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竿入城文言文答案

  《執竿入城》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思維要靈活,不要片面與固執。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執竿入城》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執竿入城》原文閱讀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

  《執竿入城》閱讀習題

  1、給文中這句話用“/”符號,劃出朗讀的節奏。

  初 豎 執 之 不 可 入

  2、你怎眼評價短文中的“老父”?這段文字給拉你怎樣的啟迪?

  《執竿入城》閱讀答案

  1、初/ 豎 執 之/ 不 可 入

  2、文中“老父”既有自作聰明、照搬經驗的一面,又有助人為樂的一面

  《執竿入城》閱讀翻譯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

  一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裡說:“我並不是聖賢,只不過是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麼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後進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於是依從了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執竿入城》閱讀註釋

  魯:魯國,在山東。

  執:握,持。

  者:代詞,可以譯為“……的人”

  初:開始時。

  不可入:不能進入***城門***。

  亦:也

  計無所出:計,計謀,策略。指想不出辦法。

  俄:不久,一會兒。

  老父***第三聲***:老人。父,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至:來到。

  非:並不是。

  聖人:最完善,最有學識的人。

  何:疑問代詞,怎麼,為什麼。

  中截:從中間截斷,“中”名詞作狀語,在這裡作“截”的狀語。截:截斷

  《執竿入城》閱讀拓展

  邯鄲淳***約132—221***,三國魏,又名竺,字子叔,又字子禮,東漢時潁川陽翟人,因著有《笑林》三卷、《藝經》一卷而著名,被稱為“笑林始祖。”淳自小有才名,博學多藝,善寫文章,又懂的“蒼、雅、蟲、篆,許民字指”,方圓避邇許多人都知其名。魏文帝時,邯鄲淳為博士給事中,曾作《投壺賦》上奏文帝,講述仁義禮儀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

  邯鄲淳還為教曹娥寫過一篇碑文,陳留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避難路過會稽,贊碑文為“絕妙好辭”也!邯鄲淳留名後世並非因其政績不誇,也不是因為他的文章特好,而在於他不經意的閒逸文作——《笑林》和《藝經》,講述了當時的許多笑話、噱頭、善喻、譏諷、幽默趣事以級當時流行的投壺、米夾、擲磚、馬射、彈棋、棋局、食籟等諸般遊藝專案,成為中國最早的笑話和雜耍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