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降血壓藥物有哪些

  近40年來,新的降壓藥不斷問世,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降血壓藥物,那大家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利尿藥***如常見的氫氯噻嗪和速尿***、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託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如“代文”***、鈣拮抗劑***CCB,如“絡活喜”***等五大類:

  1***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降低收縮壓的作用優於舒張壓。它更適用於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現的患者,應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鉀過低,同時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情況,請務必告知您的醫生,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2***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高血壓伴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懷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圍血管病則不要使用該類藥物。同時該類藥物還會影響糖脂代謝,可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

  3***ACEI類藥物更適於有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時,ACEf、ARB有利於防止腎病進展,但不可用於孕婦。

  4***長效CCB***如“拜新同”***有較好的防止腦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對糖脂及電解質代謝無影響。

  5***α受體阻滯劑***前邊沒提到,但也較為常用***適於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質代謝紊亂的老年患者。

  常見降血壓藥物的用藥誤區

  誤區一:難受了才吃藥

  吃吃停停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不但不利於血壓穩定,還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誤區二:寧可相信廣告不肯相信醫生

  高血壓患者應該諮詢醫生的意見,避免延誤病情的同時也蒙受金錢損失。

  誤區三:來回換藥

  其實任何藥治病都有一個過程,降壓太快的並不一定是好藥。

  誤區四:老盯著副作用

  其實,副作用只是對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況做出的“特別提示”,不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

  有時候藥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為治療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為代表的二氫吡啶類藥物,在降壓的同時可能會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 等副作用。

  誤區五:用藥時間不對

  血壓會根據時間不停波動,因此,吃降壓藥要講究“天時”。很多人早上起床後血壓容易出現高峰,誘發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這類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壓藥吃上,但很多人偏偏喜歡晨練完,或者吃完早飯再吃藥,很容易導致意外。建患者每年春夏、秋冬季節交替時做兩次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瞭解自己的血壓變化,只有量體裁衣,才能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

  誤區六:服藥不測血壓

  測試降壓藥有沒有效果、藥量是否合適,不僅要觀察症狀是否減輕,更科學的方法就是每天測量血壓。高血壓病人每天要至少測量一次血壓,每天早晨起床後測量比較準確。

  誤區七:跟風吃藥

  有些患者不去看醫生,自己到藥店買藥吃,或是看身邊人吃什麼自己也吃,還有些人喜歡打聽偏方、買降壓帽、戴降壓皮帶,這些做法都會延誤病情。高血壓是種“有個性”的病,每個人血壓水平、危險因素、伴隨的其他疾病都不一樣,治療方案也不相同。因此,選什麼藥、怎麼吃都需要醫生具體指導,不能自己擅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