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為題的人生感悟故事

  編者按: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自己寫過的“我的理想”呢?我們的人生有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嗎?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感悟吧!

  記得小學時侯,老師佈置過一篇作文《我的理想》,現在想了又想,終究回想不起自己寫了什麼。依稀記得有寫當工人的,有寫當教師的,有寫當科學家的。老師說:“有出息,好好學!”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同學寫了當農民,老師口沬橫飛,小木根在講桌上有節奏的用力敲打,說:“沒出息,只有修地球!重寫!”話落,手一揚,作業本像突然長出翅膀一樣,飛到教室門口,躺下了。那個同學流著淚,拾起被老師扔到教室門口的皺巴巴的作業本,膽怯地看了老師一眼,默默地回到桌位上……

  進入初中了,作文也少不了的。仍有《我的理想》這樣的題目,至今回憶也想不起半星點影子。那時候的理想其實很簡單,都想去當什麼帶“家”字的,老師說:“目標要遠大,立意要深刻,這樣的文章才能得高分。”

  我們的理想,是被世俗化了的,是被老師理想教來得高分的,是當農民的父母辛苦、巴望兒女認真讀書,理想為“魚跳‘龍’門”——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進入高中,議論文讓人頭痛。論點、論據、論證,我的媽呀,一長串串,不是論點不明確,就是論據不充分,更是論證要有邏輯性、合理性。《論“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論“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等等,那時候“三點一線”,教室、寢室、食堂,哪有那麼多的生活歷程與閱讀量,更別說心智了。所寫的議論文都是老師告訴要怎樣怎樣去寫,發了資料的。讀、記、背——成天哇哇哇的像和尚唸經,過段時間也不知所云,知所云的是雲在天空自由飄蕩,好悠閒!

  讀書時代,甭管那麼多,有老師教說,家長打罵,多少也想有個什麼樣的“理想”,哪怕是當農民——地球總還是要人修的——否則,地球人會餓死的。

  許多人可能還記得自己曾經的“理想”,哪怕很幼稚、很單純,一提說,比那時寫的作文內容還豐富多彩。能夠記住並能講得頭頭是道的,真心佩服一個。可我記不得了,真可怕!更可怕的是,下課後一個孩子問我:“老師,你有理想嗎?”我瞬間石化。“理想?理想?”我一臉茫然,但也不能顯現出我作為一個老師的尊嚴。“當然有了!”我回答道,可心裡真的在犯嘀咕:“我究竟有什麼理想呢?早起上班,晚學回家,做做飯,洗洗衣,看看書,寫寫字;週末偶爾和朋友們瞎逛一下,更多時侯一個人發呆,想想曾經,也便交待了一天。”

  “老師,你猜我有什麼理想?”孩子天真地仰著頭望著我問。

  “我猜?是當老師?”

  “不是。”孩子搖著頭。

  “是當醫生?”

  “不是。”

  “是當科學家?”

  “不是。”

  我也搖了搖頭。

  “我的理想是當洗碗機。”

  “天哪!洗碗機?”我心裡一愣。

  孩子說:“媽媽太辛苦了,在一個飯店洗碗。老闆說要用洗碗機洗碗了,媽媽就失業了。我想當洗碗機,這樣媽媽好受些。”孩子的話好天真,好真誠,那顆與“理想”沒半點沾邊的真誠的心,觸動了我靈魂深處的軟。我把他擁到懷裡,緊緊抱住,淚水流了下來,滴在孩子的頭上。孩子仰頭望了望我,說:“老師,我的理想不好嗎?”“好好好,很好!”我禁不住又一次淚湧。

  說起理想,似乎這個詞太難理解,說白了就是有什麼打算,想幹什麼,希望成為什麼;有長遠的目標,有短期的目標。

  當孩子問我有什麼理想時,我真的沒有。我真的怕了。我沒去想過該怎麼生活,該怎樣打算,成天就在無所作為的狀態下渾渾噩噩。一個國家有十年規劃、五年計劃。一個家庭、一個人,也應該有什麼目標,如:幾時結婚生子,幾時買房買車,今年存多少錢,幾時陪孩子學習,幾時陪孩子玩,工作上要達到什麼目標,人與人相處要怎麼友善,等等,這些也應算是“理想”範疇。我是這樣理解的。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往往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失去了“目標”,如一隻失明的鳥在天空飛翔,終究找不到可棲息的樹林;如一匹失明的野馬在草原上賓士,終究不知道在哪裡可以喝到水……

  有的放失,制定好自己的理想,向著自己的理想去學習、去生活、去工作,別在人生的路上,走著走著,就迷失了來時的路,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作者|伍川俊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