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很多同學都感到學好物理特別難,尤其是進入高中以後,經常聽到同學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物理難,化學繁,數學作業做不完。”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高中物理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物理學習的幾種常用方法

  1、順序觀察法: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2、特徵觀察法:根據現象的特徵進行觀察。

  3、對比觀察法:對前後幾次實驗現象或實驗資料的觀察進行比較。

  4、全面觀察法:對現象進行全面的觀察,瞭解觀察物件的全貌。

  物理學習過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過程層次:一般說來,複雜的高中物理過程都是由若干個簡單的“子過程”構成的。因此,分析物理過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複雜的問題層次化,把它化解為多個相互關聯的“子過程”來研究。

  2、探明中間狀態:有時階段的劃分並非易事,還必需探明決定物理現象從量變到質變的中間狀態***或過程***正確分析物理過程的關鍵環節。

  3、理順制約關係:有些綜合題所述高中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是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綜合效應”。要正確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內在聯絡上把握規律、理順關係,尋求解決方法。

  4、區分變化條件:高中物理現象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髮展的。條件變化了,物理過程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在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由於條件變化而引起的物理過程的變化,避免把形同質異的問題混為一談。

  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高中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如R=U/R、E=F/q等。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並非都互為比例關係的。但學生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物理習題和問題時,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義,分不清哪些量之間有因果聯絡,哪些量之間沒有因果聯絡。

  2、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混淆。

  3、循因導果,執果索因:在高中物理習題的訓練中,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因果分析,有利於發展多向性思維。

  原型啟發法

  原型啟發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能夠起到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來源於生活、生產和實驗。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1、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爭取用學到的高中物理知識予以初步解釋;2、通過課外書、電視、科教電影的觀看來得到;3、要重視實驗。

  概括法

  概括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從同類的個別物件中發現它們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較小範圍的認識擴充套件到更普遍性的,較大範圍的認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概括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高階形式的、科學的概括,這種概括的結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這種概括稱為概念概括;另一種是初級形式的、經驗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徵的概括。

  相似特徵概括是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徵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捨棄它們不相同的特徵,而對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概括,這是知覺表象階段的概括,結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級的。要轉化為高階形式的概括,必須要在經驗概括的基礎上,對各種事物和現象作深入的分析、綜合,從中抽象出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捨棄非本質的屬性。

  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經典高中物理研究及其理論建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是:第一由因導果或執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現象的因果聯絡,為認識物理規律作輔墊。第二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範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係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高中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比較的方法,是物理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思維方法,也是我們經常運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實質,就是辯析物理現象、概念、規律的同中之異,異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質屬性。

  類比法

  類比是由一種物理現象,想象到另一種物理現象,並對兩種物理現象進行比較,由已知物理現象的規律去推出另一種物理現象的規律,或解決另一種高中物理現象中的問題的思維方法,類比不但可以在物理知識系統內部進行,還可以將許多物理知識與其他知識如數學知識、化學知識、哲學知識、生活常識等進行類比,常能起到點化疑難、開拓思路的作用。

  假設推理法

  假設推理法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這就要求我們針對研究物件,根據物理過程,靈活運用規律,大膽假設,突破思維方法上的侷限性,使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提高高中物理解題速度

  1多做典型題

  物理要多去分析一些典型的題,多去總結一些解題方法。很多學生做物理題慢,考試的時候總是感覺時間不夠,導致分數很低。物理成績突出的學霸在談自己學習心得的時候,都把多總結、分析典型題作為重點來說。多去分析一些典型的題目,把知識點向課本進行反饋,總結典型的解題思路,對提高做題的正確率和做題速度都有好處。

  要多做各種型別的物理題,學霸通過做物理題練習,做題時要講究一看二想三動四回顧。先看清題意,再思考題乾和題肢之間的關聯,然後才動手,最後總結。當習慣了這些步驟後,就能快速答題了。當你掌握一定的思維和技巧,總結出相對固定的物理解題思維時,才能一拿到題,就開始動手,物理解題速度就會提高的。

  2掌握基礎知識

  把物理打牢固。只有仔細去把這些基礎知識打牢固。典型的物理例題就是在幫助你去理解和鞏固基礎知識。比如,課本上講到的動量守恆定律應用的題目中說到了動量守恆的前提,但是很多學生都不注意,在動量不守恆的時候去用這個定律,怎麼不會出錯呢?也許有很多學生落下了一些物理知識,或有些內容學得不紮實,需要進一步去鞏固。學霸提高物理解題速度的方法之一就是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這樣在做物理題時才能靈活運用,提高物理解題速度。

  3考試心態

  物理考前一個勁地暗示自己考試難,會考不好,無形當中壓抑了腦細胞的興奮,思維速度減慢了,又怎麼能提高物理解題速度呢?拿破崙有段名言:如果你認為自己已被打敗,那麼你就被打敗了;如果你想要獲勝,但你又覺得自己辦不到,那麼你必定不會獲勝。人的成功起源於人的意識,即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如果對自己沒信心,當然不可能全力以赴,集中精力背水一戰了。學霸提高物理解題速度的方法之二就是從容的面對考試,以最平常的心態答題,不讓緊張影響物理解題速度。

  4解題先難後易

  學霸建議做物理題應先易後難,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都是從簡單到複雜,一步一步由表及裡地深入下去。一個人的能力也是通過鍛鍊逐步增長起來的。若簡單的問題解多了,從而使概念清晰了,對公式、定理以及解題步驟熟悉了,解題時就會形成跳躍性思維,物理解題的速度就會大大提高。養成了習慣,遇到一般的難題,同樣可以保持較高的解題速度。而有些學生不太重視這些基本的、簡單的習題,認為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去解這些簡單的習題,結果是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及解題步驟不熟,遇到稍難一些的題,就束手無策,提高物理解題速度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