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文章

  父母是我們一輩子最親的人,他們對我們的愛都是無私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感恩父母

  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歌中有一句詞是:“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是啊,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父母把我們從小養育大,對我們傾注了多少愛呀!難道我們不應該感恩他們嗎?或許有些人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總之,我覺得父母的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生活中的一些嘮叨聲中,包含著父母對我們深厚的愛,臨出門時母親一句囑咐:“路上小心!”,“路上慢點兒!”都體現著父母對我們的無限牽掛。

  父母是孩子的守護神。他們不僅孕育了我們的生命,更給予我們偉大而無私的愛。我剛出生的時候,每一天只有在媽媽的懷抱裡才能安心入睡。每一天晚上,媽媽總是一邊抱著我,一邊唱搖籃曲,動都不敢動一下,生怕我吵醒。就這樣,經過無數個黑夜,媽媽就一直這樣抱著我,嘴巴上不說一個“累”字。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母愛是一份溫馨、一份牽掛、一份擔憂、一份責任。母愛是希望、是囑託、是叮嚀、是關切、是連著肉的痛。而父愛是不倒的大樹,用寬闊的肩膀撐起整個家。父愛是一束花,色澤淡雅,香味幽幽,只有靠近,才能聞到那沁人心脾的香氣。父愛是春風中的細雨,貴如油,潤無聲。

  父母一天一天的衰老了,而我們卻一天一天的長大了。我覺得應該為父母做一些事,哪怕是洗一洗碗,拖一拖地,擦一擦桌子,為父母倒一杯水……幫一下父母,來孝敬一下我們偉大的父母。

  當我們呱呱墜地時,迎接我們的是父母那發自內心的愛;當我們蹣跚學步時,牽引我們的是父母那慈愛的雙手;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的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了成功,能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人,還是父母!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

  :父母的愛

  我們都有爸爸媽媽,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我的爸爸媽媽十分愛我!

  酸酸的愛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天井湖公園玩,我在玩旋轉木馬,因為旋轉木馬轉得太快了,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救命啊!”爸爸聽了,馬上跑了過來,旋轉木馬是往右邊轉的,可爸爸卻往左邊跑,“啪!”摔了一大跤,可爸爸不怕疼,爬起來,往右邊跑,把我放下來,回家後,我拿來藥,幫爸爸抹上,再包紮好,爸爸看到我這麼懂事,開心得笑了!

  甜甜的愛

  有一回晚上,我在床上睡覺,覺得有點熱,爸爸媽媽被我驚醒了,媽媽一看就知道我發燒了,拿來溫度計量,過了五分鐘,媽媽一看,大叫到:“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四十度!四十度!”爸爸趕緊穿上衣服,出去買藥了。在家裡,媽媽一會兒給我倒開水,一會兒給我講故事。爸爸終於回來了,爸爸拿藥給我吃,媽媽倒開水給我喝,就這樣,我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苦苦的愛

  那一次,我考試沒考好,放學後,我都不敢回家,怕回到家以後,媽媽又要打我,回到家後,我慢吞吞地把試卷給媽媽,發現媽媽的臉馬上就變黑了,心裡很害怕,如我所料,媽媽把我叫進房間,頭上好像在冒火。開啟始了,媽媽拿出了自己的祕密武器——晒衣架,媽媽用勁地打,打得讓我在床上直打滾。雖然我非常的疼,我也一點不生氣,因為媽媽這麼做也是為了我好啊!

  辣辣的愛

  那一回,我生病了,很難受,坐立不安,爸爸不希望我難受,希望我能舒服一些,爸爸在網上查了一個極品笑話:一隻小蜈蚣心情不好,她爸爸說:“你怎麼了?”小蜈蚣說:“我說了怕你受不了。”爸爸:“你說吧,我受得了。”小蜈蚣於是擺動著他那一百多條腿說:“六一了,我想買名牌運動鞋。”爸爸說完逗得我哈哈大笑!

  爸爸和媽媽對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愛,長大以後我一定要報答爸爸媽媽,幫他們捶捶腰,揉揉肩,讓他們快快樂樂,倖幸福福!

  :感謝父母

  從小母親給我的是溫暖的愛,她那雙粗糙的雙手,牽著我走過風風雨雨,父親給我的則是含蓄而深沉的愛,他那寬厚的臂膀如高山大海,給我無窮的力量和智慧。

  年幼時,初學走路,不幸摔倒在地,母親總是忙著扶我起來,並心痛地部我哪裡痛,可父親總是說:“自已起來,繼續向前走。”他的神情是那樣的嚴肅,又是那樣讓人充滿自信,就這樣,在關愛與責備中,我學會了走路。

  上了幼兒園,得了第一朵小紅花,母親滿懷喜悅地說:“真是個乖孩子。”可父親只是認真地說;“下次爭取再得朵小紅花。”就這樣,家裡的牆壁上巾滿了小紅花。

  上了小學,考試取得了好成績,母親總是高高興興的說帶我出去玩之類的話,父親卻總是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況且又沒拿第一名,沒什麼好高興的。”於是,我便把父親的話銘記在心,用不懈的努力去換取母親的微笑。

  暑假裡與父母一起出去遊玩。回來後,母親總是問我累不累,父親卻只是樂呵呵的說:“有什麼收穫沒有?”

  去參加競賽,滿懷信心的我卻名落孫山,母親總是來安慰我,父親則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挫折,以後還會面臨更多更大的挫折,想要成為生活的強者,首先就要學會怎樣面對失敗……”

  應該說,在人的一生中都需要母親的關愛,但這僅僅是不夠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戒”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它們象兩股不同方向的風不斷地向我吹來,讓我生命的小船不至於被一股風吹倒,讓它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當你還很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扣扣子,教你洗臉、教你做人的道理……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切實行動去報恩。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讚美與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