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反思案例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總結,可以促使教師不斷地嘗試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激發教學工作的熱情與自覺,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高教學水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泰戈爾有一句名言說得好"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卻反而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我們面對的是少年兒童,是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愛他們.

  1.和諧課堂,快樂學習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園地,教師工作的根據地,我們應該重視課堂教學.把和諧帶入課堂,使課堂充滿活力.只有在寬鬆、平等、和諧、生動、充滿活力的氛圍,才能誘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創造思維。教師的教學藝術不僅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把愉快與熱情傳給學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心情愉快充滿激情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去.

  2.生活課堂,更有意義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永遠無法割捨.離開生活的數學是蒼白無力的.數學只有在實踐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數學的生命之源.

  教師應盡力創設情景、創造條件,將課堂與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激發思維.如我們學習《四邊形》一章中,判斷“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還是平行四邊形”咋一看沒錯.但通過實踐動手操作就會發現“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不一定還是平行四邊形”.

  3.靈活課堂,輕鬆學習

  學生不是學習機器,教師應合理科學安排.改變超強度、大題量、機械訓練,用時間加汗水提高成績的陳舊做法,要提倡精講精練.只講思路、講方法、引導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把學生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過程還給學生,培養激勵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如教學“一個鈍角中去掉一個銳角,剩下的是什麼角”就不能固定一個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論,要學生靈活掌握及運用.而實際生活中如“四年級同學去秋遊.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大約準備多少錢?”算式49×104這裡49看作50,但104則看作110不能看作100,這樣才合理更實際.

  面對應用題不得死板硬套,應掌握方法,有些題有多種解法.有的題可從問題著手,有的題則從已知條件著手.只有掌握了方法,舉一反三,就可做到輕輕鬆鬆學好數學.

  4.幽默課堂,充滿活力

  一個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愛,幽默驅趕煩惱,帶來歡笑.學生也喜歡有幽默感的教師,在教學中恰倒好處的課堂幽默,完全可驅趕學習的疲勞,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開拓學生思維的敏捷和判斷力,能進一步融洽師生關係.如一次一學生在課堂老往後轉,還不時說話,我他幾回,他仍然旁若無人視而不見,我不動聲色走到他身前,話鋒一轉提高嗓門對著他說“你屁股上按了滾珠兒啥”從來沒有聽過這句話的同學一下全樂了全變精神了,看著這位同學會心地笑.接著我意外發現這下所有的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聽,彷彿一下精神百倍.此時此刻我頓時明白,幽默讓我讓學生得到美的體驗,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總之,數學教學充滿學問充滿魅力,數學課堂更是魅力無窮.教師只有做有心人,善學善鑽善創新數學課堂就會生機勃勃,課堂會更精彩.

  篇二

  現在很多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認為數學特別難學。我們只要認真分析,就不難發現,主要是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沒有搞清楚。沒有理解掌握好。因此,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形成概念,正確地掌握和運用概念是極為重要的。

  一、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

  1.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侷限,其思維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認識一個事物、理解一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因此,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儘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如在教平均數應用題時,我利用鉛筆做教具,重溫“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個同樣大的小木塊擺出三堆,第一堆1塊,第二堆2塊,第三堆6塊,問:“每堆一樣多嗎?哪堆多?哪堆少?”學生都能正確回答。這時,我又把這三堆木塊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塊,告訴學生“3”這個新得到的數,是這三堆木塊的“平均數”。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學生仔細看,用心想:“平均數”是怎樣得到的。學生看我把原來的三堆合併起來,變成一堆,再把這堆木塊分做3份,每堆正好3塊。這個演示過程,既揭示了“平均數”的概念,又有意識地滲透“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的計算方法。然後,又把木塊按原來的樣子1塊,2塊、6塊地擺好,讓學生觀察,平均數“3”與原來的數比較大小。學生說,平均數3比原來大的數小,比原來小的數大,這樣,學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數”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

  2.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數學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難以直觀表述。如比例尺、迴圈小數等,但它們與舊知識都有內在聯絡。我就充分運用舊知識來引出新概念。在備課時要分析這個新概念有哪些舊知識與它有內在的聯絡。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講授新概念,學生是容易接受的。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3.通過實踐認識事物本質、形成概念

