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是成才夢更是報國夢

   2013年猶如春日的花朵,還未待我們停下腳步細細欣賞,卻倏忽過半,讓人有些措手不及。幾個月前,提出的“中國夢”開始成為華夏兒女切切實實的期冀和憧憬。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也在夢想中揚帆遠航。

   現今走在街頭巷尾,人們口中常會說這是一個屬於80、90的時代。誠然,社會已開始對我們這代人賦予了太多的期冀。在全球化的今天,擁有廣闊平臺的中國80、90後們,更應開拓國際化視野,建立起對國家認同的信念,承擔起建設國家的責任,追求自己的中國夢。雖然讓我們這些稚嫩的肩膀一下子扛起富國圖強的重擔還有些許力不從心,但是我們首先可以做的是好好地活在當下。

   今年初,中央電視臺曾有個“你幸福嗎?”的調查,讓我們領略到了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生活狀態的人的所謂的簡單幸福。或許現在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青年人在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時,焦頭爛額地應付著求學、擇偶、找工作、買房等事情,然而這些不應該成為阻擋青年人為“個人夢”和“中國夢”奮鬥的絆腳石。“那些生活還沒有給你的東西,是因為要給你更好的,你要做的是等待而已。”於我們青年人自己來說,若想穩穩地抓住幸福,必定要經過自己切切實實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下去。

   未來的中國夢也正被寄予在我們這代奮發有為的青年人身上。廣大青年所承擔的中國夢,不僅僅是成才之夢,更是一種報國之夢、創新之夢和強國之夢。實現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之人,這是青年學生最樸素的理想和追求。我們知道,一個大國的成長不可能只在掌聲中前進,而作為一個大國的青年也不能在沒有掌聲時候迷失了方向,能否正確地應對前進中的喧囂和挫折,是對廣大青年的考驗。現今雖不用我們奔赴沙場流血流汗,但廣大青年也應該放眼世界,著力在急劇變化的國際競爭中培養較強的適應力和創造力,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國際交往的能力。

   在我看來,但凡屬於現今社會的進步青年,縱使痛苦,也都應該有著一個共同的中國夢,無論讀書、做學問,還是工作、生活,都應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為著民族復興和家庭幸福而努力,無關於財富、地位,只為擔當一份責任與歷史使命,追求真理,嚮往民主自由,保持思想獨立,爭做國家主人翁。

   (作者為暨南大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