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父親節的日記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是由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成立的。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是父親節,想到有些人可以對父親說一聲節日快樂,很是羨慕。

  我曾叫過爸爸的兩個人都已不在人世,公公已走了13年了,我的父親更是在我七歲時就離開我們,算來已有36年。父親留給我的所有記憶只有他生命最後的那幾個月,因為當時我還沒有上學,母親要工作還要照顧哥哥,就讓我在醫院陪伴父親。那是個冬天,一同的還有個部隊派來的小戰士。父親患的是胃癌,被病魔折磨得已不成樣子,常常疼的咬著嘴脣輕輕的呻吟,本來還不到40歲,看上去就像個老人。那時我還小,不知道死亡意味著什麼,總以為父親很快就會好起來,依然每天蹦蹦跳跳的,因為父親在家的時候很少,像這樣能夠朝夕相處的日子太難得了。父親走的時候是在夜裡,第二天母親帶著哥哥趕來趴在父親蓋著白布的身體上放聲痛哭的時候,我才明白,父親在也不會醒來了……

  父親的骨灰最初存放在殯儀館裡,母親有時逢清明過去看看,後來不知怎麼不再去了,也沒有把骨灰拿回來。逢年過節也不供奉也不拜祭,我和哥哥也不敢問其原因。稍大一點的時候,我曾偷偷地問過親戚,父親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大都說父親是個厚道的男人,不善言辭,吸菸不喝酒,或許是因為我身體弱的緣故,對我極其偏愛。於是我就想象著,父親剛進門,就把我抱起來高高舉過頭頂,然後用他硬硬的胡茬扎我的臉,而我就伏在他的肩上,聞著或濃或淡的菸草味咯咯地笑著;或者,父親來家短短呆了幾天要走的時候,我爬上他的膝頭撒嬌,磨著他帶我一起走,而他緊緊地抱住我,久久的不肯放開……

  長大以後,依舊常常想起父親,有時候看到別的父女倆其樂融融的場面,總是又羨慕又難過。上個月的一個週末,去參加了一個親戚女兒的婚禮,當做父親的親戚把女兒交到女婿手裡的時候,眼裡滿是不捨,依稀還看得見淚光,兒子也說,二舅哭了。而我的淚水早已不聽話地滑落眼角。我相信,如果我出嫁的時候父親還在世的話,也會是這樣的情景。

  今天是父親節,也是我36年以來第一次寫我的父親。如果父親健在,已七十有六,真真是個老人了。我多想上天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可以在屬於他的節日裡,親口對他道一聲:爸,節日快樂!

  ***祝天下所有的好父親身體安康!節日快樂!***

  篇二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父親節”,顧名思義,不用解釋誰都知道那是父親的節日,話題也應該與父親有關。父親節裡說母親”這個標題聽起來似乎有點跑題了,不免有人會這麼說,我想,如果您能耐住性子聽我講下去,就會覺得還在正題上。

  父親已經去世20年了。儘管時間過去很久,但提起父親我還是很難過;人死不能復生,再怎樣難過也無濟於事,所以,今天只說母親。

  我的母親已經年逾古稀,但身體很硬朗,當然這是兒女的福分,現住在黑龍江省富錦市一個農莊,和我的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同生活在一個村子裡,生活由他們的照料;我和小妹住在遼寧丹東***農村***。遼寧丹東——黑龍江富錦相隔幾千裡,我們見面的機會也較少。不能常見,電話就成了我們母女聯絡感情的唯一工具。每個禮拜給母親打電話是必須的事,否者我會感到心裡不安。有時恰巧母親不在電話旁,幾遍呼叫都不接聽,我的心裡就會不踏實,一直呼叫到母親接聽為止,或者是趕緊給弟弟妹妹打電話詢問。得知母親在外面忙,沒有拿手機時,我這一顆懸著的心才算落地。

  每週一個電話,就是想知道母親的近況,身體怎樣,再打聽一下弟弟妹妹都在忙什麼。和母親通話,從聲音上大致就能知道她的情緒如何,身體如何。電話不需長篇大論,有時趕上母親正在打麻將或是忙著幹家務,只和她嘮上一兩分鐘就結束通話電話,知道母親很好,我的心情也輕鬆了,一整天都會很開心。

  篇三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我國的父親節訂於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讀音相近,而且“八八”兩字上下連綴起來,又好象一個“父”字,所以父親節特別被訂於八月八日。

  早在抗日戰爭白熱化的1945年,上海一些愛國人士為頌揚和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父親們,發起每年8月8日為中國的“父親節”。

  抗戰勝利後,黨國元老、上海各界名流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覺得訂定父親節很有意義,有特別加以提倡的必要,就聯名呈請政府准予規定每年8月8日為父親節,令全國遵行。後來呈請獲准,8月8日就正式成為我國的父親節。

  我知道父親節也是近兩年的事。特別是中國的父親節,我是今年6月17日,在西方父親節那天才知道的。8月8日,正好是我的生日,我也正好是一個父親,想起來很有些意味。

  我更喜歡中國的父親節。比起西方的父親節,中國的父親節不僅符合中國文化,還包含著更為壯烈的元素。

  按理,作為一箇中國人,不知道中國父親節是可恥的事情。但是目前知道中國父親節併為父親過節的有多少人?

  我一直深信中華文化的偉大。歷史上元朝、清朝雖是蒙古和滿族一統天下,但中華文化依然是主流文化。看看今天,還有多少人在真正意義上看重承載著我們民族精神的傳統節日?

  情人節,鮮花店裡名貴鮮花幾乎千金難求;聖誕節常常是毫無宗教信仰的年輕人通宵達旦,徹夜狂歡;愚人節,也有無視誠信之徒惡搞我等愚頑之輩。縱觀如今之節日,大有非洋不熱,非洋不過之勢。我越想越氣不過!定死:我以後過的父親節就是八月八日——中國的父親節。

  寫父親節,我不能不提我的父親。父親是一個孤兒,入贅李家,獨立支撐門戶,創立了我們今天的家業,於1996年9月3日辭世,享年68歲。父親一生忍辱負重,具有犧牲精神,為成全別人,自己受了許多的委屈。因為父親實在太平凡了,他的生平事蹟無論如何也看不出有壯烈的一面。但父親有思想,有做人底線,有美好願景。給了我很好的薰陶。

  我一直堅信,如果父親有機會,他一定會和為國捐軀的英烈一樣,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參與衛國戰爭,名垂青史。

  記得小時候,父親陪我看《怒潮》電影,看到片中老四叛變革命、出賣兄弟時,他居然旁如無人,破口大罵。引得周圍的人不斷回頭觀看。很久以後,我還以為父親太天真了。

  現在,我深深明白不能因為自己的父親普通平凡就以為這個節日我們就可以不當回事。我們的父親也許就是普通平凡的人,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通過中國父親節把父輩們的敢於犧牲、勇於擔當的精神代代相傳,我們民族就不會喪失一個又一個屬於自己的應該熱熱鬧鬧的節日,不會在國家主權遭到挑釁時一個民族出現集體失語。


看了還會看:

1.父親節感恩作文

2.父親節日記作文

3.父親節日記範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