  常言說,實踐出真知,手是腦的老師。學生通過演示學具,可以理解一些難以講解的概念。如二年級小學生學習“同樣多”這個概念也是用學具紅花和黃花,學生先擺5朵紅花、再擺和紅花一樣多的5朵黃花,這樣就把“同樣多”這個數學概念,通過演示***手***,思維***腦***,形成概念,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這比老師演示、學生看,老師講解、學生聽效果好,印象深、記憶牢。

  4、從具體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適應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概念教學中,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圓周率這個概念比較抽象。一般教師都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很快就發現不管圓的大小如何,每個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教師指出:“這個倍數是個固定的數,數學上叫做“圓周率”。這樣,引導學生把大量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拋棄事物非本質東西***如圓的大小,紙板的顏色,測量用的單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不論圓的大小,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形成了概念。

  5、對近似的概念加以對比

  在小學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含義接近,但本質屬性有區別。例如:數位與位數、體積與容積,減少與減少到等等相對應概念,存在許多共同點與內在聯絡。對這類概念,學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須把它們加以比較,避免互相干擾。比較,主要是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對進行比較的兩個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質特點。然後把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分別找出來,使學生既看到進行比較物件的內在聯絡,又看到它們的區別。這樣,學的概念就會更加明確。

  二 有效鞏固概念

  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概念,而且還要使學生熟記並靈活地運用概念。我認為概念的記憶與應用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教學中,加強練習,及時複習並做歸納整理,對鞏固概念具有特殊意義。

  1、學過的概念要歸納整理才能系統鞏固

  2、學習一個階段以後,引導學生把學過的概念進行歸類整理,明確概念間的聯絡與區別,從而使學生掌握完整的概念體系。如學生學了“比”的全部知識後,我幫助他們歸納整理了什麼叫比;比和除法、分數的關係;比的基本性質,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化簡比;這一系列知識複習清楚之後,才能很好地解決求比例尺三種類型題和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這樣做,就構成了一個概念體系,既便於理解,又便於記憶。概念學得紮紮實實,應用概念才會順利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實際應用,鞏固概念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勢必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學生學了小數的意義之後,我就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商店瞭解幾種商品的價錢,寫在作業本上,第二天讓他們在課上向大家彙報。通過了解的過程,非常自然地對小數的意義,讀、寫法得以運用與理解。又如學了各種平面圖形後,我讓學生回家後,觀察家裡那些地方有這些平面圖形。通過這種形式的作業,學生感到新鮮,有趣。這不僅鞏固了所學概念,還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綜合運用概念,不僅鞏固概念,而且檢驗概念的理解情況。

  在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概念之後,進一步設計各種不同形式的概念練習題,讓學生綜合運用、靈活思考、達到鞏固概念的目的,這也是培養檢查學生判斷能力的一種良好的練習形式。

  學習數學僅僅是一個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形成概念之後,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使學生經常地運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飛躍。只有學生會運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從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數學知識。

  篇三

  兩年多來,我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呈現了可喜的變化。學生的知識面廣了,學得活了,學習興趣濃了,課堂開放了,教師與學生的親和力增加了。在看到這些變化的同時,又要冷靜下來對目前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困惑問題進行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究竟摸到哪些石頭?摸得怎樣?有哪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下面對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多樣化與優化

  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差異。作為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尊重個性化,不搞填平補充一刀切。要創造促進每個學生得到長足發展的數學教育。

  演算法多樣化是針對過去計算教學中往往只有一種演算法的弊端提出來的。例如某一種題目,只要求筆算,另一種題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種思路***當然,學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這樣很容易忽略個別差異,遏止了學生的創造性,何況有不少題目本來就可以有多種演算法的。可以說,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是在計算教學中促進每個學生在各自基礎上得到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

  應該明確“演算法多樣化”與“一題多解”是有區別的。“一題多解”是面向個體,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遇到同一道題可有多種思路多種解法,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多樣化”是面向群體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歡或最能理解的一種演算法,同時在群體多樣化時,通過交流、評價可以吸取或改變自己原有的演算法。因此,在教學中不應該也不能要求學生對同一題說出幾種演算法,否則只是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曾經看到一些低年級的計算課上,討論一道計算題,出現了10種、20多種的演算法,教師還一個勁兒地給予鼓勵,臨下課時,只簡單地說了一句:“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其結果是班上思維遲緩的一些學困生確是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產生了干擾。這種情況是不是我們鼓勵的個性化呢?我認為不然。數學是講“優化”的,演算法“優化”的含意是要求尋找最簡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誠然,在多種演算法中,有的並不見得有優劣之分,如20以內退位減法,無論是用“破十”“連減”或“用加算減”的方法,都很難說孰優孰劣,兒童完全可隨自己的經驗進行選擇;又如長方形周長的求法,有的願意用“***長+寬***×2”的方法,有的則用“長×2+寬×2”的方法,學生喜歡用哪個就用哪個。

