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設計大師與他的珠寶設計風格

  珠寶設計,用貴金屬、珠寶及其它材料設計製作成首飾工藝品的技術人員。而又有誰知道珠寶個風格崛起的代表及代表作。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珠寶設計大師與他的珠寶,希望能幫到你。

  歷史背景

  19世紀,西方最流行的藝術風格是東方主義***Orientalism***,從歐洲一路到美國,藝術家們鍾情於東方元素為主題的創作風潮稱之為東方主義,在這一時期,藝術家和設計師們非常喜歡中東和東亞的文化符號和審美趨向,在時裝界有大名鼎鼎的Paul Poiret主導,而在珠寶設計中,就要算18***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上一舉成名的設計師Paulding Farnham了。

  即使現在看,這些蘭花胸針也是美到窒息的藝術品

  精巧的琺琅技術完美保持了蘭花的盛開姿態

  Paulding Farnham深得東方主義的審美神韻

  Paulding Farnham受到老師Edward C Moore的影響非常喜歡異國情調,尤其痴迷於中國和日本等國家的東亞文化,在18***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他呈上了24朵模擬蘭花胸針——將正在盛開的蘭花以特殊的琺琅包裹,並在上面鑲嵌金銀和寶石,讓蘭花的優雅凝結在生命最豔麗的一刻。這組設計奪得包括博覽會珠寶部分金獎在內的六項大獎,並被媒體報道為“整個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設計”。

  珠寶設計風格的崛起

  【印象派和抽象派】

  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

  一個原本可以擁有“快樂富二代生活”的年輕人偏偏擁有藝術家的心和才華,在巴黎學習繪畫期間,被巴黎聖母院的彩色玻璃深深震撼,從而迷戀上了玻璃畫設計。1885年,開辦了自己的玻璃工坊,因為現有的玻璃技藝無法滿足他的精細要求,開始研發了新的玻璃畫技巧,發明了“銅箔法”,打破了歐洲沿用千年的玻璃畫技法。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路易斯·蒂芙尼終於可以肆意發揮自己的繪畫天賦,他製作的玻璃畫成為了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作,各式各樣的大自然生靈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玻璃上,處處充滿了生機活力。同時他還設計了很多玻璃燈罩,利用光的折射,展現出玻璃畫的千變萬化,如今成為收藏家心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在他去世前,將自己的很多作品捐獻給博物館,讓更多人有機會領略到路易斯的藝術魅力。

  路易斯設計的玻璃燈罩

  路易斯創作的玻璃畫

  大自然永遠是的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路易斯將過去的藝術經驗運用在珠寶設計上,混用嵌花玻璃、馬賽克嵌畫、琺琅、銅器、陶瓷等在首飾設計裡;他還發明瞭獨一無二的螺旋形紋理和多面形鑽石切割工藝,使鑽石的光彩更加絢爛。路易斯一生都非常推崇Art Nouveau風格,尤其是那種從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蟲翅膀提煉出來的非對稱性、波浪形和流動的曲線,從此深深印刻進蒂芙尼的品牌風格——線條簡潔明朗,凝聚和諧自然之美。

  路易斯以自然為師的風格

  【黑白爵士的崛起】

  20年代,爵士大行其道,異軍突起霸佔整個樂壇。黑人音樂中終於有了一席之地,就像《了不起的蓋茲比》那個書,長島那樣奢華絢爛的派對,20年代的爵士風格,不僅影響了樂壇,還影響著整個時尚界。

  爵士風潮

  【古典田園的復古風潮】

  到了50年代,二戰結束後,人們開始懷念舊家園古典美,時尚界開始颳起復古風,巴黎高定設計師們開始恢復了歐洲傳統中突出女性曲線的廓形,受到了所有人的熱烈歡迎,這標誌著追尋女性優雅的傳統審美迴歸,這種復古風讓古典主義風格再次有了復甦。1956年,法國的Jean Schlumberger擁有豐富多變的材質、鮮豔純粹的色彩、大自然的盎然生機以及無窮的想象力。

