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團圓的手抄報

  月光不是罕有的風景,每月,農曆十五都是月圓之夜,你知道如何製作一份中秋團圓的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_中秋團圓的手抄報圖片,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中秋佳節,一年一度,金風送爽,花好月圓。耳畔似飄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柔曼古曲,眼前或幻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江南奇觀。於是神遇,於是嚮往,於是搜尋憧憬,於是上下縱橫……吾乃凡夫俗子,東坡居士之意趣一直沒法參透;湖南永州雖四季分明,但仲秋時節,倘見得金桂初綻,已是造化,怎敢奢望有沁人心脾的馥郁養眼怡神的金黃供我等騁目馳懷?唯有那“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古今無變,南北同光,仰望天上明月,不覺心猿意馬,浮想聯翩。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我願隨明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浪漫的古老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感受月亮帶給我的美。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一齊拿了出來。大家望著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託了美好的願望;煙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綻放!

  資料2

  中秋節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八月十五日是月圓之夜,也是賞月、吃月餅的日子。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美妙的傳說呢!

  傳說,古代有一個叫后羿的人,他們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后羿看見生靈塗炭,於是下決心射日。他拉弓搭箭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立了大功。拜師的人絡繹不絕。一日,后羿在西山碰見王母,王母看后羿射日有功,就賜予他二包長生不老藥給他!並說,二包一起吃可成仙,一包吃可長生不老。后羿將藥交給他的妻子嫦娥保管,這個訊息被后羿的一個心術不正的弟子聽到了,他趁后羿打獵時,跑進嫦娥的房間,逼她交出長生不老藥。嫦娥沒辦法,只好將藥吞入肚中。嫦娥吞後身體越來越輕,最後竟飄了起來,因她掛念她的丈夫,所以她來到了離地球最近的月球。后羿回來知道後,很傷心,從此每逢這一天,后羿就要坐屋外吃月餅、賞月。從此就有了中秋節。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可是天公並不做美,下起了大雨,月亮夜不知去了哪裡!我想這也許是嫦娥在月宮中的淚水吧!我和姐姐在家中看著無月的天空,口裡嚼著香香的月餅,雨越下越大,似乎沒有停的意思,那嘩啦啦的響聲開啟樂我的心扉,我彷彿慢慢飛裡起來,風把我帶向了遙遠的地方,在一瞬間,我彷彿來到了寶島——臺灣,看見歷史上,臺灣一次次的收復,又一次次的白白送給他人。我看見了臺灣的人民高興地喊著:“我們可以回去了!”我還看見海峽兩岸的人們來來往往個個快樂的登上了來返的輪船。雖然大家可以團聚,但是臺灣卻不能和自己的母親團聚。我真希望大家能高興的一起手拉手,一起唱歌跳舞。我慢慢地又回到了現實,心想有昭一日,我們一定能夠團聚。

  中秋節雖然在無趣中過去了,但是中國海峽兩岸的人的心一定還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