  但是,一般情況下,總有個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演算法。教學中,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去比較、去評價,並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認的更好、更一般的演算法,以便舉一反三、聞一知百,否則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請看一位教師教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新課實錄。由例項引出24×12=?第一步,先由學生各自探索演算法,分組交流***有10種左右***,經過歸納不外乎以下三類:連加,連乘24×3×4,24×2×6,……***,乘法分配律的應用***24×10+24×2,……***。第二步,由學生評價,一致認為三類演算法都合理,但第一類太麻煩,其他兩類各有優勢。第三步,教師將題目改為24×13,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演算法計算,結果都選擇為24×10+24×3,此乃筆算乘法的算理。此時,教師便因勢利導引入了乘法豎式,並使學生體會到它的優越性──能將乘法算理以固定而簡明的程式顯示,操作性強,簡捷而不易出錯,並具有一般性。我認為這種教學是正確的,又促進了兒童的發展,才是真正凸現了“演算法多樣化”的實質。演算法多樣化絕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無價值的重複。總之,一切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

  二、生活化與數學化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新課程改革重視數學教學生活化,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使孩子們感到數學有趣、有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也是數學課改的最大亮點。

  數學,對兒童來說,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把數學教學密切聯絡他們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學起來必然親切、實在、有趣、易懂。教學中,有的通過調查商品標價引入小數乘法,調查父母月工資的收入計算多位數加減,測量足球場的面積並以其為參照物,體驗1公頃的實際大小;有的結合新課內容介紹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有的複習課也已不只停留在“查缺補漏,知識系統化”上,開始著力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記得我曾見到的一節六年級“代數初步知識”複習課,教師把自身赴山東講課事例作為背景,邊說邊畫:

  向學生設問:①你們能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寫出老師淄博一行的全部開支嗎?

  ②想一想,式子中哪些量是不變的?哪些量是可變的?

  ③算一算,老師這次淄博一行至少要帶多少錢較為合適?***小組合作討論***

  整個教學培養了學生利用已學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使大家體嚐到數學應用的價值。

  但是,在課改實踐中,我也聽到不少教師有這樣的疑惑:“數學問題是不是都必須從兒童的生活實際提出?”“教三角形內角和怎樣從生活實際引入?”“迴圈小數又怎樣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正由於此,有的課已上了15分鐘,還停留在大量的情境渲染之中,絲毫沒有涉及數學本身的內容,猶如皮厚的“沙田柚”剝不開也吃不著,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應該看到,兒童的數學學習是一種不斷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問題來自兩個方面,有來自數學外部的***即現實的生活實際***,也有來自數學內部的。無論來自外部或內部,只要能造成學生的認知矛盾,都能引起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就會出現發展,都是有價值的。前面提到的“三角形內角和”,如果採用由舊引新的方法***設問:正方形有幾個內角?四個內角和是多少度?長方形呢?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有沒有規律呢?***三言兩語,就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因此,看問題必須全面,不能絕對化。教學是科學,一切要從實際出發。

