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以藝育才觀後感學習心得5篇

  以美育人,以藝育才,不斷提高青少年的審美素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以美育人以藝育才心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歡!

  以美育人以藝育才心得***一***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盪漾在耳邊,我不經跟著輕輕合唱。

  為提高青少年審美素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職教中心全體學生線上參加了由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美育雲端課堂”活動。

  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堪稱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千古絕唱。她的深沉、悲壯、激昂、巨集偉、雄渾,達到了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的完美結合,是中華民族的最強音,是從我們民族的靈魂中迸發出的心聲,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音樂高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們永遠感謝冼星海,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黃河大合唱是我們民族的音樂豐碑,聽黃河大合唱,我的心靈受到洗禮,心靈感受到強烈的震撼。

  藝術點亮生命,美育豐盈人生。通過本次活動,用紅色文化藝術加強全體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文明風尚,不斷滿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幫助他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以美育人以藝育才心得***二***

  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審美素養, 2020年5月23日起,興義市豐都中學組織全校師生及家長參加“美育雲端課堂”學習。

  “美育雲端課堂”由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其主題為“用藝術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傳承紅色文化”。全校師生及家長通過新華社、央視訊以及學習強國等多種途徑觀看、學習。

  在23日—28日的6天時間裡,傳統音樂經典和當代精品力作將輪番上演。全校師生及家長均能欣賞到網上演唱演出、名家講堂、音樂黨課等藝術形式,所有參演音樂家、藝術家以高昂的熱情積極參與,用藝術之美溫暖人心、撫慰人心,傳播新時代的正能量!將給大家帶來全新的網上藝術盛宴。

  活動的開展將助推豐都中學文明校園建設,用藝術陶冶情操,撫慰心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以藝育才心得***三***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情於理,以情動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從上了美育,我覺得這世界滿滿的都是藝術,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個觀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賞、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審美知識,知識面越廣,越能辨別真偽和美醜,越有利於美育的實施和創新。老師通過美圖和播放視訊鍛鍊我們的觀察與認知,她要求我們要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腦子想、用手畫來感知藝術美,當我們對藝術美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後,便開始要學會去評價一些優秀的作品,這就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和不錯的審美能力。

  美育是訴諸於人的情感活動的,以感情的激發和陶治的方式進行,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點。對此蔡元培先生說到:“哲學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於抽象者也。而美學觀念,以具體者濟之,使吾人意識中,有寧靜之人生觀。而不至於疲於奔命,是為美學觀念惟一之價值。”在這裡,蔡先生為審美教育尋找了一個情感上的落腳點和依據。審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稿簡單的說教,必須通過感情活動的陶治作用才能達到。只有真正關於心靈的學問、訴諸情感的學問,才會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審美活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過在在審美過程中情感的激發和自由活動來適情悅性,產生高尚的精神,從而進一步培養審美主體的健全人格,所以進行高尚的審美活動,有助於減少、沖淡私有欲和狹隘的自私觀念,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達到“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絕潔之人格”,實現美育之目的。

  以美育人以藝育才心得***四***

  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大難題。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加強美育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教育是建設的基礎工程,而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正是老師的諄諄教誨,對學生情感和心靈的洗滌,才使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得到不斷的提升。

  美,不僅僅美在外表,而是美在德行。好的品行成就未來,壞習慣害人不淺。好的行為習慣也是一個人人文素養的表現。美育教學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師應該更多的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來開展美育教學,培養學生仁愛、友善的價值觀。美育教育應深入課堂,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美育活動,例如開展關於美育教育的知識講座、行為習慣辯論賽、爭當“四好青年”作文競賽,召開相關主題班會等等,方式多樣、靈活。從而有效、快速的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

  美育的實質,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潤學生自然成長;以生活之美啟迪學生自己成長;以藝術之美促進學生自由成長;以崇高之美引領學生自覺成長。

  以美育人以藝育才心得***五***

  美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它可以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美育能豐富審美的感情,對小學生進行美育教育能給他們帶來活波舒暢的情緒及樂觀主義精神。美育也是培養小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充分感受健康的、進步的事物的美的教育。

  雖然對小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現在整個社會、學校、家長普遍只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一些與升學考試有關的學科學習,家長的觀點,使學生錯誤的認為學習成績是重要的,興趣愛好是次要的,於是本來的天性被扼殺。

  很多學齡前兒童都喜歡繪畫,隨著年級的升高百分數愈來愈低。家庭構成社會,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社會環境:畫畫是玩,學習成績才是重要的。

  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的關係,只要求孩子文化趁機好,忽略了孩子各種能力、興趣的培養,強制其學習上感興趣的文化知識,這樣就扼殺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學校各方面,多注重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認識不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