  古典主義大師Jean Schlumberger

  Jean Schlumberger來自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父親希望他能繼承家裡的紡織產業而堅決反對他學習美術,但他熱愛藝術因而選擇離開家鄉獨自來到巴黎,他喜歡在巴黎的跳蚤市場裡遊逛,尋找一切有趣的古舊事物將它們重新設計為一件首飾,他的作品贏得了朋友們的喜愛,並打動了巴黎高階定製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她邀請Jean Schlumberger為她設計時裝上的鈕釦和一些時裝珠寶,Jean Schlumberger的設計很快得到了客戶的青睞,就連肯特公爵夫人都佩戴著他設計的耳環。

  他的設計充滿了優雅與生動,擅長多種材質的多元運用

  Jean Schlumberger設計的傳奇黃鑽《石上鳥》

  Jean Schlumberger設計的項鍊

  二戰期間,Jean Schlumberger參加了法國軍隊,戰後,他選擇到紐約重新開始,和朋友開始了自己的珠寶小工作室,但很快被美國時尚教母Diana Vreeland發現,迅速被時尚圈接納認可。Jean Schlumberger的設計風格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為基調,以大自然為靈感來源,尤其是海洋生物,也喜歡混搭各種材質,比如他創作的著名琺琅手鐲,就混搭了各種珠寶材質和工藝,他的珠寶作品往往借鑑了歷史、傳說和大自然生靈的主題,擅長以富饒大膽的色彩、豐富多變的材料來展現他的無限創意。

  【包豪斯風格 Less is More】

  上世紀70年代,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更具功能性的現代主義成為了設計風格的主流,簡約洗練的極簡主義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Less is More***少就是多***也變成了珠寶設計的流行基調,進入上世紀70年代,珠寶也開始變得更年輕更容易搭配,成為更多女性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974年,女設計師Elsa Perett來自義大利,父親是石油大佬,但因為她受不了在羅馬由家族原因帶來的媒體關注而離家出走,家裡停止了她的經濟支援,她開始做模特賺錢周遊世界,她在西班牙出道,為那裡安東尼奧高迪的奇妙建築所著迷,並結識了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成為藝術沙龍的核心人物,高迪的建築線條和達利的抽象思維讓她喜歡強調珠寶的廓形;之後她去了日本,為東方神祕的手工藝所傾倒,她學習 70步古法塗漆工藝,後來,她用這種漆器工藝設計了Doughnut手鐲;之後她來到中國,為東方古國所獨特的禪學意境所打動,一切生命的起源被她展現於那顆著名的“生命種子”Bean系列。

  【超現實主義】

  1980年,Paloma Picasso展示出才華,她的父母都是知名的畫家,尤其是父親畢加索被稱為立體主義的創造者,20世紀的天才,作為他的女兒,Paloma Picasso從小就學習繪畫,但到14歲時,她忽然發現自己被周圍人的期望壓倒了,她不想走父母的路成為一個畫家,於是,她選擇了從小就迷戀的珠寶作為自己的創作方向和表達方式。最開始她從巴黎的跳蚤市場找到不同的材質做成項鍊,吸引了時尚圈的目光。

  畢加索的女兒Paloma Picasso

  她的作品色彩豔麗,具有超現實主義的風格

  【現代工業化革命】

  2013年,Francesca Amfitheatrof,這位設計師畢業於英國聖馬丁和皇家美術學院,在時裝、珠寶和藝術品領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她是一位完全可以代表21世紀多元化風格的設計師。Francesca Amfitheatrof的父親在《時代週刊》的工作要求他們每四年就要搬到一個新國家,她的母親在時尚領域工作,曾服務於Valentino和Armani,這讓她的成長經歷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背景和時尚品位。

  為品牌推出的第一個系列Tiffany T深具現代主義風格真諦

  T系列一經面世就成為時尚Icon們最愛的吸睛殺器

  隨後Francesca Amfitheatrof又以自然元素推出了高階系列...真的很隨性啊,極簡之後又是自然。

  未來審美與風尚怎麼變更真的很難說,現在人們喜歡極簡和Less is More,輕鬆好穿搭,但下一個十年,會不會又突然變成自然系的高飽和度呢!珠寶的時代變更,都是設計師們說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