  當前,數學教學注重應用,既講來源,又談用處,大大地克服了過去“掐頭去尾燒中段”脫離實際的傾向,成效是明顯的。但必須認清,我們反對的是隻“燒中段”,而不是不要“燒中段”,我們反對的是過度的形式化,而不是不要形式化,數學的形式化是數學固有的特點。我們既要注重應用、返璞歸真的一面,又要注重抽象概括、形式推理的一面,引導學生抽象出數學問題,提煉出數學模型,利用其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所以,重要的數學概念、規律應加以概括,常見的數量關係***如速度、時間、路程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仍要揭示,在重視直覺思維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形象思維和初步的邏輯思維,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課堂內的數學活動是豐富多彩的。什麼是數學活動呢?我認為,具有數學意義的活動才能稱得上數學活動。目前,有的數學活動,有情境沒有活動,有活動沒有數學味,有活動缺乏體驗。下面介紹一位教師在教學“11~20以內數的認識”時組織的頗有意義的數學活動。當學生已學會數數***順著數、倒著數、2個2個地數……***後,組織了一個別開生面的遊戲。教師拿出一個黑白相間的足球:“數一數,有幾塊是白的?有幾塊是黑的?看誰數得又對又快!”話音剛落,不少學生爭先恐後地要求上來。前來的多個學生,每人數的結果都不一樣,不是重就是漏,怎麼辦?正當全班困惑之際,一位小同學自告奮勇地上來,拿起紅粉筆在白的上面逐一點數,又拿出白粉筆在黑的上面依次點數,不重也不漏,數得完全正確。這樣的遊戲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數學活動。

  三、探索與發現

  學習方式一般說來,可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兩種。

  發現學習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己獨立探索和發現其結論。這種學習方式***亦稱發現法***是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J.S布魯納提倡的,並流傳歐美,這種方式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名稱,如問題研究法、探索法等,實質均基本相同。布魯納認為,在人類全部生活中,人的最大特點是會發現問題。他把學生視為“發現者”,甚至像科學家那樣去發現,教師不給任何啟發和幫助。創導者認為,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探索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傳入中國時,我國教育家將“發現法”引申為“引導發現法”,主張在必要時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一點“引導”,與布魯納的“純發現法”有些區別。教學實踐折射出這樣一個道理,外國的先進經驗或理論的引入,必須本土化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我國目前強調的“自主探索”與“發現學習”亦基本相同。

  美國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D.P.奧蘇伯爾針對20世紀60年代許多人以為講授必然會導致機械學習,而發現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的片面看法,在創造性地吸取了J.P.皮亞傑和布魯納等人的認知觀點後,首先對學習進行了兩個維度的不同分類。根據學習的深度分為有意義學習與機械學習,根據學習的方式分為發現學習與接受學習。兩種分類相互獨立,成為正交***見下圖***。

  有意義學習↑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有意義的發現學習;機械學習;│機械的接受學習;機械的發現學習;接受學習;發現學習

  他不像布魯納那樣只強調發現學習,認為學習可以分為有意義的發現學習和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而後者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奧蘇伯爾的見解對我們研究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是有啟發的。

  小學生學習數學,首先要掌握前人積累的數學基礎知識***往往以符號形式表示***,學生必須積極思考,理解每個符號、式子所代表的實際意義,才能真正內化成自己的認識。如果學習中僅僅記住這些符號的代表組合,例如,只知道讀作“三分之二”,卻不明其意,這就是機械學習。一般的數學學習都是有意義的學習,當然不排斥個別的機械學習,如背乘法口訣,這種熟記只有助於記憶,並不表明推導其結果的過程,而且機械學習也只是輔助性的學習。

  數學學習中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指學習內容已以定論形式展示出來,不需要學生去獨立發現,只要學生從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檢索與新知識具有實質性聯絡的固定點,使之相互作用,實行新知識意義上的同化,從而擴大或改組認知結構。例如,“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本身就是一種規定,學生在原有已掌握的加、減、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先乘除後加減”直接計算,便可接受這一知識。

  目前我國提倡的探索學習則不同。這種學習方式不呈現學習結論,而是讓學生通過對一定材料的實驗、嘗試、推測、思考去探索發現某些數量關係和圖形特徵。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求法時,學生用各種不同的平行四邊形紙片,通過剪拼、割補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然後分析割補後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係,從而探索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為“底×高”。

  就以上兩種學習方式的功能比較而言:探索學習比較開放,它更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強調學習過程,有利於學生直覺思維和創新潛能的培養和發揮,但是費時較多,何況數學學習,不必要也不可能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期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資訊,但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學習課題對原認知結構具有潛在的意義***即有實質性的非人為的聯絡***,二是學生具有積極學習的心向。如果兩個條件俱全,同樣可以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學習也是有效的;如果缺少其中一個條件,就容易造成死記硬背。

