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語文必考必背知識點
在中考高考的時候一分就足以改變孩子們的命運,所以對於基礎知識我們更要重視起來。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必考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初中語文必考知識點***一***
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初中語文必考知識點***二***
句子成分組成的基本模式:
***定語***+主語+[狀語]+謂語+***定語***+賓語+補語***表1***
主語在謂語之前
狀語在謂語之前
賓語在謂語之後
定語在主語或賓語之前。
在文言文中,主語主要由名詞或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充當;謂語主要由動詞或者形容詞充當;賓語主要由名詞或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充當;定語主要由形容詞充當;狀語主要由副詞和介詞結構充當;補語主要由介詞結構充當。
如果將這些成分代入***表1***即可演變成:
名、代+[副詞或介詞結構]+動+***形容詞***+名、代+〈介詞結構〉***表2***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包括:
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謂語前置***、省略句、和固定結構。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人或事物表示斷定,斷定人或事物是什麼、屬於什麼的句式。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
2.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也***
3. 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者,……***
4. 劉備,天下梟雄。***……,……***
5.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者也***
***這五種是由“者、也”表判斷的型別***
6.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乃***
7.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為***
8.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則***
9.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誠***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詞用,不表判斷***
11、用副詞“非”表否定的判斷句 用“非”放在主謂之間,否定謂語,形成一個否定判斷句。譯為“不是”。
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二、被動句
1.而君幸於趙王。***……於……***
2.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見……***
3.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見……於……***
4.受制於人。***……受……於……***
5.為天下笑,何也?***為***
6.為仲卿母所遣。***為……所……******典型的被動句***
7.若屬皆為所虜。***……為所……***
8.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
***1***“於”***“乎”***字句。
如: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
***2***“為”字句。
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3***“見”字句。
如: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4***“為……所……”句。
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5***“被字句”。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初中語文必考知識點***三***
倒裝句***主要有四種情況***
***一***.賓語前置***動詞賓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
在一般情況下,動詞在前,賓語在後,這是漢語的語法規律。可是,有時候讓賓語處在動詞前面就構成倒裝。在文言文當中,動賓倒裝句是很有規律的,大約有四種情況。
A、動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賓語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種種情況:
1、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要放在動詞的前面,這是古漢語特有的用法。
***1***、動詞前面有“不”“未”“弗”“無”等否定副詞的否定句。在這種否定句裡,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放在動詞的前面
***2***、古之人不餘欺也。***《石鐘山記》***譯文:“古時候的人沒有欺騙我呀。”
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3***、以否定性無定代詞作主語的否定句。在這類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也要放在動詞的前面。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這是否定句。它的主語是“莫”“莫”是否定性無定代詞。賓語“我”也是代詞,現代漢語“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2、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句式:疑問句***
古漢語疑問代詞:何、誰、孰、安、焉、胡、奚、曷、盍***譯為“何不”***
例:大王來何操?
沛公安在?
且焉置土石?
王問:“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誰與歸?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以加重語氣。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夫晉,何厭之有?
唯利是圖
唯命是從
無乃爾是過與
***二***、定語後置
現代漢語裡,定語一般都放在中心詞的前面,起修飾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漢語裡,為了突出和強調定語,有時也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這種情況叫做“定語後置”。
定語後置常見有四種情況
1.中心語+定語+者
①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
***求可使報秦者人***
②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及知其事者賓客***
2.中心語+之+定語 ,
“之”是定語後置的標誌。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蚓無利爪牙,強筋骨***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居高廟堂則憂其民,處遠江湖則憂其君***
②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大四海,有幾人歟?***
3.中心語+之***而***+定語+者,
“之”是定語後置的標誌 。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千里馬 一石粟***
①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附操者荊州之民***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富者僧不能至***
4.用數量詞作定語時,數量詞大多數放在中心詞的後面。
①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一雙白璧 一雙玉斗***
②嘗貽餘核舟一。
***嘗貽餘一核舟***
③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
***比至陳,六七百乘車,千餘騎,數萬卒***
***三***.狀語後置***介賓短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狀語後置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四***.謂語前置***主謂倒裝***
這種句式常見於古漢語的感嘆句和疑問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這個社會多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