個行業更加健康的發展,才能把這個行業的價值挖掘到更大。

  這個市場成熟了、健康可以說對行業好,對每一個人都好,創業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賣家可以把車賣到更好的價格,買家可以放心無憂的買車。這就是網際網路帶給每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所在,它不是一種噱頭,而是實實在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李健說,我們曾經在那個烏托邦的小世界裡面,覺得自己很牛、很了不起,為什麼出現這麼大的偏差?因為你之前做的這個事情,沒有真正去解決這個社會深層次的問題,因為這個事情看上去很難做,吃力不討好,所以大部分人不願做。

  但是,正是越難做的事情,才是民眾最需要解決的事情。我認為所有的創業都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你這個創業本身沒有讓民眾某一方面的生活感受被到提升,註定要失敗。因為你看到的那個機會、所謂的機會,只是一個在你眼中的的小機會,而不是能帶給普通百姓價值的機會。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