  由此可見,兩種主要學習方式都很重要,各有利弊,各司其職,不可偏廢。而且有時在同一節課內,兩種方式兼而有之、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例如,筆者曾在北師大實驗小學隨堂看到“倒數”一節數學課:課一開始,教師利用漢字結構上下顛倒位置可以組成另一個漢字的譬喻***杏→呆,吳→吞……***,使學生聯想到數也可以顛倒,於是引入“倒數”並板書課題。此時,學生接二連三地提出各種困惑:“究竟什麼叫倒數?”“學倒數有什麼用?”“找倒數有沒有竅門?”……***足以說明學生已具有學習新課題的迫切心向***,教師立即讓學生自學課本,研究結語“乘積為1的兩個數就是互為倒數”,全班學生都表示“懂了”***因為結論中有關概念是學生所熟知的***,這種學習方式便是典型的有意義接受學習。學生是否真“懂了”?教師要求學生自舉例子加以說明,大家十分踴躍,有的說出真分數、假分數,還有舉出小數、整數,到最後討論了1和0有沒有倒數,所舉例子涉及各種典型情況,有交流、有爭辯,並探索了求倒數的方法,這又是一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40分鐘的課堂教學,兩種學習方式相互補充,交叉進行,樸實無華,有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像這樣的教例在日常教學中也不少見。

  筆者認為,新一輪課改中反覆強調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要“改變學習方式”等,主要是針對過去過分沉湎於接受學習而影響學生創新精神的情況而提出的,絕不意味著反對接受學習。教學中,教師應全面而綜合地從教學內容、要求、物件等各因素進行考慮,引導學生採用恰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以確保學習的有效性。那種提倡一種又去否定另一種學習方式“非此即彼”的絕對化做法和說法,不僅不符合教學實踐,而且對課改的深入發展是有害無益的。

  自主探索是教師引導下的自主探索,要處理好自主和引導、放和收、過程和結果之間的辯證關係。面對挑戰性的問題,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夠探索求得的,就應大膽放開,放要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應該看到,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熱鬧鬧,收效極微,失去了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剩下的主體性往往也是蒼白無力的。

  四、成功與挫折

  成功是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它是促使人們永遠樂觀向上的動力。事實上,人人都渴望著成功,爭取著成功。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把學習上取得成功的歡樂帶給兒童,在兒童心裡激起自豪和自尊,這是教育的第一信條。”可以這樣說,獲得成功是每一個學生的權利,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是每一個教師應盡的職責。

  新一輪課改中,廣大教師都很注重創設各類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成功的契機,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筆者認為在提倡獲得成功的同時,也要讓學生經受一些挫折與失敗。成功與挫折都有兩面性,學習是艱苦的勞動,探索、實驗、嘗試的道路不是筆直的,必然會經受挫折或失敗。成功只有在失敗的折射下才顯得更加耀眼,在挫折的磨鍊下才更有價值。

  課改中,教師都很重視對學生的尊重、信任、賞識和肯定,這很有必要;但也的確看到這方面存在誤區。有的不管學生表現如何一律給予誇獎,即使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回答都表揚為“真了不起!真聰明……”,在一節課中還出現了多次以學生命名的“××法”,這種廉價的表揚不能起到真正激勵的作用,相反會助長學生浮躁的學風。有的還誤認為當前不能批評學生,批評就是否定,就會刺激學生,影響其上進心,對課上的一些不良行為視而不見,名曰“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以上種種,會給學生的全面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應該指出,表揚與批評都是對兒童行為的一種強化手段,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的強化,並得到學生群體***包括學生本人***的認同,對於學生行為的規範、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個好的教師,從不吝嗇表揚,且表揚有度,誇獎有理,從不隨意批評,且批評有方,疏而不堵。這一切都出自於對學生真摯的愛。曾經有一位教師在教學20以內加法時,出示8+4=?,一個學生答“13”,引起全班鬨堂大笑,此時教師用嚴肅的目光一下大家,又用和氣的口吻對這個學生說:“不錯嘛,離正確答案只差一點點!”並安慰他坐下來再想一想。這個學生雖然失敗,但沒有因失敗而感到沮喪,又抬起頭來認真聽講,繼續發言。教師以無聲的語言──目光暗示有效地遏止了班上“譏笑”的不良行為,又用心靈的關懷讓學困生體面地坐下來,激勵他的學習自信心,這正是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正確行為。

  以上所談的若干問題是筆者在課改過程中所見所聞的一些現象,提出來供同行們共同討論。