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對於教學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們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授課能夠使得他們的教學活動更加有序的進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一、學情分析:

  所教班級:一***2***班42名和一***5***班41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發現有些孩子很粗心,不能仔細觀察題目的要求,以至於出錯,因此在這學期的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要多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而且在這學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靈活興、學習的興趣的的保持,進一步獲得成功體驗。班級的問題還有學生的課堂常規較差,尤其是不會傾聽的習慣和隨便插嘴的習慣。因此,本學期要在紮實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本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的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同時,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安排了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法。“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資料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力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 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舉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難點:時間的認識和人民幣的認識。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鑽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二***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資料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8***班現有學生64人, 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本學期要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提高積極性,抓好基礎知識,引導學生思維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圖形***二***、20 以內 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 以內數的認識、擺一擺,想一想、認識人民幣、100 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找規律。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演算法多樣化;提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的風格和特色更加鮮明,將數學學科體系的嚴謹性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開放性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又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更加符合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 100 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 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 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 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 100 以內數,會讀寫 100 以內數。掌握 100 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 100 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 20 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 100 以內兩位數加,減 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

  4、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和資料整理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愛護人民幣。

  6、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 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 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傾聽,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維方法。

  五、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 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 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 質。

  4、聯絡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 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 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